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产皮革的海宁,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皮革城”;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宁海,做圆珠笔一个乡镇能做60多亿支;诸暨一个镇能做70亿双袜子,嵊州一个县可以做60亿条领带。“浙江商人遍地走,浙江产品遍地销”,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浙江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书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
无论是“县域经济”、“块状经济”还是“群狼经济”,经济学家很难用简单的经济学理论来解读一个个方兴未艾的“温州模式”、“台州模式”和令人瞩目的“浙江经济奇迹”。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目前浙江私营企业达40.64万户,全省个私企业实现总产值12546.91亿元,占全省GDP的80%以上。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创汇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实力的指标,已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占203家,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浙江占18家,均位居全国第一。
认真梳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脉络,我们看到了一部千百万各类人才顽强拼搏,艰苦创业,敢于创新的壮丽史诗,记录下“民为本创富,民为首创新”的恒久特性。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浙江涌现出了四十多万敢为天下先的民营企业家,三百多万整合内外资源的营销人才和成千上万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能工巧匠,构成了浙江三支庞大而特殊的人才优势群体,支撑了浙江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
浙江经济的飞跃发展再次印证了这样的道理: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一次写入党章。省委、省政府也结合我省实际,作出了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要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着力培育和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
近年来,围绕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保障等重点环节,全省各地人事部门加强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企业四级联动,整体推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开发。2004年5月,省人事厅组织实施“浙江省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三年来,我省民营企业人才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06年底,全省民营企业人才达到350万人,约占全省人才总量的62%。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7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90万人,高技能人才65万人。
2007年11月25日—27日,省人事厅首次组织召开浙江省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现场会,以边走、边看、边听的形式,组织全省人事部门负责同志先后赴温州、台州、宁波、绍兴、杭州等地,走进当地知名民营企业考察,深入听取当地市、县党委、政府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经验介绍。现场会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拉开了序幕,代表们深切地感受到,正是——
人才优势铸造“温州模式” 品牌强市助推“三次跨越”
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温州——中国民营经济的故乡。这里,崛起了正泰、德力西、奥康、人民电器、长城电器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民营企业和民族品牌。这里,孕育了南存辉、胡成中、郑元豹、叶祥尧等一批领军中国民营企业的时代骄子。
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13万多家民营企业,29家跻身中国民企500强,5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200万在外温州人,40多万个国内销售网点。率先推行市场经济的“温州人”以其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恋乡不守土,走南闯北“筑码头、打天下”。正是这些“温州人”,催生了大批民营企业家和整合内外资源的营销人才。正是这样的“人才优势”,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创造了“温州模式”、“温州速度”。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积极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出台深化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市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职称评审制度、人才资本出资入股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引进、培养人才。成立了温州人才研究学会和人力资源协会,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基础性理论研究。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了“聚才兴企”、“重人才先进企业”创建活动。推行引进人才“零门槛”、“人才居住证”、实行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等制度,畅通人才柔性引进的“绿色通道”。鼓励民营企业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全市民营企业建立13家博士后工作站,引进外国智力项目200多项,400多名外国专家来温工作。建立省博士后乐清人才智力开发基地,推动企业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温州论坛”和组织“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等高峰论坛。建设占地36.5亩、投资达1.86亿元的温州科技城。启动建设投资2.5亿元的人才公寓,同时每年提供50套经济适用房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帮助民营企业人才解决住房等一些实际问题,给人才吃“定心丸”。积极引导企业开办自己的培训学院,正泰集团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正泰学院”,奥康集团与温州大学合作创办“奥康大学”。在全市工业电器、建材、五金、泵阀、汽摩配等18个行业开展了职称外延延伸的评审工作,为培养和壮大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温州初步形成了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与民营企业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市民营企业人才总量达38.6万人,约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5%。
“争创世界品牌,实现产业报国”,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正泰集团的使命。这是一家仅用20多年时间,从8位员工、5万资金成长为拥有17200余名员工、年工业产值180余亿元的中国工业电气领域的“龙头”企业。创业初期,正泰各类人才极度匮乏,南存辉先后三次去上海请人民电器厂的工程师出山,盘缠用光了就睡地铺,他的诚心求才最终赢得了对方的认同,三位工程师痛快地答应加盟正泰。这就是在业界广为流传南存辉董事长三请上海工程师的故事。近年来,南存辉打破家族制管理模式,大力使用引进人才,并将自己股份稀释20%多,分给大批优秀员工,造就了20多位千万富翁和200多位百万富翁。高筑引凤台,广聚天下才。正是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各类人才,托起了正泰这座中国电气工业的大厦。
正泰在长期的实践中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适其岗,职能相符”,“以人为本、财分才聚”,“奖就奖他个心花怒放,罚就罚他个心惊肉跳”,正泰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培养一流人才,集聚一流人才,激发一流人才,制造一流产品,打造一流企业,推动了正泰跨越式发展。
风帆并举,直挂苍海。当前,一个充满市场力量,领跑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州,正在大力打造人才高地,迸发人的创新活力,描绘着实现“三次跨越”的宏伟蓝图。自主创新,挺起民营经济的“脊梁”
