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非:IT卖场摸爬滚打出的亿万富豪(二)



袁亚非的“王大妈”管理模式

商界在线:这就是你开创的“王大妈”模式,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呢?

袁亚非:我把他称为WDM模式——将沃尔玛的规模连锁、戴尔的关系管理,以及麦当劳的标准化规范管理进行了中国化的集合。W是指沃尔玛,学习它直接向厂商进货,采用仓储式方式销售电脑和相关产品,保证品种齐全,让百姓自由选购;D是指戴尔,要像戴尔那样按需定制,消费者可以在门店里随意选择电脑配件,由宏图三胞服务人员当场组装,明明白白让你看到电脑的生产过程;而M表示麦当劳,借鉴它的标准化服务和连锁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同时稳步扩张。

家电业、日用百货业,都是从散乱的个体户走向大型连锁。同样是卖东西,连锁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曾问过一位家电连锁巨头,那位老总答:标准化服务。可我却认为,连锁的价值在于具备诚信的基因。在电脑城里,大大小小的摊贩各自代理厂商的产品,这一家是A公司的代理,另一家主要做B公司的产品。遇到消费者时,大家都推荐自己代理的品牌,贬低其他牌子。而我们宏图三胞则把所有的厂商都引入,既有品牌机,也有齐全的兼容机的配件。于是,卖谁的产品都是卖,如果我帮厂商骗客户,客户上当了,他不会骂厂商,只会骂宏图三胞。这时候,公司不再是产品代言人,而是客户代言人,客户需要什么,门店就按需推荐。 IT业烽火蔽日群雄并起

商界在线:宏图三胞在珠江路还有哪些竞争对手?

袁亚非:其实不能称为对手,我们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因为竞争,就迫使我们前进,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商场如同挤公交,谦让就会被抛弃。2004年以后的珠江路,已经不再是两雄的天下。随着电脑数码产品从科技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IT市场散发的诱人魅力,注定了这条路必将烽火蔽日,群雄并起。记得2004年的5.1劳动节,珠江路张灯节彩,热闹异于常年,这一天,新华海卖场开业了,新华海直插在珠江路最为黄金地段的十字路口,同时也插在所有珠江路卖场老大的心口上。如一柄利刃。这个不太招摇的“小弟”,一直镇守珠江路做着普通的兼容机,以及联想的分销。不曾料到,凭借其无人能敌的地利优势,一年后就把自己的板凳挪到了珠江路IT界的前排。

同时,这个“小弟”非常地精明,他们现在做的是IT房地产,既出租,也自营。把百脑汇与宏图三胞的经营模式相结合——出租便于牵制别人的成本,自营又高枕无忧地赚自己的钱。可以说,新华海起步时,就已经踩到了巨人的肩上——此谓“后发优势”。 

竞争核心力:超前意识加速度

 

商界在线:那你是如何处理好和竞争者的关系的呢?

袁亚非:我们当时都很团结,不定期地和珠江路的巨头们碰头,觥酬交错中都在交流经验。在交流中,自然会碰出一些火花。也同时感觉到自己肩头巨大的压力。

商界在线:都是一些智慧的“火花”,你是怎么把握这些碰创给你带来的启迪?

袁亚非:每次交流,我感觉IT行业竞争的核心就是超前意识和速度!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耐心等待别人出招。就在新华海开业后的第3个月,我迫不及待地拉下了宏图三胞新的盖头——宏图三胞中国旗舰店正式开张:大手笔地砍掉35%的批发业务,集中优势兵力主攻零售。这其实给了竞争者一个信号:那就是宏图三胞要开遍中国,珠江路只是我的第一站。这时,我的那条信息化管理系统,已被摔打得炉火纯青。已经为我在全国做连锁作好了准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那些曾经嘲笑我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宏图三胞诞生时就在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做系统就是为了做连锁!这时,当珠江路巨头再度和我一起聚首时,大家都清晰地明白,我要开始包操珠江路了。那次聚首的2个月后,即2004年10月1日,宏图三胞第一个新开的旗舰卖场登台唱戏,整栋6层楼全部投为运营场地,当天所有捧场的人们都摇头乐了:宏图三胞与新华海的卖场大楼仅仅一墙之隔。

应敌之策:“实惠”取胜

商界在线:那新华海有什么反应没有?

袁亚非:当然有哇,当时每到周末,新华海就在往宏图三胞的方向搭起T台,以现场体验式销售的形式堵截客流,门前广场上也摆开架势促销拉客——到这时大家都没必要遮掩了。

 

商界在线:你们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袁亚非:这种当然不能直接面对,只能想新招了。我们要求所有导购员统一着装微笑服务,并根据顾客实际情况提出建议,而不会偏倚某一个品牌,展现的是一个完全充分的自选平台。与其他卖场相比,我们打造的是一个理性的消费环境,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那些厌烦卖场经销户死缠滥打的顾客。

此外,我们“低人一等”的价格更是打在了“实惠”的七寸上,全国连锁,大批量进货使我们在厂家面前有强势的话语权,进货成本自然比那些散户经销商更低。而且,自营超市的形式,具备灵活的价格调节能力,也许今天我这个品牌的电脑是亏本卖的,但它只是个噱头,吸引的人气使其他品牌的电脑赚了,那么今天我的营业额就很可能是赢利的。更重要的是,高效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宏图三胞的资金周转达到以“星期”为周期单位,一年内宏图三胞的资金周转将达到50次,也就是说,可以赚钱50次!而中国企业资金周转率平均一年只有2~5次。 

企业基因不同 不怕与家电业竞争

商界在线:据说2005年5月1日,超级巨鳄苏宁闪电入驻珠江路,一层数码、手机,二层电脑,家电却被安排在三、四层?

