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团:千亿资金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莫拉克”台风登陆的前一天(8月7日)深夜,在上海至温州的火车K8423列10车软卧过道中,一位憋红了脸的男子焦急地来回走动,时不时就拨通一个电话大吼大叫。

  “这眼下台风马上就来了,你还买什么买,108万卖掉,122万想重新买进,谁说能卖到130多万,缺这几万块钱吗?!”拨通他太太的电话后,该男士一阵怒吼。虽然台风跟房价显然并无任何关联,但这似乎也成了他反对太太买房的强硬理由。

  这一幕刚好显示了温州炒房团的现状:在楼市的火热中,他们已感受到火中取栗的不安,但这一切仍无法阻止他们投身其中。

  在走出了过山车般的“下跌——上升”曲线之后,房地产行业正令蛰伏已久的温州炒房团四处奔走,而此轮的炒房资金规模据称至少在1000亿。“随着其他资金的进一步跟进,这个投资数量应该还会继续增加,但是肯定达不到此前2000亿最高峰的程度。”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公开指出。

  “避风港”

  随着新一轮的资金涌入楼市,央行与各监管机构纷纷通过各种政策声明发出遏制过度放贷的信号,但这似乎无法阻止温州投资者的热情。

  近日,一位在上海闸北区中心地段拥有一栋商厦的温商郑某就准备了近1个亿的资金,准备在上海近郊收购一些烂尾楼。据了解,郑某的资金来自于以其名下的其他资产从银行获得的抵押贷款。

  事实上,当5月份土地市场峰回路转、“地王”频现的时候,温州投资者的热情也被激发了起来。

  有着10多年炒楼经验的包女士向记者指出,不管是投资股票或者购买基金都需要专业知识,但大多数温州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炒房也就成了少数的选择之一。她近日已经相中上海周浦的一家店面。

  此前,温州有不少人投资煤矿,但很多人都赚得很少,铩羽而归者亦不乏其人。“温州人本来就有买房置业的宗土观念,加上我们国家有房产就意味着有财富,搞来搞去,还是投资房产最靠谱。”包女士表示。

  原先,包女士就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厂,但随着外贸形势日益不明朗,包女士果断地将周浦的工厂停工并把14亩地的厂房予以租赁。而其他接二连三的投资也似乎并不那么顺利,只有地租在充实着包女士的现金流。

  由于目前只有工厂这一固定资产而生产车间没有开动,包女士能从银行拿到的贷款被打了个对折,眼下她正寻思揣着这笔钱去周浦谈个店面下来。“如果我们工厂现在有生产,自己还有部分生产流动资金的话,本来可以贷得更多。”

  就在半个月前,包女士的嫂子也刚刚以400万的价格在周浦买下一间店铺,其首付的200万中除了100多万的民间借贷,其余部分亦是以资产向银行贷款所得。“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炒楼的,谁那么傻会直接拿现金去买房呢。”包女士如此解释身边友人的炒楼资金。

  在去年上半年经济形势还未完全恶化的时候,包女士丈夫的印刷厂也已明显感觉订单减少得厉害。

  “那时候情况还不至于这么糟糕,我赶紧出手了松江大学城附近的两套房子把钱套回来先支撑工厂,但是在10月份我们明智地决定把厂关了。”包女士讲述的时候语气带着庆幸。

  很显然,在诸多因素都很不明确的情况下,买楼成了她资金最安全的“避风港”。

  就连温州市市长赵一德也曾为进入房市的大量资金正名,其乃缺乏其他的有效投资途径。而金融危机背景下实体经济利润式微甚至亏本的局面,更加迫使一部分生产性投资转向楼市或者股市。

  激增贷款去向成谜

  温州投资者的资金来源不外乎民间集资、银行贷款以及自有存款。至少从银行数据来看,资金之汹涌已是毫无疑义。

  曾表示“炒房资金、民间借贷、实业投资”共同组成的温州资本正鏖战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周德文此时也不无担忧,“一部分企业正抽出资金投入楼市、股市”。

  在温州,各大银行都设立了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专营服务部门以方便贷款。最新数据显示,温州市银行业上半年新增贷款710亿,远超年初金融工作会议上制定的全年500亿目标。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946亿元,比年初增加332.57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总量的46.8%。

  但是与710亿激增的贷款相伴随的,却是全省倒数第二的上半年经济增速4.5%以及工业增加值的负增长,远远低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GDP平均增速9.2%水平。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周期不会太长,而这半年激增的贷款究竟去向何方亦是扑朔迷离。但很显然,曾经拉动温州经济的制造业绝非此轮资金高潮的推手。

  据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人士透露,个人贷款、政府项目贷款逐渐成为信贷重点倾斜对象,而制造业贷款增长较为缓慢。

  而温州银监分局的数字更直接,截至5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520.23亿元,比年初增加36.96亿元,同比增加15.95亿元。

  各项数据可以体现这一事实。5月末,温州制造业贷款余额1259.23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低8.9个百分点。制造业新增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27.4%,比年初占比低了7.9个百分点。同期,当地个人贷款同比多增168.14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增量的42.8%。

 温州炒房团:千亿资金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存款亦在大幅下降。7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比上月末下降44.52亿元;但贷款新增83.84亿元,其中个人贷款余额1735.87亿元,占7月份新增贷款的78.1%,同比增长36%,比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比6月末余额占比高出36.5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温州分行行长王成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透露,一般情况下,银行只能对贷款的去向跟踪七天,之后银行的确也没办法去了解流向了。

