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团队员工怎么管理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序言



系列专题:《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

引言

萨姆(Sam)是我的一名新客户。在我们坐在一起品尝咖啡的时候,他向我讲述了当初怎样决定离开他效力了很久的公司并且选择了创业的道路。

“那个时候,我的老板刚刚从一个构建团队的培训班上回来。你知道的,那种培训班就是找个周末,把公司的头头脑脑集中起来带到野外,进行模拟军事演习和野外生存训练,然后大家一起围坐在篝火边高唱《到这来》(Kumbaya)。”

我对这种场景非常熟悉。其实,组织类似的培训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营生方式。曾经,在一些野外训练中,我非常善于激发那些参加到这个队伍里来的高管的团队精神,不过方式有所不同——我可从来不会使用武器、火或者卡拉OK(这个太让我震惊了)。他继续说:

“之后,老板把我们都集中起来,传达他在那次活动中领会到的主要精神。他先讲了很多关于其他部门领导的英勇事迹或者趣闻轶事,然后跟我们一起回顾了他们在那两天形成的一些企划方案。他们确定了几个很有前景的市场和生产机遇,以及能够降低成本的一些机会。”

对此,我继续表示赞同。那种培训经常会引发一些很难得的营销方案。人们可以在活动中打破平时建立起来的交流障碍,一些精明的策划由此产生。

“接着,他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训练。作为一个团队,他们把公司最重要的优势和最有价值的资产进行了排序。他说:‘我们最大的资产就是现金。’有人打断他,说:‘人们总是说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那么,在你们的排序中,人才排在第几位啊?’我们的老板看了一眼他的记录,回答说:‘16位。现在,人才只能排在16位了。’我不得不问他,排在15位的是什么。他说:‘办公室设备之类的固定资产。’从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要离开这家认为订书机比人才更重要的公司。”

 催收团队员工怎么管理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序言

不过,这家公司起码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他们并不虚伪。很多公司都大力宣称他们以人为本,不过很少有几家真正相信这一点并做到这一点。“人才是本公司最有价值的财富”这句话早就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然而,任何句子能够成为口号都有它的理由,那就是它确实反映了一条真理。全心投入的能工巧匠确实是一个公司的心脏。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一家公司将走向繁荣还是消亡。

其实,在商界很少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这一条却是例外:一个企业的员工素质将预示它的成败。所以,你的创业道路是会一帆风顺还是荆棘丛生,取决于你在招聘员工、构建团队和维护团队过程中的表现。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更有力的原因要求你必须拥有一支出色的队伍。这个原因和我给那些求职者的建议一样。我建议他们在权衡手里的好几封聘书时,仔细考查一下这些公司的员工素质。我告诉他们:“你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对于企业主来说,你也将成为你招募到的团队中的一员。

在挑选团队成员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他们每个人的素质都会反映到整个企业中。他们的性格、工作作风、才华和强项等所有因素都会共同构造一个企业的特征。你的员工会塑造你的形象。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能够帮助你打造一支有力的队伍。我们会讨论如何发掘最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何将这些财富熔铸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最重要的,我们将深入探讨那些经历过实践检验的克服员工流失并维护整个团队的方式。

你之前肯定听到过类似的讨论,不是么?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摆满了这类书籍。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本书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招聘。一般的书籍只关注招聘中的雇用过程,而且大部分都不过是列举一些“经典面试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经典,它们只不过是一些会让竞聘者感到紧张甚至防不胜防的小把戏。《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会对整个招聘过程进行指点,包括除面试过程之外的前期准备、资源获取、层层筛选,直到将优秀人才纳入门下。

团队建设。大部分关于团队构建的书都聚焦于一些和员工斗智斗勇的小聪明。这些可能适用于一些娱乐聚会,不过对于打造一个稳固的、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大有裨益的团队来说,恐怕毫无用处。本书则指点小企业家怎样去建设团队并保证其有效运作。通过确定每个员工在从明确职务到庆祝成功的过程中的角色,《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会告诉小企业家如何将所有人才凝聚起来,共同为企业的繁荣而努力。

