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瓜子公司 台商林垦扎身甘肃 卖瓜子卖出亿万富翁(一)



2007年的8月,在甘肃省民勤县的田地里,记者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瓜——说它是冬瓜吧,个头不够长;说它像西瓜吧?似乎又小了点。更让人奇怪的是,据当地人讲,这种瓜主要还不是吃瓜肉。不吃瓜肉的瓜,到底是什么瓜呢?为了让记者看了个究竟,主人当场打开了一个。

【采访】林垦:示范一下,我们所谓的籽瓜是什么样的?这个就专门拿来用这个做籽瓜的,它不是真正的,其实它也是西瓜的一种,好漂亮的。我告诉你,只有我们在民勤沙漠周围,这种籽瓜才能够长这么肥大。你看它的籽非常饱满、平整。非常饱满,非常平整。大概可以出到150克。

原来这就是我们常吃的黑瓜子,看上去只是比一般的西瓜子大一些。

然而,就是这些并不起眼的黑瓜子,却让眼前这个台湾人发了大财。短短几年,他竟然从小商贩变成了亿万富翁。这一切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谈,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那么,这个名叫林垦的台湾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瓜子传奇呢?故事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隐黑)

那时候的台湾,很多人都喜爱吃黑瓜子,黑瓜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D、E等营养物质, 据说每天吃一把黑瓜子就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安定情绪,防止细胞衰老,预防各种疾病都有好处,常吃能延年益寿。然而由于大批农业用地被征用,台湾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以至于到最后,黑瓜子居然无地可种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黑瓜子在当时的台湾居然成为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 

【采访】林垦越没有他越想吃。然后我记得那时候,一包瓜子,大概现在300克左右,就要卖到100多块新台币。你想想看,那时候我们吃个早餐,也不过才15块(新台币)钱、20块(新台币)钱,它一包瓜子能够卖到100(新台币),好一点能卖到一百五六(新台币),那个对我们来讲,简直是区别太大了。

一袋300克的黑瓜子,在当时台湾的售价竟然超过30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台湾人对黑瓜子的喜爱却丝毫没有减少,每年仅运进台湾的黑瓜子就有两万多吨,而当时台湾仅有两千万人口,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黑瓜子1000克,这组偶然听到的数字,让正在做炒货生意的林垦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相信,只要能够找到好的货源,一定有钱可赚。经过多方打听,林垦了解到大陆的甘肃盛产黑瓜子,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价格便宜。

【采访】当时我在台湾的看到我们台湾的黑瓜子,我跟大陆的瓜子两个一比较,那个区别就太大太大了,价差也太大了。所以我们认为就是说它在一斤的售价,本地的售价要160块钱新台币,那时候我进大陆的(货)才100块钱新台币。所以那个价差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一市斤瓜子竟然相差60元新台币,33岁的林垦就像发现了一座金山,浑身的热血都在往上涌!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到大陆去、到甘肃去采购瓜子。然而,做小本生意的他,上有老下有小,家中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林垦开始四处寻找股东。然而,由于当时两岸的贸易刚刚开放,许多人都在观望,不肯出资。万般无奈之下,林垦想用房子和车子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这在家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采访】(林垦)我妈知道说,把我叫到旁边去,非常沉重的跟我讲,小弟,你要是到大陆去,你要是弄得空空两手回来,买一栋房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要是真的失败回来的话,你不要怪我没有警告过你。就是说先给我打个预防针,告诉我,到时候我失败回来的话,不要怪他们,不要拖累他们这样,

然而,家人的一致反对并没有让林垦回心转意,他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搏一把不可。 

【采访】人在创业的时候,都有一股傻劲,那个荷尔蒙大概分泌上来以后,那股傻劲、那股冲劲,谁也拉不住。我就跟我妈讲说,你放心,我说我回来要不行的话,我顶多狗死狗埋、鹿死鹿埋,我顶多开个计程车,我一样可以过日子,我一样可以把钱赚回来。

看到林垦义无返顾的样子,他的父母非常着急。考虑到林垦的兄弟姐妹中,他和二姐感情最好,父母便让林垦的二姐出面劝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几次谈心,听了林垦合情合理的市场分析,二姐不仅没有说服林垦,反而站到他的一边了。

【采访林垦姐姐 】因为我弟弟我比较了解他,我知道他是一个,就是说肯做事,然后就是说绝对不会说,拿了钱然后做一些好像就是乱投资,然后就是不负责任,他绝对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我很信任他。

虽然家人仍旧无法接受林垦的做法,不过,经过二姐几次三番的苦苦劝说,总算勉强同意林垦把房子跟车子抵押出去,换来了400万元新台币的贷款。看到弟弟贷到的资金还是不够,二姐又狠了狠心把自己家多年积攒的15万美元全都交给了他。就这样,1988年8月,林垦终于踏上了他的冒险之旅。

 甘肃瓜子公司 台商林垦扎身甘肃 卖瓜子卖出亿万富翁(一)

在去甘肃的火车上,年轻的林垦心里并不平静,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甘肃,那里的瓜子到底是不是像大家说得那样好呢?自己的命运到底会不会从此彻底改变呢?口袋里的钱可是自己和二姐的命根子啊,这个33岁的男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采访】 就是那种不安,你想想看,我当时的情况,我把所有房子卖了、车子也卖了,还有分期付款。我那时候想说,如果我失败了,这个钱我怎么还我姐。小孩子读书的钱怎么办,而且我女儿马上就要生了,我太太那时候肚子已经大了,奶粉钱怎么办。太多太多的那种压力,就是说涌上脑袋的时候,有时候我都不敢去想,

