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动。在历经了几十年的“透支”增长之后,长期以来在“七山一水两分田”陆域上精耕细作的浙江,也开始调转目光,转向大海。
“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两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老子的“百谷王”一说已然指出了海洋的精深博大。上世纪初,先行者孙中山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一个国家“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势”,无不符合老子所提出的“百谷王”思想。如今,在中国东部沿海,26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一个强盛的“海上浙江”同样在崛起。
虎年伊始,浙江在杭州举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的蓝图。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启动:努力把海洋经济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服务业尤其是港口物流业。
螺门村的变迁
在许多老舟山眼里,岱衢洋就是大黄鱼的故乡,曾经何时,那里盛产的大黄鱼,头上都会顶着两颗精致的鱼珍,沉甸甸、晶晶亮,据说这是它的精魂。螺门村就在岱衢洋的旁边,村落虽小,却一直以优异的生产成绩成为国内海洋渔业的一面旗帜。
1979年,小渔村螺门集捕、养、加、产、供、销于一体,办起了全国第一家渔工商联合企业,进而在集体积累成倍扩大、社员收入与日俱增的情况下,筹建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集体所有制的渔业公司——舟山第三海洋渔业公司。及至现在,这里仍然有许多人以渔业为生。
年逾古稀的王树林如今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村里走一圈,再到码头上去看看,最后回村中老人协会的院子里,数数放在地上的钢筋和水泥。
“码头上大家都很忙,村里的建设也越来越好,走一圈看看,一天心里都很高兴。”他说,“地上的钢筋水泥是村里人盖房子用的。现在收入好了,很多人都要把房子盖得漂亮些。”在他的身后,紧贴着海岸、背靠着山的相对平整土地上,是一幢幢样式不一的多层小楼,占地不大却干净整洁。
在王树林看来,螺门早已不再是从前那个破败的小渔村,前者的日新月异,正是当地海洋经济长足发展的见证。
几年前,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这里的许多渔民都开始了转产转业的过程。华发水产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目前,这里70%以上的工人都由渔业生产转化而来。
“海产品精深加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公司每到旺季,几乎都要招收上千人。”董事长苗伟国说。
在此之外,渔民培训也成为重中之重。如今的螺门村,已真正实现了“每个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挣现钱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渔港经济区、海滨旅游胜地……在螺门村人眼中,这些新词改变的已不仅仅是名字,更是思想。
姓“市”、姓“私”,更要姓“海”
而之于整个浙江,因海洋经济改变的,同样不仅仅是名字。
打开经济、地理版图,浙江在海洋资源上,拥有诸多全国前列: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6倍;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00多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五分之二;海岸线长6486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五位;能够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深水岸线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建设1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个,居全国第一;以远洋捕捞业和近海养殖业为主的海洋水产业产量和总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用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的话说,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得天独厚”。
而从党的十六大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在部署规划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时,已经把战略眼光投向了这片蓝色的海域。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时,就深入舟山群岛调研,提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想——
“浙江只有10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人均只有0.45亩耕地,已经取得了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地位。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
2003年1月,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发展海洋经济正式列入了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如今,站在“海洋世纪”又一个新十年的起跑线上,浙江再次提出要把海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俨然具有新的意义——
从现在起,浙江不仅要做“市场大省”、“民营经济大省”,更要做海洋大省。这也意味着,今后的浙江经济不仅仅姓“市”、姓“私”,更要姓“海”。而海洋经济就是另一个丰收的狩猎场。
事实上,精明的浙江人已经闻到了其中浓烈而芬芳的商机。他们知道,从更远的战略眼光看,“海上浙江”就是真正的财富之源。那里隐藏的资源、能源,一旦开发出来,无疑将助推浙江跃上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地。
描绘海上蓝图
2009年末,相隔两地的宁波人和舟山人同时收到了一份厚礼: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至此,大桥不仅使舟甬两地居民来往将从2个多小时车程缩短为不到1个小时,更加速推进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港口的吞吐纵深进一步延伸。
转身“赶海”的途中,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浙北、温台港口为两翼,大中小泊位配套、功能基本齐全的沿海港口群,已成为浙江拉动区域发展的 “加速器”。统计显示,2009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创历史新高。
然而,光有吞吐量还远远不够。
这些年,另一件事让浙江人心绪难平:不少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但效益始终没有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一船船一车车货物仅仅是从港口过手,后者得到的仅是一颗汗珠子摔八瓣的装卸费。现在,浙江人则索性把港口变成市场平台:发展港口物流业,建设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中介组织,争取让更多的利润留在海港。
而港口建设及扶持政策刺激,也为沿海船舶建造、修造业提供了条件。在嘉兴,之前因为没有可停靠海船的制造修配港口,造船要到上海组装,外来海船在当地出了故障也要辗转舟山、宁波等地修理。如今,这一“瓶颈”也有望得到破解。
林兵是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来自台州的他从20多年前自筹资金做海洋运输业以来,目光就没有离开过这片海。如今,在完成林龙港口码头的建设之后,他表示,公司还将投资建立两个5万吨级船坞以提供海船的配套服务。至此,嘉兴的海船制造基地,已实现“每年可生产3万吨级以下海船10艘、3万吨至5万吨级海船5艘”,“港口兴则经济兴”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浙江“赶海”途中,科技之光也正撒向海洋经济的各个领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粗放式海洋渔业经济模式正成为过去。
“如果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我们今后就不需要向大陆引水,还可能源源不断地向大陆供水。”在舟山六横镇,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已经完成。而由于在机电、金属加工、泵阀制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一个推动海水淡化市场开发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
科技兴海,传统产业同样加快了升级步伐。在舟山“海氏”水产品加工车间,光一条烤鳗加工线就投资上千万元,加工的产品每吨可赚1000多美元。
而诚如上述这一幕幕,时至今日,一条以宁波、舟山为中心,温台、杭嘉为两翼的沿海产业带也在东海之滨跃然而出。
这张海上蓝图描述着:发展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临港产业五大支柱产业,力争到2012年,海洋经济总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集群和沿海城市,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顺势而动,浙江人也纷纷把目光,把智慧,把资金,投向这片蓝色图腾。因为他们知道,这将会是一片希望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