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突围路径



我的业余时间,大多是用于看书,如《第三次浪潮》、《财富的革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我几乎都看了。偶尔也打乒乓球。对我来说,看书很重要,因为我需要了解世界上最新的信息,为我管理企业之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张瑞敏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弄潮儿。1984年,他接手青岛电冰箱厂时,整个厂背了一屁股债,还要养活800名员工。20多年后,在张瑞敏的操持下,海尔集团在世界各地建起了20多家工厂,拥有了5万多员工,营业额超过了1000亿元,打造出了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企业。

近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北京,就海尔集团目前面临的困难、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海外收购等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 

 白色家电突围

《第一财经日报》:海尔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瑞敏: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我们集团最主要的产品——白色家电遇到了很大的发展障碍。海尔是从白色家电起家的,白色家电是我们的主干产业。但是现在白色家电的利润已经薄得如刀刃, 利润率仅在2%~3%之间, 如果加上我们的维修服务成本,可以说,海尔是在零利润的情况下继续白色家电的生产事业。我还可以告诉你一个“家丑”:我们先前搞了一个液晶电视生产线,结果是一生产就亏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零部件——芯片是外国人的。我们付出了昂贵的技术转让费,等于是替人家在打工。

《第一财经日报》:是什么原因令白色家电遭遇到如此大的发展困境?

张瑞敏:首先是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是我们生产多少就能够卖出多少,但是现在全世界的家电企业都跑到中国来,我们遇到了强劲的对手,他们的产品比我们的好,自然会抢走我们不少的市场。第二,我们与世界著名的家电企业相比,在技术研发上差距还是不小。我们想引进世界最新的技术,但是,这些国际家电企业就是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有一次,我们有几个干部参加政府代表团去美国考察,在参观一家家电企业时,对方就是不许我们海尔的人进去。这种情况很令我震惊。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你觉得海尔应该如何突破这一种困境?

张瑞敏:我们已经充分地认识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海尔求发展、求生存的关键。所以,我们开始自己搞研发。目前,我们已经在纽约、东京﹑柏林、以色列﹑首尔建立了 5个研发中心,投入巨资,集中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来开发我们海尔自己的技术和产品。

我们在国际上申请了7项国际标准,已经批准了2项,这也是中国家电企业目前获得的仅有的2项国际标准。拥有了这一国际标准,等于拥有了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外国企业要使用我们的技术标准,就得向我们交费用,这件事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海尔的目标,已经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创造”。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经表示过不会涉及中国的房地产业,但是,海尔最近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并在山东开始“拿地建房”,这个问题该作何解释?

张瑞敏:确实,我公开表示过海尔不会涉足房地产市场。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呢?我要特别声明的是,我们不是要炒地皮,也不是要炒房子,而是要开发建立独自的白色家电与住宅的智能化系统,我们叫它“家庭网络中心”。刚才我已经说过,白色家电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单靠出售白色家电,我们几乎没有利润,而且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厉害。所以,我们要开发下一代的智能化家电产品,并且让这些家电与智能化住宅配套,形成一个网络,提升住宅的含金量。这样我们在出售房子的同时,也出售配套齐全的海尔智能化家电产品。

学习戴尔“负47天经营”

 张瑞敏:海尔突围路径

《第一财经日报》:你觉得目前海尔最需要改进的工作,是哪一方面的工作?

张瑞敏:是我们的管理工作。目前,我们管理成本很高,因此也拉动了生产成本的提高。丰田汽车公司的年利润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利润的总和。为什么丰田汽车公司做得这么好?就是靠信息化管理。再说戴尔公司,他们是世界上信息化管理做得最好的一家公司,实现了“负47天经营”,也就是说,在47天中,戴尔自己不要投入一分钱就能做生意,你看他们的财务测算与管理做得多棒。所以,我们要跟戴尔合作,要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海尔今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发展建好一条高速公路。做到“人单合一”,让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与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财经日报》:我听说,海尔将与英特尔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一合作的内涵是什么?

