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CEO陈宏:生意从人脉开始



【编者按】当年,他在硅谷创业时,也曾被《商业周刊》称为是硅谷所在地一带最出名的华人CEO……

陈宏创办的华源会,曾在中美科技业界间创造了一座桥梁。现在,他希望能在中国的实业界与国际资本界之间,架起另一座桥梁

陈宏是个十分高调的人。他不仅出入各种与投资、投行有关的论坛,清华、北大等高校的演讲也不放过。他还经常上电视、上报纸、上杂志。

回国没几年的陈宏已成了商界名人。他手下的员工打趣说:“陈总比一些明星曝光率还高。很多人都很喜欢邀请他演讲。”而当年,他在硅谷创业时,也曾被《商业周刊》称为是硅谷所在地旧金山湾区一带最出名的华人CEO。

这种一贯张扬的作风,让陈宏总有意外的收获。

炎黄健康传媒的CEO赵松青是听了陈宏在清华EMBA的一次演讲后,找到了陈宏,并成为他的客户。很快,在汉能资本的帮助下,炎黄传媒获得了3500万美元的融资。

这个案例或许显得“急功近利”。陈宏还有细水长流、交往多年的朋友。

大约十年前,陈宏在硅谷创办GRIC公司时,风头也比较劲,张向宁曾慕名前去拜访过,回国后他创立了中国万网。后来,陈宏高调做起投行,张找陈宏物色买家。结果,陈宏在跟美国Synnex公司的CEO Robert Huang打了一次高尔夫球后,后者成了万网的买家。整个交易听起来很简单,陈宏说道:“Synnex的CEO是我朋友,正巧跟我提起了买公司的意向,我就跟他谈起了万网。”

当然不消说,陈宏结识SYNNEX的人也跟其以往的高知名度有关。

有些人,在某个平台拥有某个身份时,高朋满座,一旦离开后,人走茶凉。陈宏在这方面很有办法,他很善于在开拓一个新事业时,将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利用得淋漓尽致。

仔细观察陈宏,你会发现他是一个“能同时运用中西两种生意方式的商人。” 

中国符号开路

陈宏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个子不高,圆脸圆眼睛。他的朋友也是其生意伙伴的王功权评价他:“很激情,永远不甘寂寞。”跟他交谈下去,你就会发现这个小个子,热心、梦想很大,不同于一般的工科生,能说会道。这些性格特点也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陈宏的履历已经广为人知,1962年出生于西安,1982年西安交大毕业,1985年留学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后呆在硅谷创业,直到2003年回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人在美国做得成功的主要是工程师和厨师。陈宏想突破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这种刻板印象,特别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做一名老板,跻身硅谷主流商圈。

1999年,陈宏如愿以偿,他创立的GRIC冲向了纳斯达克,成了美国第一个将企业带上市的中国留学生,市值一个月突破10亿美元。这种成功,加上他流利的英语演讲水平,让他一下成为美国诸多国际性商业论坛的常客。

他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道:“美国举办国际性会议,需要出现中国声音时,要么请中国移动的老总,要么请我。”通过这些会议,陈宏有机会结交了美国很多大企业的CEO。但这种好处,陈宏开始并没有挖掘出来:“我曾直接给这些大企业的CEO打过电话,他们并不回复我。”

后来,陈宏领悟到了,自己的优势不在于个人身份,而在于中国这个符号,得代表一个利益群体。当时在硅谷,已有一批像丘吉尔俱乐部、印度科技协会、AAMA以及玉山科技协会这样的非官方精英社团,却没有一个由来自大陆的专业人士发起的科技人才组织。于是,热衷于组织活动的陈宏在1999年创立了华源科技协会,华源就是来自中华的含义。华源成立的初衷就是帮助在硅谷创业的中国人融资。陈宏本人就是获得美国风险投资后成功的中国人榜样。华源俱乐部下设企业家俱乐部和VC俱乐部。在他的“名人”效应下,通过华源的平台,更多在硅谷的中国人得到美国VC的信任和投资。同时,华源俱乐部也吸纳了中国本土的IT精英们,如联想的杨元庆、用友的王文京、网易的丁磊等。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将陈宏等创办的华源称之为“连接中国商界明星和美国的桥梁”。 

随着中美经贸往来的日益加深,以及越来越多中国高科技企业在美国上市,华源科技协会声名鹊起,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硅谷VC巨擘KPCB的创始合伙人约翰多尔等都来参加其举办的活动。用陈宏自己的话来说,很多美国大CEO惟恐自己不受邀华源的活动。而陈宏再给那些美国大企业CEO打电话时,他们都会很快回复。

陈宏很感念中国这个符号,他激动地说道:“我经常对中国的企业家讲,你们在美国这么受重视,不是因为你们个人怎样,而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

华源有企业家俱乐部和VC俱乐部,其实已具备投行的雏形,但毕竟是义务帮助。2003年,陈宏辞去了Gric的CEO职位,仅保留董事长职务。他感到中国将是投行创业的好时机,于是成立了汉能投资集团。

梦想如何落地

不过汉能毕竟不同于华源,没有一些专业基础和案例的积累,华源的资源并不会直接转换成汉能的生意源。

2003年7月,刚回国的陈宏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专访时,踌躇满志表示看好中国的国退民进,希望能参与到国企的改革中。当时,陈宏最热衷的事情乃是去各个省份看一些基础设施行业,诸如水电厂、电站等。陈宏的设想是把这些分散的地域性资源给整合起来,成立一家全国性的公司。不过,直到今天,陈宏这个设想依然没实现。 