到兰州后,林垦听说市郊的民勤县出产的黑瓜子是当地最好的。于是,他就马不停蹄直奔民勤,一路上,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刚到民勤,林垦就看到一位妇女正在晾晒瓜子,这个专程来采购瓜子的台湾商人顿时目瞪口呆。

【采访】(林肯) 我一看到以后,兴奋起来,那包瓜籽是原装原货,黑白分明,标准的凤眼瓜籽,那我又把它磕开以后,它两边的肉白白的,里面的仁白白的,饱满,然后每个都很均匀,是新鲜的。我爱不释手,心里非常得高兴,我说,我终于找到了,就是我要的东西。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沙漠边缘,日照时间长,温差大,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黑瓜子,片大、皮薄、板平、肉厚、乌黑发亮、这样优质的大瓜子让林垦的心里乐开了花,什么旅途疲劳、什么水土不服,什么离愁别绪,统统被他抛到了脑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又是收购,又是晾干、筛选、验磅,甚至连钉麻袋都亲自上阵。

1988年12月10日,对于林垦来讲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民勤县采购的300吨黑瓜子运到了台湾,恰逢台湾农副产品订货会开幕,林垦跟他的兰州黑瓜子刚一亮相,饱满的外形,甘香的口感立刻就引起了轰动。 

【采访】第一个货柜到,一下子就抢空了,那个在台北造成那种轰动。那时候我们卖到多好,卖到一倍的价钱。那时候很牛,现在想起来多舒服,看你顺眼,我才卖给你。看你不顺眼,钱没带够,看你尖嘴猴腮样,我还懒得卖给你。 以前跟我讨价还价,我也懒得卖给你。我那时候就是出了一口大气。

300吨兰州黑瓜子没出几天就被抢购一空;林垦也成了台湾工商界的名人。他的瓜子被人们称为“真正林家的货”,后来,林垦索性就把他卖的瓜子定名为“正林瓜子”。

【采访】我现在做梦都还在想,那时候赚钱怎么赚的。讲实话我认为说是有点过了。因为我认为我这样子的付出,应该是能够赚到三四十个百分点,我就很满意了。可是那次让我赚了翻番以后,让你觉得很意外?很惊喜? 我觉得有点多了,太高兴了,有点中大彩的感觉。

中了大彩的林垦不仅还清了二姐的15万美元,收回了抵押的房子跟车子,而且还吸引了不少股东,当初担惊受怕的家人这一回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尝到了甜头的林垦几年之后再次来到甘肃,这一回,他左右开弓,一边租下了三千亩土地种植黑瓜子、美葵瓜子;一边又从台湾运来专门的机器就地加工正林瓜子。一个从没有炒过瓜子的台湾人,他到底要干什么呢?原来,林垦嫌原材料贸易门槛太低,他要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就地销售,逐步占领大陆市场。1996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正林瓜子”在兰州正式生产了。看着自己机器不停地运转,林垦似乎看到了财源滚滚而来。然而,就在林垦憧憬未来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

【采访】第一天炒瓜子的时候,我可以从第一分钟,讲到最后一分钟,我记得非常清楚,洗都不知道怎么洗,卤了半天也卤不出来,到最后终于卤了出来,开始去炒的时候,我都快笑死了,第一锅炒出来的时候,我们兴奋的,我们跟几个员工,大家边唱歌,排在一起唱,唱我们的正林之歌,希望第一个锅瓜子出来之后,红红火火,又可以做纪念品,相机都准备好了。结果呢,烟冒出来以后,我说那是蒸汽,不对,蒸汽怎么会青色的,锅一停以后,我的天,全炒糊了,炒糊了就加水。水又不能够直接往里面加,我就跑回家里面,把加湿器拿来往里面灌。往风口里面灌,加湿器进去以后,再炒,根本就无济于事,已经糊了就糊了。

原来,林垦以前只是做过生瓜子的贸易,压根没有用机器炒过瓜子,他本以为炒瓜子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按照台湾机器的说明书操作就行了,然而他并不知道,台湾和兰州海拔不一样,完全按照台湾的方法烘炒,根本行不通。于是,他凭着感觉调整了炒炉的温度和烘炒的时间,继续他的炒做。可是,瓜子仍旧糊锅。看着一锅一锅的瓜子被倒掉,林垦十分心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694.html

更多阅读

公司业绩突破祝福语 企业如何实现业绩连环突破(一)

  【刘冰原创】在深圳的一次销售培训中,有一个学员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高科技企业近两年出现了飞速的发展,企业的销售额从每年500万经过2年的时间迅速地提升到5000万,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企业的飞速发展,管理近乎失控,产品的销售及服务

喜得龙少帅林水盘:从小作坊到鞋业腾龙(一)

爱拼敢赢的他,17岁时看中鞋业市场的潜力,一头扎入浩瀚的鞋业世界,白手起家,努力吸收各种养分,几年后,自创企业,凭着在行业多年的摸爬滚打,渐渐触摸到国内体育运动品牌的塔尖,被国务院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委会评选为“首届中国经济百佳杰出人

陈士骏:28岁负债小子变身亿万富翁(二)

一切都是为了消费者。为了让用户看影片不受干扰,YouTube成立第一年,陈士骏对捧着大把银子的广告商说“No”,不让他们在影片内安插广告。他认为YouTube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始终为用户着想,让用户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允许多种格式的

陈士骏:28岁负债小子变身亿万富翁(一)

陈士骏:YouTube创始人之一陈士骏,一个华裔青年。他用1张信用卡和几台计算机,创立YouTube;用60个员工,打败全美三大电视台收视率;用20个月,让Google为他创造百亿身价,这一切只因为——他让消费者为王!  才20个月!创立平均65年的美国三大电

声明:《甘肃瓜子公司 台商林垦扎身甘肃 卖瓜子卖出亿万富翁(一)》为网友單身不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