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机小贩打拼成电讯大佬
创业篇
邰武淳的名字也许仍然还不太为人所熟知,但他创立的“中复电讯”这个品牌,却已家喻户晓。9月11日,邰武淳接受采访时,仍然还是显得那样低调、沉稳、淡然。他谈及自己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攒机商开始,成就今天中复电讯这样的业绩时,只说了一句听起来相当平常的话:“我是一个能抓住机遇、并持之以恒、坚定去实现目标的人。”
书生下海先做攒机商
中复电讯的创始人邰武淳,出生于1958年,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带着弟弟一直生活在浙江,他随姥姥、姥爷在北京长大。“文革”期间,家里受过很大冲击。“抄家、挂黑牌、游街示众等,家庭都经受过。”幸运的是,邰武淳19岁高中毕业那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我考取了北京化工学院。”但是邰武淳觉得不满意,选择了重新参加高考,后来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
邰武淳1982年大学毕业进入兵器工业部下属某兵工厂,在兵工厂的“装车、打靶和调炮”呆了3年,“不安心”的他又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运筹学专业,并获取3年后直接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的机会。
可天有不测风云,当邰武淳读完国内课程,正准备前往国外读书时,姥爷的突然去世把计划打乱了。“我需要留下来照顾姥姥。”邰武淳以非常坚定的口吻说。”
当时,邰武淳设法调入了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讲授信息技术学。一周上课两天,可以常常呆在姥姥身边。
上世纪80年代时,中关村涌现出了一股下海创业浪潮。走在中关村大街上,邰武淳目睹了包括汉卡、PC机配件等IT产品的不断问世,也看到了四通、联想等著名IT公司的诞生。在这种氛围中,“下海”的念头,在邰武淳心里萌生了。
“我一边教书,一边找了一家以组装PC机为主要业务的小公司工作,熟悉市场推销、成本控制等基本业务与知识。”将近一年之后,1991年,邰武淳正式开始创业。
邰武淳找到东城区教育局,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京精的公司,在东城区分司厅中学地下室租了一个房子作为办公场所。京精公司不仅第一年被免除了所有税收,第二年之后仍旧被免除所得税,而且还很顺利地贷到了“天使”资金20万元。
邰武淳的生意从组装PC机开始,附带发展销售复印机、打印机和电缆等一些杂乱业务。组装的PC机比品牌机便宜20%以上,京精公司每个月能接收到几笔单子,可以基本维持支出和收入平衡。但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邰武淳此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是,公司的主业空间该定位于何处?
一次机缘成就中复
1992年,北京国展中心召开了大型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展览会。“那天,当我走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和皮鞋大小相当的机器。”邰武淳说,“这个机器可以接出四根线,彼此之间可以互打电话,也可以打出去,即是后来被大家熟知的程控交换机。”这些程控交换机是由台湾三光公司生产的,最初在台湾是被应用在别墅里,用于家人之间的传呼。但三光公司将此机器引入中国大陆后销量却很差。
就在那一个闪念间,邰武淳想,如果把这种机器用到办公楼、学校里,也许会大有发展前景。当时中国正掀“装机热”,安装一部电话需要5000多元,还要耐心排队等待安装时间。而程控交换机一台只卖2000多元,且可以缓解装机难的问题,满足公司内部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种机遇面前,邰武淳显得富有胆识。他一举投入20万元,包下了展会上展销的所有100多台程控交换机,在报纸上投放了广告。“当时,我们办公室的电话响声不断,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第二天,很多公司开着车来到中复公司所在的小巷子里谈生意。”邰武淳以每台1600多元的价格向台湾三光公司购买程控交换机,卖给客户是2000多元。再算上安装费、材料费等费用,销售一台程控交换机,邰武淳大约能赚取1000元左右。邰武淳一个月赚到了50万元毛利。
程控交换机销售的成功,让邰武淳掘到了商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当年,公司经营明确定位于通讯产品销售,公司品牌基本定为“中复”。