网上可查到的汉能第一笔生意还是在陈宏熟悉的TMT(互联网、媒体、通讯)行业。2005年1月,汉能作为独家财务顾问,为一家名为中微的半导体设备公司首轮融资3800万美元。当时,VC远没有现在这么热。18个留学生融了少许的天使投资,带着一纸项目书就回上海创立了中微。中微的产品是半导体设备,产品开发过程得两年,要把公司做成需要上亿美元,资金缺口很大,创业团队找到了陈宏。陈宏将中微介绍给美国主流的二三十家VC,他除了强调创业团队外,还特意强调了中国概念,用各种数据证明中国将成为世界半导体基地。最终华登投资了中微。

自此以后,软通动力、文思创新、中软国际、框架传媒、千橡互动等TMT产业的融资顾问业务接踵而来。而这些公司的CEO基本上都是从美国回来创业的IT精英或留学生。

除了帮高成长企业做融资顾问,汉能的业务中,还有很重要一块是帮美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购买企业。在承揽这些生意时,陈宏更是向熟面孔的朋友重点推销了自己的“中国符号”,表明自己会比那些跨国投行更懂得中国本土的游戏规则。比如,汉能就代表美国光通信企业Neophotonics公司来中国做了多次收购。

这些今天的经验都是用苦头换回来的。早期,汉能在帮一家美国公司来中国做收购时,有一家公司具有30%的国有股份,为了买下这些国有股,汉能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整个过程跑下来,足足花了一年多。陈宏为此慨叹:“在中国做投行,要比美国复杂5倍。”也因为这些教训,陈宏特别注重找些对当地政策、政府熟悉的“土鳖”人才,给他们请英文老师。陈宏觉得这些人会比不熟悉本土市场的跨国投行出来的人更有用。

最近,陈宏又为汉能找到了新符号:中国的高盛。如果把高盛看作投行代名词的话,你就会明白陈宏的真实用意。而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陈宏也默认了汉能企图作为中国投行代表的雄心,他用一贯的激动语气说道:“百度的李彦宏,新浪的曹国伟,分众的江南春都是他们各自行业的代表符号,汉能就是中国能。”

陈宏向记者强调了汉能的国际化优势。他说道:“汉能应该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投行。”在陈宏的布局中,汉能在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三地都设置了办公室,设有精兵团队。 

不过,陈宏不愿意提及的是,其实汉能在中国本土投行中都算不了主流。中信证券的市值已可在全球投行业中排第三,仅次于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汉能的表现却只能在新兴的海归派投行中算上等,同中金、中信证券这些有着央企背景的“庞然大物”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

对此,陈宏甘于承认,他笑道:“我是个既有梦想,又能将梦想落地的人。”

他自称更喜欢做投行,因为“做投行可以帮助更多人。大的投行,比如高盛,可以有上万人,一年做的项目是那些只有几人到几十人的VC没法比的。”但他自己并没有放弃做直接投资(2005年,陈宏将其和IDG VC共同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的框架媒体,以一亿八千三百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分众)。他还做跨境并购,尽管并购的成功率只有1/4,但利润却要丰厚很多。

“我们正在帮两家类似中国移动这样重量级的中国大企业去海外并购。”在陈宏看来,并购可以发挥他当年结交的那些CEO朋友的人脉关系,可以代表市值很大的买方,能进入主流,更重要的是,可以打响“中国高盛”这个概念。

陈宏

1962年 出生于西安

1985年 留学美国

1999年 他创立的Gric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1999年 他参与创立华源科技协会

2003年 回国创办汉能投资集团

 汉能CEO陈宏:生意从人脉开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38.html

更多阅读

维也纳:还是从sisi公主开始

维也纳:还是从sisi 公主开始以前一到过年过节的时候,电影台总是会反复放罗密•施奈得主演的sisi公主,那是我对维也纳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罗密•施奈得真的是漂亮,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那撑开得想把巨伞的裙子,我总会想裙子里面

汉能投资陈宏:2010年是IT业动荡的一年

2010年3月27日,2010年IT领袖峰会在深圳拉开帷幕。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在与凤凰网科技独家对话时表示:2010年将是IT行业动荡的一年。以下为对话实录。   今天是深圳的一个IT峰会的开幕,之前我们问过对今年的(傅斯之年

汉能李亚倩:投资源自人脉

白色的珍珠项链配上蓝色的上衣,俨然显出特有的职场干练,在华贸中心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汉能投资集团副总裁李亚倩热情地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   这里虽然不大,却布置得井然有序,办公桌的一端,除了各式CD之外还放满了名片,这

汉能总裁陈宏:做中国的高盛

“我的远期目标是将汉能打造成‘中国的高盛’。”8月14日,在位于北京CBD中心地带的富尔大厦,汉能投资集团(下称汉能)总裁陈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1999年,陈宏创立的虚拟网络漫游商Gric公司登陆纳斯达克。6年之后,他

汉能集团董事长陈宏:打造中国最大的跨境投行

编 者 按:2006年9月13日,Chinaventure在北京约见汉能投资集团(Hina Group)董事长陈宏。2003年4月,陈宏一手创办汉能,致力于基金投资和跨域公司兼并事务。  持续关注TMT产业 能源是未来重点   主持人:汉能现在关注什么行业?还是TM

声明:《汉能CEO陈宏:生意从人脉开始》为网友想念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