  “国家加大了对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但是实际上,有一部分企业并不将这些资金用于生产。而是改换名目,改变资金的用途,把它转口投入到房地产行业,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担保公司的方培林称。

  “资金的通道始终是有的。”一位囤积了不少土地的开发商向记者意味深长地表示。

  房地产令人措手不及的火热,使得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银行严格控制贷款流向,保证贷款发放进入实体经济,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

  投资路径

  温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温州市2009年1~5月份主要统计指标》显示,温州的社会资金总计有7390.36亿元。雄厚的民间资本发现某地房产颇有潜力便会蜂拥而上,囤积一大片房源,然后坐等升值。

  而实际上对一些地方政府而言,温州炒房团的到来也是其所乐见。至于实际的温州民间资本几何,几乎没人可以给出确定的数据。往往判断的依据是看储蓄,但这似乎并不准确。

  “我们在外面有项目的人都了解,其实一半以上的温州民间资金并不反映在储蓄上,而是在其他城市以各种形式存在。作为侨乡,温州本身也成为海外资金进入内地的一个渠道,资金经常通过注册在港澳的一些皮包公司或者外贸公司流入内地,这部分货币互换是银行很难了解到的。”组织过温州最大炒房群体的一位投资者表示。

  据其透露,温州炒家之间也经常互相拆借,搞得债台高筑。据悉,民间借贷利率有的高达7分2,算下来1000万元一个月支付的资金成本就抵上银行的12倍。“有的炒家为了还债不得不去借入月息15%的资金。”

  也正是根据民间借贷利率,成了很多炒房者的判断依据。据称,当民间借贷利率从高位下行的时候, 往往就是强烈的入场信号。而他们的操作方式往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一位炒房团的组织者称,要找相对资金比较弱的房产商合作。“手里只有几个亿现金的开发商往往缺钱,要套现,但又不希望让外界觉得资金吃紧,摸准这批开发商的心理后,只要时机价钱合适,就可以直接吃掉他们楼盘,开发商绝对乐意以此实现资金的快速滚动。”

  相关

  温州资本的投资路线图

  2001年8月18日,第一个温州购房团共157人浩浩荡荡开赴上海,三天买走了100多套房子,5000多万元现金砸向上海楼市。温州资本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随后几年,约2000亿元温州的资金投向各地房地产,其中北京、上海两地集中了1000亿元。此外,温州资本还先后大举进入了杭州、青岛、重庆、沈阳等城市。2003年,随着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温州资本开始逐步撤离。

  在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温州资本也进入了能源领域。2001年,全国能源短缺,煤炭价格飞涨,温州人扎推山西炒“黑金”,携400亿元资金穿梭于山西。2004年底,安全大整治、资源整合和资源税改革等政策的出台令小煤矿举步维艰,温州资本从煤矿中退出。

  2003年,看准了电力的紧缺,温州人携巨资进入四川、重庆等水电资源富饶的地区,投入资本约几十亿元。温州人的经济账是:小水电站工期短,发电成本低。有库容的小水电站,每千瓦装机容量的水电站需投资1万元左右,没有库容的,只需5000元左右。投资2000万元即可修建一个水电站,年投资回报可达23%。一般情况下,约六七年就可收回成本。

  还是2003年,棉花市场收购价放开,超过30亿元的温州资金进入新疆棉花市场,新疆棉花价格一路飙升。温州资本于第二年获利退出。

  2007年,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温州资金又大量进军中国西部及海外油井。据悉,温州人在新疆控制了约120口油井,以每口井至少需要投资150万元计算,投资额在18亿元以上,再加上后续加工的炼油设备等投资,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334.html

更多阅读

兼听则明:诸葛亮的“羽扇”从何而来?

诸葛亮《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端坐四轮车上,飘然而出的形象。羽扇纶巾后来成了戏曲舞台上诸葛亮特有的穿戴。历史上,诸葛亮指挥打仗,可能确实是这样的装束。裴启《语材》曾记

观湖园:温州炒房团是否封杀武汉和记黄埔

观湖园:温州炒房团是否封杀武汉和记黄埔前不久,据《瞭望东方周刊》一篇《温州炒房团“封杀”和记黄埔称被其下套》文章内容显示,上海和记黄埔利用御翠豪庭楼盘项目购房合同当中的补充协议来“强拧”温州消费者事情。文章当中提到,温州

温州炒房团怎么不炒了 温州炒房团从未离开

  《浙商》记者 俞越  关键词 温州炒房团 房价   关于温州炒房团的传说,有千百种。在北京浙商商会副会长、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陈俊口中,温州炒房团的南征北战却沾染了一些枭雄气质。即使政策频现高峰低谷,炒房团

温州炒房团 知乎 温州炒房团逃离楼市真相

 随着楼市新政逐渐发酵,温州炒房团对楼市投资意见出现分化,除了仍有部分豪赌楼市反弹之外,一些资金正在试探性选择二三线“价值洼地”城市投资,也有部分转移到非房地产领域:股权投资(PE)、黄金甚至大蒜。几乎每一次市场的高潮与低谷,外界

陈光标身价千亿 杨惠妍千亿身价从何而来

在富豪排名日益娱乐化的今天,26岁的杨惠妍以1300亿元身价,先后登上福布斯和胡润两大中国富豪榜首位,为造榜者提供了更多炒作的作料。   跟去年女首富玖龙纸业(2689.HK)董事长张茵270亿元的身价相比,1300亿元实在是一个太惊人的数字了

声明:《温州炒房团:千亿资金从何而来?向何处去?》为网友峩偠報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