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浙江义乌祥凤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樊祥通正与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副教授李文江进一步探讨研究《新型纺织材料—草本植物纤维素纤维的G-lyocel的开发》技术成果。他们是在7月24日举办的浙大-浙商科技投资对接会上认识的。这场科技对接会是由《浙商》杂志社、浙商全国理事会联合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的。像樊祥通这样正在寻找高科技项目,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浙商不在少数。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企业急需一个技术提供平台,实现科技创新。
在这场“生产力与科技成果碰撞”的对接会上,浙大教授们向浙商推介了在中药现代化、再生医学、混合动力电池、大功率LED封装、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对接会吸引了30多家企业参加。
李文江副教授关于《新型纺织材料—草本植物纤维素纤维的G-lyocel的开发》技术成果的介绍,引起了现场不少浙商的好奇:“只听说用木浆生产纤维素纤维的,还不知道草也能生产出纤维素纤维,而且还具有高附加值,如果能够产业化必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李文江解释,稻草、麦草、蔗渣、芦苇、竹子等非木材纤维是取之不尽的天然高分子化工原料仓库和能源,再生速度快,利用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为原料发展纤维素纤维工业, 对充分利用我国资源、搞好农副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3吨草可以生产1吨的草植物纤维,成本在6000元左右, 而1吨草植物纤维的毛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如果建成年产10000吨的生产线,毛利润则在1.5亿元左右。”可观的经济效益让人心动。
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所副教授张志霄介绍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时,义乌中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楼旭红听得特别认真。张志霄还针对中小企业统计了小型项目具体的项目造价及产生的经济效益,楼旭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楼旭红告诉《浙商》记者:“在我们镇上,也有一个垃圾处理厂,采用了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效益并不好。如果也能采用张教授先进的处理技术,将能为地方和企业创造很大的效益。”他还表示,现在企业都在寻找创新之路,需要像浙大-浙商科技投资对接会这样的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另外,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胡富强、副教授刘雪松、基础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欧阳宏伟分别介绍了在抗耐药新药开发、中药现代化、肝细胞和生物材料等医学领域的技术成果,吸引了杭州泰鑫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欧华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