干练、清爽,一如电视屏幕上的智慧和机敏,在陕西北路186号荣家大宅的小会议厅里,张蔚坐在了我们面前。这也是自出任星空传媒(中国)首席运营官以来,张蔚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这位据说是内地惟一拥有哈佛MBA学位的女主持,曾活跃于央视、上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的多档名牌财经节目中。在与各路商界精英的每一次交锋中,她都能够语带机锋,应对自如。
这只是她的业余“玩票”。她一直都有一份堂堂正正的“正职”,曾先后担任过通用电气公司金融分析师、贝恩顾问公司咨询顾问、新闻集团(中国)业务发展总监、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业务拓展总监、CNBC财经电视台亚太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等响当当的职务。
然而,传媒才是最能唤起张蔚激情的领域。一旦与媒体相触,生活顿时精彩纷呈。自回到老东家默多克的门下,张蔚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现在,我每天都在积极了解公司各方面的情况。我需要监管公司的节目内容、收入,和我以前曾从事过的业务拓展。舞台大了很多,要做的事情很多。”
我真是非常非常喜欢媒体这个行业
传媒业,是张蔚燃烧自己激情的舞台。结缘的开头,始于中学期间暑假一次央视中学生节目的偶然尝试。高中3年课余时间的主持生活,使得这个北京海淀区某所大学家属楼里长大、对城市生活所知甚少的女孩的世界从此变得精彩了、开阔了,“被当作成年人一样,和很多大人打交道”,学着独当一面,也正是这时开始,埋下了她的传媒之梦。
1989年,19岁的张蔚离开北京,踏上了赴美求学之路。怀里揣着1000美元,张蔚重复着任何一个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学生的留美故事——在餐馆里刷盘子,给人家带孩子;打工的时候,和十来号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睡在捡来的沙发上,上面还有一滩可怕的血迹。在艰难的日子里,这个清丽的20岁年轻女孩,还会经常面临来自各方的诱惑。
“在很苦、很受委屈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我不会一辈子都这个样子——我在上学,我在工作,每天都在不停地努力,在向一个更好的明天前进,所以现在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什么。”谈到自己人生的几次重大抉择,张蔚认为这是自己最重要的坚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槛,最伤心的时候,一觉醒来便会觉得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时间是平复很多复杂心绪的最好的药剂。”
2000年,正是海外归国潮流涌动的开始。哈佛毕业后,在美国生活了10年的张蔚选择了回国。除了中国能够提供的机会,另一个原因是——“爸爸妈妈都在国内,养儿防老嘛”。干练、现代的张蔚,骨子里依然是乖顺的孝女一名。
回国之初,张蔚在一家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做咨询工作,薪水很高,但是这里与她的梦想还有距离,不是久留之地。
机会终于悄然而至,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新闻集团正需要一名中国业务发展总监,张蔚“毅然”、“绝然”做了自己的选择。
“大家都觉得我疯了——当时正是海归创业的高峰,只要有一个稍微像样点的创意,风险资本就会来找你。很多人不停地、反复地追问我这个哈佛MBA为什么不去创业。另外,在咨询公司,收入和工作也都不错。但是,我真是非常非常喜欢媒体这个行业。小时候在电视台做主持人,像是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下子跑到美国,仿佛从一个彩色世界坠入了黑白世界。媒体在我心目中像是个没有完成的梦,所以我一直期盼着能回媒体工作。”
“所以,激情是很重要的,对吧?”张蔚肯定地点点头,“所以我现在挺开心的,我做的事情我非常喜欢。假设我在其他行业做管理层,肯定没有现在开心。工作要非常充满激情地去做,同时我也生活得丰富多彩。”
张蔚最不能容忍的是随波逐流混日子。“生活中不可能一直是顺利的,总有起起伏伏,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不顺心而降低了自己做事、做人的标准,天下的任何东西,都不值得让自己沦为很消极、负面思考问题的人。”
清醒、积极、投入,这或许是张蔚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回顾这5年回国后的生活,张蔚用“特别开心”来总结自己的心情。如果当初选择留在美国,张蔚会和很多同学、朋友一样过着很典型的American dream的生活——买了房子,有了园子,家里还有小孩子,开着车子……安逸、舒服,然而单调、沉闷。“我每次去美国看望朋友,说起我在工作中碰到的种种事,他们的眼睛里都放着光,像是听传奇故事一样,流露出来的都是神往。”
“每天都可能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生活充满无限的可能,很刺激。”对这一切,张蔚显然很享受。
星空传媒最卖力推销员
履新3个月之后,张蔚已俨然是星空传媒最卖力的推销员之一。这档节目如何如何精彩,那位主持人如何如何出色……她毫不掩饰自己“王婆卖瓜”的心态,逼着身边的每个人都去关注星空卫视以及Channel [V]的节目。
“曾有人如此评价我,说我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在哪家公司,担任哪种职位,我都会非常认同自己的企业,非常喜欢自己企业的产品。”
尽管过去一直操作严肃的财经类内容,一旦站在管理者的位置,在张蔚看来,无论是体育、娱乐、新闻或是财经,从商业角度讲都是一种产品。“财经是我擅长的,但娱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工作之余,她对严肃的东西避而远之,更喜欢轻松的东西,喜欢看好看的电视、美国大片和休闲小说。但是一旦涉足节目中的具体细节,她就像是有了职业病,会去注意很多技术环节:灯光打得好不好?主持人是不是很专业?和嘉宾的衔接如何?剪接的结构怎么样?今天广告商的价值怎么体现?那时,她就很难再有心境和普通观众一样去享受节目所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张蔚无疑是这个时代为数稀少的幸运儿:出国深造、在顶级名校读MBA、在国外有过大公司的工作经验,当她回国时,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锦绣前程,已经顺理成章地在她面前展开。
“但这只是表象。”她正色道:“事实上,机会不会很轻易地从天上掉到手里的,每一步都需要你非常努力地去追求、去赢得。此外,最关键的是积累,把每件事都认认真真地做好,都尽量做到极致,当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把握得住。”
这恐怕是若干活跃于中国传媒行业的权力女性所共同的特质。她们优雅、聪颖、有头脑,善于利用公众资源,总是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魅力,然而又时刻面对着现实的困境与挑战, 比如杨澜,比如李亦非。
“我们并不完全相同。我想我和她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我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也始终这样去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张蔚异常清晰而“本分”。“对未来,我没有太大的目标,就是把工作做好,然后好好地生活。”
“回顾这几年,你给自己做一个怎样的评价?”
这个简单的问题竟让张蔚卡住了。带着几分为难的神色,她侧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给出了一个出人意外的答案:“最起码,没有给父母丢脸吧——家庭、事业都还算太平,对父母孝敬。”
“呵呵,看来,我这个人骨子里还是这么传统。”她兀自总结着。
这位驰骋于商界、媒体的干练女子,流露出些许平实的烟火气息,在喧嚣之中显得真实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