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迎娶沃尔沃:并购其实才刚刚开始



 只有十三年造车历史的李书福,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100%股权。

  这是中国民营制造业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海外并购,沃尔沃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豪华车品牌。

  不过,始终伴随着这场并购案的担心和质疑并没有因为28日晚间瑞典歌德堡最终股权收购协议的签署而平息。毕竟这是一纸身份悬殊,却将影响到世界汽车工业格局的婚约。吉利与沃尔沃这一充满想像力的结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这张商业约定还仅仅是并购的一个法律开始。

  李书福看中了沃尔沃什么?

  吉利与沃尔沃俱有惊人的互补性:吉利代表着最具潜力的一个消费市场和最能进行成本控制的加工能力,而沃尔沃拥有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以及品牌价值则恰恰是吉利所渴求的。

  李书福在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言,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是谈判基础。“只要是属于沃尔沃的核心技术,我们要拥有知识产权和使用权。”

  十年前福特收购沃尔沃这个世界顶级轿车品牌花了64.5亿美元,是吉利出价的三倍多。但是到2008年福特准备出售沃尔沃时,它的税前亏损高达15亿美元,还欠着福特35亿美元的债务。

  沃尔沃快速贬值的时候,李书福却对它估价甚高。“福特和沃尔沃这十年来花了上百亿美金研究新能源技术,我们投一个亿,两个亿人民币有什么用,就这一点,我觉得18亿美金买下来很划算。”

  李书福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也是将来汽车品牌竞争的主战场。再过几年,吉利生产的所有车都将是油电混合动力车。“要尽量地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

  从当事双方签署的协议来看,吉利不仅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股权,买到了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还获得了沃尔沃在全球的经销渠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认为,这项海外并购的意义在于为自主创新提供原始技术依据,解决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

 吉利迎娶沃尔沃:并购其实才刚刚开始

  “海外并购和以往的引进外资相比,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李书福的并购买到了知识产权,摆脱了发达国家在核心知识产权上的限制,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一直以来最为困惑的难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先海说。

  沃尔沃命运:市场放大还是品牌稀释?

  李书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吉利将“放虎归山”,不仅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并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把沃尔沃从当前的小规模产能加以放大。

  对于沃尔沃来说,目前它摆脱亏损唯一的希望的确就在中国,去年沃尔沃全球销量相对于2008年下降了10%左右,但中国销量却增长了80%以上。被吉利收购以后,意味着打开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大门。

  与市场放大的利好如影随形的是对品牌贬值的担忧。靠手工敲打造车起步的中国低端汽车制造商吉利,直到2002年还在为拿到汽车“准生证”奔波,时至今日它在中国市场一年的销售额也不过十多亿元,无论从品牌价值、研发能力、队伍素质与沃尔沃都难以相提并论。

  为了避免吉利的控股使沃尔沃低端化,李书福采取的方式是让沃尔沃和吉利成为两个完全独立运作的品牌。

  “沃尔沃还是原来的沃尔沃,吉利还是吉利,除了老板换成了李书福。”李书福说,“这将是两个完全独立运作的品牌,吉利不会派人去替换沃尔沃的团队。”

  据了解,28日签署的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充分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会指导下,沃尔沃轿车的管理团队将全权负责沃尔沃轿车的日常运营,继续保持沃尔沃轿车在安全环保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拓展沃尔沃轿车作为顶级豪华品牌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发展。

  确保沃尔沃品牌价值不被稀释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败。李书福说:“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沃尔沃轿车的用户可以放心,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

  并购是个漫长婚约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对收购一事发表评论时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只完成了20%,只是一种商务上的协议,而真正将沃尔沃的品牌尤其是技术为我所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专家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合资历史下来,几乎所有在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汽车品牌都实现了国产化生产,但是核心知识产权从来都不属于中国。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到的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沃尔沃的核心技术。

  “买到了技术并不能代替消化吸收和后续开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先海说,“现在沃尔沃只是法律上和商业上属于中国,并不等于就买到了它思想、眼光和智慧。”

  除了对吉利的核心技术消化能力报以怀疑之外,沃尔沃背后的巨大福利包袱、两种文化的融合以及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对一个国际品牌的整合能力都是潜在的风险。

  经济学家马光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汽车业与其说败在技术方面,不如说败在高福利,我对这项交易有些担忧。如果吉利收购成功,光养这些人就得10多个亿,未来有可能成为拖垮吉利的元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日本80年代收购浪潮的败笔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日本三菱公司曾经买下洛克菲勒中心,但不久就因为经营不善,难以承受巨额亏损,不得不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索尼购买哥伦比亚影片公司的行为,后来也被证明是日本亏损最大的企业并购案。

  “不能简单地听人家引导,对这件事我们有自己的研究,”李书福说。李书福以吉利并购澳大利亚变速箱企业为例,澳大利亚DSI用它的技术,在中国生产自动变速器,觉得设备投入要十个亿,但是在中国,五个亿就完成了。

  “肯定会有文化差异,但是如果引导得好,使用得当,会产生混血的优势,”李书福说,“因为这种差异,从不同的角度,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正好给企业的决策产生帮助。”

  “人类如果只在族群内部通婚,会生出痴呆儿,企业也是一样。”李书福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520.html

更多阅读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收购沃尔沃背景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在沃尔沃所在地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作为中国

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吗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启示

付志勇 中国已全面参与到全球化之中,未来10到20年,中国将成为制造业强国。通过民营企业吉利成功并购世界名车沃尔沃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并购其实提供了一条打破市场平衡、重建竞争格局并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困难重重 海外

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例 从战略驱动程序看吉利并购沃尔沃

  每个企业背后都有一种主流的战略驱动模式。战略驱动模式不同,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的结果也完全不同。要正确评估吉利和沃尔沃并购案的前景,必须分析其背后的战略驱动模式。  何为战略驱动模式?  战略的基本驱动模式有三种:资

李书福:吉利收购沃尔沃非“一时兴起”

系列专题:吉利收购沃尔沃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3日表示,吉利近10年来一直在研究收购外国汽车企业的事情,收购沃尔沃是长期研究的结果,而非一时兴起。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李书福接受中新社记者

吉利与沃尔沃:如此生活,才会幸福

福特剥离富家女沃尔沃,穷小子吉利迎娶。门不当户不对,国外奢侈品牌与草根民企,两个定位截然不同的品牌,如何相互帮衬而不是相互拖累?李书福的独立并进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文/陈红梅 既独立,又合作吉利与沃尔沃完全独立运作,李书福对外如是

声明:《吉利迎娶沃尔沃:并购其实才刚刚开始》为网友天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