 袁亚非:IT卖场摸爬滚打出的亿万富豪(二)

袁亚非:不仅苏宁闪电入驻珠江路,还有本地IT批发寡头“雄狮”也两次装修门户,并于2005年底在原驻地前建起气势磅礴的雄狮国际卖场大楼,并实行“前零售后批发”的组合销售模式。不断有竞争对手进入珠江路,对宏图三胞有些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 当年我把宏图三胞开出珠江路,曾引起一阵骚动,甚至有人在报纸上振臂一呼,要‘誓死捍卫珠江路’。在当时,我无异于一个珠江路的叛徒。但是我还是坚持走出去了,为什么?珠江路不是地域上的珠江路,就像中关村,它不是北京的中关村,而是整个中国的中关村。看待珠江路,不是看一个企业在珠江路怎么样,而是看珠江路走出来的企业怎么样!

商界在线:宏图三胞不断的在全国开疆辟地,发展壮大,竞争对手肯定也在增多。现在的很多家电连锁销售商也想要在数码、IT市场分一杯羹,你对这些竞争对手怎么看呢?

袁亚非:企业各有自己的基因,没竞争的生活不舒服!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优势,一个CPU制造成本只有5美元,卖200美元,每年跌价30美元,这是IT业的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CPU性能提高一倍,身价缩水一半;而家电成本80%是制造成本。我不怕家电连锁的最大理由是,家电进一批货放半年都能卖,但IT产品一周没卖掉就积压。两类产品更新速度、销售方式、服务模式截然不同。你不了解市场和商品的特点的话,根本不是我的对手。比如说,像CPU这样的核心部件,我们能把英特尔和AMD的全年计划搞到手,并且有专门人员盯牢各厂商。厂商的新品计划采购人员一清二楚。宏图三胞资金和库存一年周转52次,产品快速消化,不会积压。而家电连锁资金一年周转8-10次,IT产品一次采购3-6个月的货,卖不动就越留着越没人买。你能像卖家电那样来卖吗?一台电脑有13个零部件,每个部件有10个牌子,每个牌子有10个型号,我们全能卖。宏图三胞销售上万种计算机辅件。哪个家电连锁做得到?所以做电脑的不懂连锁,做连锁的不懂电脑。企业基因完全不同,国美、大中不是我们的对手。

商界在线:宏图三胞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也非常成功,那你每次作出抉择的精髓是什么,由什么特殊的方法吗?

袁亚非:我的习惯是善于逆向思维,宏观决定微观,未来思考现在,结果倒推过程。也就是说,明确了目标,才能算出射程和圈定靶心。

商界在线:说得非常不错,其实每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宏观决定微观,未来思考现在,结果倒推过程”这三句话,感谢袁总今天精彩的访谈,也感谢各位网友!我们明天下午三点,“天天直播”与你再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8779.html

更多阅读

昂立1号益生菌好不好 卖场为什么做不好? (1)

     《厂商为什么说卖场不好做》系列——卖场为什么做不好?(1)  卖场做不好的根本原因-----不用心  纵观卖场的发展趋势,已经从几年前的百花齐放,疯狂开店卡位据点,发展至如今的规模整合,绩效优化,零售业正在进入精细化经营的时代

陈士骏:28岁负债小子变身亿万富翁(二)

一切都是为了消费者。为了让用户看影片不受干扰,YouTube成立第一年,陈士骏对捧着大把银子的广告商说“No”,不让他们在影片内安插广告。他认为YouTube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始终为用户着想,让用户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允许多种格式的

林志鹏:一口锅里蕴藏的大财富(二)

不解之缘:一个人和一口锅 【商界在线】:后来就开始了与锅的不解之缘? 林志鹏:是的。2003年初,我重返北京,四处寻找下一个可以操作的小家电新产品。由于名声在外,找我做产品

“经营之神”王永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四)

3.对“运气”的看法 曾经有人问王永庆,他的成功是否是因为运气特别好? 王永庆回答说:“是的,我的运气不错。不论是成功或失败,一般都会怪运气。不过我认为以前成功与失败都可以说是运气的缘故,但以后就不能这么说了。失败的人如果只说运

“经营之神”王永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二)

1980年,王永庆进军美国。他先在美国得州休斯敦筹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PVC塑胶工厂,并于1983年顺利投产;然后在1981年与1982年底,王永庆先后出资收购了美国的一家氯乙烯厂和一家PVC下游工厂;到2001年,王永庆在美国已经建立了3个石化原料厂和

声明:《袁亚非:IT卖场摸爬滚打出的亿万富豪(二)》为网友无畏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