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过程中,企业是继续走旧路还是换新途?就这一主题,2009年12月中旬,《浙商》杂志社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圆桌讨论,还就此话题电话连线了多位专家。
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看来,以外向型为主的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是无可争议的。“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不得不转型升级,‘三低一高’的道路不可能走得通。”
张汉东分析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人先是担心国外需求下降、出口下滑,后来则担心别人实行贸易保护,限制中国出口增长。“但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自己,必须要转型,但高端又‘高’不上去,低端又不能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和最大矛盾。”
2009年11月,张汉东去了一趟美国。这次美国之行,他发现市场与以前不同了:在纽约曼哈顿区和各大机场的免税商店,这些专卖高档商品的场所,依然少有“中国制造”的产品;而在各大超市的低端产品中,墨西哥、越南等国制造的产品在增多,“中国制造”的比例却在下降。
“这两个现象结合起来告诉我们,当前的外贸形势对中国企业很不利。”
对于张汉东所认为的这种困境与矛盾,国内知名品牌男装企业——太子龙集团有限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
“我们是立足于国内,但是一定要国际化。国际化是必由之路。”太子龙集团董事长助理周建德说。他认为,“国际化并不一定就是走出去。出去开两个店,最后灰溜溜地回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做强国内市场,做强自己特色,与国际品牌在家门口竞争,这也是国际化。”
太子龙服装目前并没有外贸出口,原因有三:一是太子龙坚持做国内品牌。“国外那么多品牌虎视眈眈盯着中国市场,自己家门口的市场潜力这么大,为什么要放弃呢?”二是在国内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赚取附加值,而出口只能赚点加工费;第三,国际贸易往往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贸易保护、反倾销此起彼伏,而在国内市场就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干扰。
不能让经济复苏掩盖了转型的迫切性
“经济快速复苏,对中国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投资拉动”型的复苏方式感到担忧。“我希望的经济复苏是转型后的复苏。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稳定的复苏。”
“经济很快上来,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坏处是什么呢?就是繁荣掩盖了矛盾。没有想到经济转型这么重要,因为日子很好过,没有人愿意去搞经济转型。”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错失经济转型,厉以宁对此感到遗憾。
厉以宁的这种担忧,在经济学界并不是个别现象。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也在不久前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表示了同样的担忧:“金融危机本来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可以令企业家产生转型的动力。但经济的快速复苏,会减少这种动力。”
经济的快速复苏,的确令许多企业主产生了这一波金融危机的影响“只是虚惊一场”的乐观看法。在本刊的抽样调查中,有六成以上的企业仍旧坚持走“老路”的想法,就是明证之一。
当然,走“老路”的企业也有多种情况:除了一些企业走老路“熟门熟路”外,另一些企业找不到新路,或者对“走新路”感到心里没底。
“对于中国来讲,有四个增长点将来有待突破。”厉以宁说,一是发展新能源,然后带动汽车业的全行业改造;二是发展新材料,加上现代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然后带动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等;三是把最新的科技用在生物工程、医药卫生包括农业的改造;四是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引起革命。
事实上,这四点也正是许多“走新路”的企业未来投资的重点。在本期封面报道所采写的案例中,横店集团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领域之中,超硬磨具有限公司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都显示了浙江企业在“新路”上的探索。
“中国经济是W型反转还是V型反转,关键是要看新经济能否起来,看经济转型能否成功。”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
传统中小企业的两条出路
旧鞋已破,新鞋磨脚。习惯了在传统产业中摸打滚爬的中小企业,其出路在哪里?
浙江大学创新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倪云虎认为,中小企业必须要认清,中国的市场正在从原来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寡头垄断型竞争过渡,传统的中小企业就要相应地转变为新型的中小企业。
倪云虎认为,传统中小企业的特点是:投入一定资本,劳动密集型,经历过“暴利—中利—微利”的过程,作坊式的管理制度,对企业主的文化要求不高。而新型的中小企业,其最大特点就是“年轻”,它是一种“少年企业”:属于创业初期,科技含量高,大学生甚至博士生等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等人力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转型过程中,许多传统的中小企业就要关门,迟早要死的。”倪云虎说,这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的,到了这个阶段,就必须被替换掉,是不可违抗的规律。
倪云虎的观点得到了宗佩民的认同。
宗佩民认为,中小企业有两条出路:一是在传统行业中为垄断型的龙头企业打工;二是在新兴行业中自主创新成为创业者。
宗佩民分析说,寡头垄断型经济的主线就是并购整合,而其主题就是“块状经济”到“链状经济”的转型。在这种“产业链式”的链状经济中,也许三四个寡头企业就占了整个市场的80%。“一个龙头企业,后面跟着一大批供应链上的配套企业。多数中小企业要么做供应商,成为大企业的一个‘车间’,要么退出市场。”
与倪云虎的关注点不同,立元集团董事长郑立更多地表达了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担忧。他认为,在中国,应该彻底改变“官强民弱”的状况,让企业主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社会地位,以保护和激发广大中小企业的创业激情。“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小企业是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力量。中小企业主的积极性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作为一个投资性企业,郑立说,他目前最看好的,是流通行业和服务业。
从“抱团取暖”到“抱团取胜”
给别人“打工”,当轿夫和锣鼓手,对几十年来当惯了“老板”的企业主们来说,无疑要跨越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门槛。而对经历过生死之痛的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来说,“不再一股独大”,却是他痛定思痛后的至诚之语。
2008年,飞跃集团在经历了严重的资金链危机后,由浙江台州市政府出面进行重组。重组后的新飞跃集团,引进了国有资本和同行业的民营资本,改革了股权结构。
“类似新飞跃的企业联合或联盟,应该是未来中小企业的选择方向。”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行长章国华告诉《浙商》记者说,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小企业要“抱团取暖”,但在“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更应该“抱团取胜”。
章国华认为,与前一阶段的“野蛮生长”不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有序化,这样的特征决定了企业必须有相当大的规模才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强强联合也好,强弱联合也好,只有抱团起来,企业之间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等各方面的合作,使得各项要素发挥效益最大化,才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章国华以某企业家买飞机为例说明这一问题:一个企业主花数亿元资金买一架飞机,但对它的使用实际上不可能饱和,飞机经常处于闲置状态,这是对资源的浪费;但如果有10个企业主共同出资买一架飞机,每个人只出一部分资金,就能满足自己对飞机使用的全部需要,这就最大程度上利用了资源。
因此,企业家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一股独大”,一切事情都由自己作主的做法。“多家企业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建立合理的制度,遵守契约精神;这不但可以壮大企业的规模,更能因其公开性和透明性而赢得银行的信赖和支持。”
事实上,章国华所说的这种抱团方式,已经在许多领域出现。据悉,在杭州,数家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正在谋划“抱团取胜”,共同出资成立一个新的房地产企业,其目的就在于在房地产市场上与绿城这样的房产企业相抗衡。
除了同行企业互相“抱团”外,章国华认为,企业的联合还有多种形式:让自己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持有公司股份;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合;与央企等“大款”企业合作,成为其供应商或某一部分的股东等。
事实上,中小企业未来的出路,还与企业家本人的情况有关。“子女对自己的企业感不感兴趣,有没有能力接班?自己的年龄大不大?精力和身体怎么样?自己是否犯得着干到不能干为止?”宗佩民认为,这些因素也是企业家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