团队维护。那些关于团队建设的书往往只是肤浅地探讨怎样才能让员工保持愉悦的心情,或者在短期内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不过,它们忽略了最基本的理念,即时刻关注每一个精心打造的团队中的个体。《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告诉小企业家该如何让每个员工保持工作的竞争力、新鲜感和满意度。本书提供了如何满足每个员工的真正需求并让他们自愿长期为公司效力的建议。

你可能还要问,既然书店里有那么多的由专业博士、体育明星甚至唐纳德(The Donald)所著的著作,为什么要听取肯·坦纳这个无名小卒的建议呢?是啊,为什么你要信任我,并跟随我走过这一段旅程呢?我确实应该给你一个答案。那么,就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不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总裁,不是因特网的发明者,也没有治愈过什么重大疾病(至少是那些你肯定听说过的疾病)。即使我有过这些丰功伟绩,恐怕你也很难把它们和我联系起来。和那些洋洋自得地站在象牙塔顶尖向人们传授职业生涯发展建议的专家不同,我通向塔尖的道路充满艰-爱华网-辛。我为此跋山涉水,走过很多弯路,经历无数的困惑和迷茫,当然也跌过很多跟头。那些专家教给你的不过是一些人的光辉事迹和另一些人的远扬臭名。不过我的发展经历可能与你正在经历的过程更为接近。所以,你我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我不会在这里炫耀我的简历,不过我确实拥有非常充实并坚实的职业经历。我的事业起步于在各种类型的管理层供职,其中有小规模的区域型公司,也有跨国界的商业巨头,当然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我也有过独自创业的经验,还创办过非营利性组织(有些真的是以此为初衷的)-爱华网-;在过去二十年,我一直为不同的公司担任顾问。我所担任过的职位包括:国际培训员、区域培训员、执行副总裁,当然还有过做洗碗工、唱片操作工和遛狗者的经历。我有过挣扎,也有过成功,不过最终一切都归于平静。

我想在此和读者分享一个我在撰写本书时形成的想法:我当初很迫切地签下《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的合同,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写起来很快,而且也比较容易出版。而且,我毕竟写过关于招聘和团队维护的书籍。把它们融入本书中,看起来确实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我很快意识到,小企业家面对的范式与全球大型公司大相径庭。(我想读者如果知道,这是本书唯一一次使用“范式”这个词,一定会松一口气的。)小企业家并不具备福特汽车公司(Ford)拥有的那些资源。小企业家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于加拿大Delta控制公司。目标、志向或者文化——小公司所涉及的这些方面都和大型企业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曾经给大公司的那些建议在此已经不再适用。我应该根据小企业家面对的特殊挑战为其量身订制一套方案。这就是我在本书中希望传递的信息。

我乐意为每位读者提供与众不同的切实建议。所以,我的支持并不会停步于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非常敬重小企业家的勇气,如果能帮助你们取得事业的成功,[email protected]我交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99996.html

更多阅读

资料积累: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

论证严密,语言凝练——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赏析黄明敏人生百味,痛苦与快乐如影随行。何谓苦?何谓乐?近代著名的“维新变法”的领军人梁启超用精辟严密的论证、凝练流畅的语言,写下《最苦与最乐》,堪称对人生苦乐观最好的诠释。技法探

对比《金婚》《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电视剧

去年热映了一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在看到这个电视剧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金婚》,原因之一是其中有几位重复的演员,包括主角王贵和安娜的妈妈,随后被搞笑的台词吸引看了下去,看着看着越来越感觉这两部戏就诸多相同之处,呵呵。对比这两部

爱,约等于犯贱----简评电影《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

《春娇与志明》是彭浩翔导演继《志明与春娇》后的又一力作,它们既可以认为是姊妹篇,也可以认为是互相独立的两部。前者讲的是两人走到一起的故事,后者讲的是两人走散了再走到一起的故事。其实《春娇与志明》是一部很通俗的爱情电影:他是

《大律师与小结巴》BY:秋之红叶

-《大律师与小结巴》BY:秋之红叶1 林誉航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大学生法律知识讲座里竟然就瞥到了一颗毛茸茸的头颅在大门后面战战兢兢地出现了六次,可是每次都是那双厚厚镜片后的眼睛吧扎了几下后又偷偷离开。林誉航对此略有恼火却十分

声明:《催收团队员工怎么管理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序言》为网友不醒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