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倾力打造适应经济转型的人才引擎



如何在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浙江在过去一年根据国内国际形势重新谋划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倾力打造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引擎。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厅长乐益民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提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开发工作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要求各地确保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人力社保系统和各地竞相推出人才新政策、新项目、新举措,人才开发工作又有了新气象,取得了明显成效。

抢机遇--海外抄底诚招高端人才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是难得的引才机遇。

2009年初,浙江省人力社保厅配合省委组织部,确定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100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

为了把计划变成现实,去年4月,浙江组成招聘团远赴美国、加拿大开展引进活外高层次人才活动,拉开了海外揽才行动的序幕,向广大海外人才释放了"发展的浙江需要人才,开放的浙江盼望人才"的强烈信号。

各地人力社保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兴起了一场引才引智的热潮。宁波市率先在美国、日本、香港设立了3个引才联络站。杭州市举办了"2009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08名海外留学人才携431个项目归国。

浙江还加大了载体建设力度,抓紧筑巢引凤,以杭州、宁波、温州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为中心,在全省建成23个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员来浙创业创新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引才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海外英才把目光投向浙江。2009年,浙江又引进2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20人,入选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人。

拓领域--面向企业培育技术创新团队

企业是人才开发的主战场。为拓展和延伸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培养和集聚一大批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2009年,浙江省人力社保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着手组织实施了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121"工程。

这个工程的目标是,争取到2012年,在全省打造 100个瞄准国际技术研发前沿的技术创新团队,200个具有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1000个瞄准国内技术研发前沿的技术创新团队,不断增强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009年11月中旬,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设备技术创新团队等首批35个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新鲜出炉。一位参加评选的专家表示,入选团队代表了浙江企业创新团队的水平,其技术创新方向能够引领浙江未来产业发展,对全省企业起到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为加强对创新团队的管理和服务,各地还积极出台了配套政策。嘉兴市推出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131"工程,对市重点创新团队将给予30万至100万元的创新资助。湖州等市专门出台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在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的催动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带头人方阵正在形成,一批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

调结构--以前瞻思维开发服务业人才

针对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浙江省人力社保厅顺应全省服务业加速发展趋势,加大了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开发力度。

2009年5月23日,浙江首次赴香港举办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招聘会。46家企事业单位共推出400多个高端职位,达成聘用意向153人,为浙江招揽了一批金融、航运、物流、文化创意等方面的高端人才。

赴港揽才只是浙江重视服务业人才开发的一个缩影。一些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县市区,尊循人才开发要与产业互动的规律,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宁波市海曙区设立千万元高端服务业人才开发专项基金,企业引进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三年内每年将获得区财政6-10万元的人才津贴。

为提高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市场化配置水平,宁波市引进了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美国Manpower公司;嘉兴市率先出台政策,对在推介高端人才中取得成效的猎头公司给予3万元至10万元的奖励。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还制定了现代服务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启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临床医疗技术""国际高级审计业务"等培训项目。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利用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先后实施了服务外包人才实训、信息化人才实训工程。

解难题:帮扶创业大学生成为新浙商

乐益民认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大学生走创业之路,再造新一代浙江创业群体,是关系浙江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营造崇尚创业、竞相创业的舆论氛围,200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激情创业、梦想飞扬"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和做法,以典型引路,不断激发大学生投身创业的热情。

针对青年大学生创业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浙江省政府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创业资金补助、创业场地安排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设立了1亿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目前已审核大学生创新创业1192个,受惠大学生近5000名。

 浙江:倾力打造适应经济转型的人才引擎

与此同时,全省人力社保部门加强了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已建大学生创业园51个,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1030家。各地还加大创业资助力度,杭州市安排大学生创业无偿资助总额2000万元,温州市设立2000万元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资金。杭州市西湖区组建了总额1亿元的"西湖-星巢天使投资基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

多管齐下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初步统计,2009年浙江有454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可以预料,大浪淘沙后,这批经过商海跌打滚爬的创业大学生,将产生引领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新一代浙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600.html

更多阅读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谈中国企业如何跟进国家经济转型的步伐

     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真的相当复杂,原因主要还是大家的步调不一致,有的向左转,有的向右转,有的向后转,有的仍原地不动。这样看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就由复杂变得简单了,只要统一步骤,或许中国经济尚可以成功实现软着陆。然而,事实上

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任何经济体的增长模式都是由内需、出口和投资三种方式组成,这被称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所不同的是,三种方式对不同经济体的贡献会各有区别。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内需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出口和投资为辅。统计数据表明

从人才到人材:如何打造为创新服务的人才战略

如何打造为创新服务的人才战略 几乎所有管理者都异口同声地表示,人才对于创新而言是关键因素。 然而,微软亚洲工程院更重视的是,如何规模性地实现将才华横溢的“个人人才”打造成企业创新“人材团队”。 采访·撰文/宁远 梅秋珠 “21

推动转型升级 日本力促环保产业推动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启示(1)

  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任务艰巨。日本在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曾遇到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强度不断上升的矛盾,但最终还是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了重化工业生态化转型,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

经济三驾马车 台湾经济转型的“五驾马车”

《浙商》记者 何晓春关键词 台湾经济 科技创新    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园、引进硅谷人才、风险投资及其优惠政策是台湾经济转型的“五驾马车”。台湾经济走过的路,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正处于经济转型中的浙江,能够从台湾学到什么

声明:《浙江:倾力打造适应经济转型的人才引擎》为网友青藤之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