张瑞敏:我们正在与英特尔谈,近期将签署合作协议。英特尔是一家管理出色、技术领先的企业,许多地方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与英特尔的合作,会从开拓农村市场开始。中国农村有一个习惯,结婚时要买齐所有的家电,但是或许他的口袋里只有5000元钱。中国的农村市场很大,但消费能力参差不齐,沿海地区农村买得起高档家电,西部地区就不行了。所以,我们要设计开发出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来。 

 如何赢得日本市场

《第一财经日报》:经过东京银座时,经常会抬头看看海尔的广告牌。有消息说,海尔的电冰箱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很高,但是,却常常看不到。海尔冰箱到底在日本卖得怎样?

张瑞敏:日本是一个家电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国家。中国制造的家电产品要打入日本市场,确实很难。不仅是我们海尔,就是德国的西门子这样的产品,在日本也卖得不好。目前,我们海尔的产品在日本的低档市场的销售还是不错,尤其是 10公斤以下的洗衣机和200立升以下的电冰箱,还是比较受到宾馆饭店和单身人士的欢迎。

《第一财经日报》:海尔与日本的三洋公司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但是最近几年,三洋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作为合作伙伴,海尔是否有整体收购三洋的计划?

张瑞敏:三洋与我们合作了十几年,我们很有感情。2002年,我们一起成立了“三洋海尔”合资公司,使海尔的产品得以打入日本市场。这几年,三洋经营得很艰苦,作为创业者的井植先生一家也离开了经营班子,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去年10月,我们和三洋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海尔三洋”,把冰箱制造这一部门从三洋划了出来。两家公司的名称前后一倒,就意味着这一家公司是由海尔控股,我们占60%的股份。现在,由于三洋公司实际上是由投资基金公司在控制,他们把三洋当作一块蛋糕切开来卖,所以,整体收购是不可能的事。当然他们的洗衣机部门如果肯出手,我们很有兴趣,我们就会接。

《第一财经日报》:你觉得,海尔要在日本成功,关键要做好哪几项工作?

张瑞敏: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开发适合日本市场和日本人消费习惯的产品。也就是说,海尔要为日本消费者量身定做日本的产品,而不是把我们的中国产品拿到日本来销售。为此,我们已经在东京和大阪成立了两个新产品研发中心,投入的资金很大。第二,就是要在日本提高海尔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我们花了很多的钱在银座做了这么大的一块灯箱广告,就是希望“海尔”这一个品牌能够为更多的日本消费者所认知。

你要相信,我们在日本的事业会越做越好。

《第一财经日报》:你业余时间主要在做什么?

张瑞敏:我的业余时间,大多是用于看书,看世界著名学者写的管理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如《第三次浪潮》、《财富的革命》、《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我几乎都看了。偶尔也打乒乓球。对我来说,看书很重要,因为我需要了解世界上最新的信息,为我管理企业之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58.html

更多阅读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 张瑞敏管理海尔的13个理念

在海尔集团总部,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人到海尔学习、取经。张瑞敏作为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曾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1997年荣获《亚洲

张瑞敏: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等官员、学者到会,共同关注并阐述了对于海尔作为我国龙头企业其未来战略的构想。   本刊总编应邀到会,现在此独家刊发海尔

张瑞敏:海尔的失速“变形记”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往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担任厂长,在这家亏损达147万元之巨的集体小厂的头一年,张瑞敏拍了很多相片,多年后他透露说,这是为了留后路,要是企业没有做起来,可以把相片拿出来,然后说,这么烂的一家工厂,怎么能做起来

企业管理咨询acgmc 企业管理 :张瑞敏与海尔文化的启迪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被哈佛商学院请去讲怎样用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当时去听的人都认为张瑞敏会讲很多方法,但张瑞敏主要讲的是认识论问题。他告诉大家海尔为什么成功,他说:《老子》教育我怎么战略思考,《孙子》教育我怎么战术

张瑞敏:海尔出海“布道”

张瑞敏   1949年出生,山东莱州人,现为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  骄人业绩  张瑞敏,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全球50位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之一,并是唯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  他管理海尔的思想,先后被美国的

声明:《张瑞敏:海尔突围路径》为网友徒步旅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