营销灵活使中复壮大
虽然中复的主业得以确立,但是要战胜竞争对手,成为行业老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邰武淳介绍,中复从初创期进入发展期,经历了几次跳跃式的发展:电话机市场兴起时,中复首创了“电话机体验店”,中复在安定门开第一家店,打出了“电话随意挑,不打不成交”的口号。中复利用程控交换机市场的优势,用户可以在店里随意试听500多部电话的铃声、音质和音量。为了美化店面,邰武淳请来舞美设计,在藏有电话线的四周修葺了一道“长城”,打上灯光,“人类通信从烽火狼烟处开始”。这些举措吸引了不少用户。随后,中复三里河店、天桥店等也风风火火开张了。
由于有了知名度和公信力,中复1997年成功地第一批获得了无线局颁发的无线准卖证。中复开始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经营移动电话、移动号码和寻呼机等业务。当时,所有竞争对手按照统一价格卖移动号码,而中复却对手机号码价格进行灵活调节,将人们通常喜欢的带“8”号码抬高价,将人们不喜欢的带“4”等号码降低价,中复的市场营销远远领先竞争对手。
现在中复已成为北京最大的手机连锁经销商,今后它将何去何从,邰武淳说,中复将牢牢定位于手机连锁卖场,并逐步将中复推向全国市场。
人财榜问卷
1.你认为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如果有,就是为社会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我,别人也会做。
2.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诚实、勤奋的员工。
3.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开除员工?
违法、严重不诚实的会开除。但这很少,大多数是因为不适应公司淘汰机制而终止合同。
4.平均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大概14个小时。
5.会在什么情况下退休?
企业运营不再需要我亲自参与时,期望在60岁之前吧。
6.有没有考虑把企业留给下一代?
不强求,顺其自然。
7.有什么爱好?
游泳、打篮球。
8.如何评判自己工作的成败?
公司和业务能否盈利。
9.创业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规划中复的未来。
10.对你的金钱怎么看?
没想过有多少钱,创办中复让我不用为生活发愁。现在中复的财富和个人关系不大。
记者手记:手机富豪的矛盾与平衡
稳健、平衡、善良,这就是中复电讯董事长邰武淳的典型性格。
邰武淳自认为:“少年时,自己永远都不会是老师最先表扬的学生。成年后,不管融入任何群体,我发现我也永远不是最先冒尖的人。”但到学业完成,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邰武淳却已是群体中的佼佼者。究其原因,仍然不得不归咎于邰武淳内心“特别容易满足,一切又不知足”的性格。
1982年,邰武淳大学毕业后,进入从小梦想的尖端领域——军工工业,在某兵工厂从事技术工作,他满足了。但3年以后,邰武淳发现自身可提高的空间有限时,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继续求学深造。
1988年,当邰武淳正踌躇满志准备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时,外公突然离世,而这则打破了他的留学梦。“姥姥已经80多岁了,她非常需要我的照顾。”邰武淳没有任何犹豫地放弃出国,因为他更在乎的是如何给予家人温暖。
虽然错失出国留学良机,但邰武淳没有就此停步。“心中想的更多是,如何能在现有条件下做得更好。”邰武淳说。因为不满足于留在国内仅仅当个公务员或者老师,邰武淳不停地思考、摸索,终于在1991年,创办了中复电讯的前身“京精”公司。
整个创业过程中,邰武淳凭借稳扎稳打的战略决策,将中复从一个胡同里的小公司变成了如今京城最大的手机零售商。这时,邰武淳满足了吗?他给出的答案是:我很满意中复现在的发展水平,我的确也不指望中复能在“一夜”之间将店开到中国的各大中小城市,成为“名义”上的全国最大手机零售商。
但内心对于更大成功的渴望,使得邰武淳又不断制定下一步目标。按照邰武淳的规划,中复还将在全国开出更多的手机销售店,在适当的时候,也可能做多元化投资。但对于中复每年具体开多少家手机零售店,邰武淳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硬性指标。“关键还是看如何能让中复健康发展。”
这就是一个既注重现实,又不断在追求理想和现实间平衡的邰武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