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数据出来后,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外贸顺差最大的省份,浙江的两组数据引人注目:
3月份,浙江省用电量结束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同比增长0.51%,比2月份增长3%,增幅均高于江苏、广东、上海。浙江用电量80%以上为工业用电。
3月份,浙江省当月出口98.1亿美元,同比下降8.9%,与2月份环比增长78.2%,增幅也高于广东、江苏。
这是浙江经济止跌回暖的信号吗?事实上,全国一季度的许多数据也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出现回暖的迹象,不过浙江的这两组数据给人以更真实的信心——因为这两组数据指向同一个群体,即民营企业。用电量和出口的增加,都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大量恢复生产,而这无疑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出来后,各方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同的,那就是中国经济能否进入“上升通道”,不能再简单依靠“4万亿”政府投资,关键是要启动民间投资(参见本期《茅于轼:民间投资应尽早启动》)。
根据本刊的调查,以及笔者近来与浙江众多民营企业的接触,发现浙江不少企业已开始谋划下一步如何抢占先机,投资的积极性正在回升。如浪莎投资建厂(见本期《翁荣弟:浪莎“向上走,向外走”》),又如一些企业投资风能,一些企业利用土地流转的机会大规模投资农业,还有一些企业怀揣资金准备收购别的企业。但总的来说,等待观望者居多,即使投资,规模也不大。
如何尽快启动民间投资,以带动就业、消费?笔者认为,关键应该给民营企业以更大的信心和机会。
民营企业不敢投资,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固然是一大因素,但政府的引导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大大提升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并付诸行动。
日前有浙商从江西某地赶来,他在当地的一个项目建好了厂房却难以投产,因为当地新领导认为这是个化工项目有“污染”(以前领导招商时把他当成“宝”)。事实上,他这个项目已拿到“环评报告”,属于“绿色化工”。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就提出,政府总不能一听“化工项目”就全不上吧。现在的“绿色化工”既有市场又很少污染。
人为阻止投资项目当然属于个案。要更大范围鼓励投资,国家及各级政府不仅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还应该给中小企业减税减负。中小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提供就业,这已为世界所公认。而在我国,中小企业既提供了大量就业,又承受较高的税费,还遭受融资难等不公平待遇,难怪不少中小企业主要逃离“制造业”。在当前特殊形势下,把中小企业的税费减下来,让中小投资者有利可图,以投资带动就业,于国于民于企都有利。尤其是,新一轮投资不能重走简单的数量扩张之路,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产业和项目,政府更应该在税收上提供优惠。
此外,政府还应该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在本刊所属浙商理事会最近举办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论坛、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解读活动上,来自昱辉阳光、吉奥汽车等企业的代表,就太阳能发电的国内推广、参与汽车产业整合等方面,都希望国家给民营企业更多支持和机会。因为,现有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中,民企不够被重视。
有人说,经济衰退时期,“国进民退”是难免的。但复旦大学陆铭说得好:如果以“倒退”的方式防衰退,那么,在表面的危机过去后,更大的危机将悄悄来临(见本期《不能以“倒退”的方式防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