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不流外人田。眼看着推崇虚拟经营的温州企业把大量订单送去了外地,本地企业却因为接不到订单而日子难过,温州政府坐不住了。
一份鼓励虚拟经营企业实施加工本土化的政策前天在温州出台,目的就是想让那些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
虚拟经济本土化
可节省巨额费用
温州有一家只管生产不愁销售的企业,即使在金融危机里,日子也过得挺滋润。这家企业名叫温州佳韵制衣有限公司,创办时间只有三年,年销售总额已经达到1亿元。
佳韵这么牛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给森马做贴牌加工。
森马是一家“没有工厂”的服装企业,为其贴牌加工的生产企业大多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
森马高层也曾想把生产订单“本土化”。在2006年,他们专门举行了一场“森马虚拟经营本土化生产对接会”,迎来了35家温州服装生产企业。20多家企业当场向森马高层发出邀请。
选择的过程并不简单。虽然很多企业有对接的意愿,但符合要求的很少。这个时候,得知情况的当地服装业内人士李灿找到了森马董事长邱光和。一番商谈后,李按照森马的要求投资2000万成立了温州佳韵制衣。
“虚拟经济本土化,既可以节省巨额的加工费、物流费,又便于管理,对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很大。但是目前,森马的本土加工企业还不到十家。”邱光和说。
要想接到单子
练内功是关键
这样的情况,温州政府也看到了。
金融危机以来,当地的中小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从衡量经济发展的工业用电量来看,温州市前5个月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了5.4%,4月,温州工业用电量由3月增长7%转为同比下降3.5%;5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到下降3.9%。
“我们想鼓励那些龙头企业把订单转给本地企业。”温州市经贸委企业处处长周育惠说。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温州有不少中小企业订单不足,而部分龙头骨干企业订单又多得做不完。
温州此次出台的优惠政策,就是要鼓励虚拟经营企业实施加工本土化,让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具体包括,对企业虚拟经营加工本土化与龙头企业订单本地化生产增长较快,其当年本地订单总额增长1000万元以上或者年增长20%以上的企业,三年内按当年本地订单比上年增长部分实缴税金地方留成增收部分的80%予以奖励。
对于生产能力达不到龙头企业标准的,温州市也鼓励他们进行设备更新与生产流水线改装,即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或引进设备在3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最高标准优先给予补助。
对于这项政策,温州市经贸委选择了森马集团、乔顿服饰、巨一集团、五洲阀门、红蜻蜓、拜丽德等6家企业先期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成功后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进。
不过,参与试点的拜丽德董事长郑秀东也坦言,毕竟企业经营是市场行为,要接到单子,当地的中小企业也需练好内功。
名词解释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虽然有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企业仅把专利权、品牌、营销渠道或研发能力等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实力不够或没有优势的其他部分分化出去,也就是把其他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弥补。
温州的服装业可以看做是中国“虚拟经营”发展的起点,美特斯邦威则被看做是国内成功运用虚拟经营模式的典范。美特斯邦威自身只做品牌,本身不生产和销售一件服装,依靠整合的上百家服装厂和上千家加盟连锁店为其冲锋陷阵,这使其拥有了一个庞大的渠道网络,在渠道为王的服装产业里,可以保证其快销速度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