第二站,代表们来到有着“民企天堂”美誉的台州。
二十几年,台州的民营经济化蛹成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拾遗补缺”发展到九十年代的“三分天下有其二”,再到今天的“十分天下逾九成”,敢冒险、善创造的台州人在经营一个事业的同时,也抒写着他们的光荣和梦想。
解读台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自主创新已成为台州民企的灵魂所在。国内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经营企业吉利集团拥有各种专利386项,生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跑车美人豹,样车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传统脚踏的老式家用缝纫机50公斤重,才卖100多元,飞跃集团自主研制的嵌入式电脑家用缝纫机重量只有5公斤,售价却达1000多美元。不管是因成立初期没有国家投资、没有银行贷款、不被行业认可而被迫走上“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道路的吉利集团还是在创业过程中自发走上创新的飞跃集团,都在选择企业发展方向时显现了弥足珍贵的远见卓识。
我们对台州民企的关注,远不是因为他们已经取得的惊人成就。李书福、邱继宝这些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军人物以及他们创建的从技术、企业管理到市场营销的人才团队才是令人瞩目的焦点。
企业创新最终要靠大量的人才来实践,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台州市委、市政府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环节上进行制度创新。目前,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格局、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网络、良好的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和日益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全市现有人才总量51万人,其中,民营企业积聚了36万人才,占全市人才总量的70%以上。
为突破科技人才偏少、高新技术企业后劲不足的瓶颈,台州市积极开展“借脑引智”工程,大力引进大学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目前已建成近80家。与此同时,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服务主体、保障创新”的指导原则,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共有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1家,市级31家,每年有近5000家中小企业直接受惠,深受企业欢迎。市政府还牵头在上海建设9万平方米的科研基地,创建台州(上海)科技园。目前,已为一批重点骨干民营企业提供研发用房,从而使台州企业借助上海人才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了企业研发实力。“异地借脑”开创了一种人才与企业结合的新模式。
相信通过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台州民营企业一定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集聚高层次人才 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宁波,一座活力四射的现代商都,一个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块博纳兼容的创业热土。
这里走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富庶、最为庞大的商帮之一——“宁波帮”。从大上海的崛起到香港的繁华,从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毛纺厂到中国的第一个商业社团、第一家金融机构……“宁波帮”写就的每一个传奇,都足以使他们名垂青史。而今,“宁波帮”的后人们秉承了前辈的坚韧品质和创业精神,民营经济取得的傲人成就便是他们续写的另一个传奇。
宁波现有民营企业10万户左右,创造的GDP接近全市总量的80%,创造的利税约占全市的70%,民营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宁波经济的主体,而其中,民营科技企业更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000多名员工、19亿元总资产的国内光学行业领头羊,靠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团队的建设。”在舜宇集团,王文鉴董事长如是说。简短的话语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高层次人才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创新之本。
近年来,为了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宁波市先后出台了10多个政策,形成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针对全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缺口大,需求剧增的实际,政府出资创办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大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级经营管理和创新拔尖人才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国外人才智力技术项目洽谈会等大型综合性引才引智平台;接收清华、北大、人大、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研究生人才来甬社会实践,组团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招聘专业化人才。所有政府搭建的平台与载体,民营企业始终是主角,设摊单位80%是民营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70%去了民营企业。
宁波对人才开发投入的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为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活力,先后在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建立了3个引才引智基地,与海外5个留学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和共建各类技术开发机构140多个。而留学生创业园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承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目前,宁波已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个,博士生创业园1个,博士后工作站24家,其中18家建在民营企业,累计进站博士后45人,出站博士后45人,有10多位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了民营企业。这些创新创业载体,正在成为宁波市民营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人才集聚的创业基地,技术创新的服务基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基地。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的甚至给企业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年8月,宁波东力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而公司在2003年从洛阳引进技术副总张萌之前,还只能生产技术含量不高的一个系列产品。引进张萌这名国内著名的齿轮减速器专家后,以张萌为首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18大系列、1万余种规格的各类传动设备,企业也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开发的高精度齿轮箱产品在国内冶金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第一位,成为“传动行业小巨人”。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宁波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再一次对这句古老谚语作了完美的诠释。揽海外英才 打造“纺织硅谷”
从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到“飞行”院士、“候鸟”教授、“永久型”专家,乃至金发碧眼的洋专家纷至沓来;从“零售”、“现货”配置人才到“团购”、“期货”、“网购”引进人才;从省内外引人才到五湖四海聘英才……
人才,使今天的绍兴走在前列。
在绍兴县民营企业,从事技术服务、产品研发、企业管理等工作一年以上的国(境)外人才有近200名。其中具有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人才达85%以上。
绍兴县是民营经济大县,也是第一纺织大县。纺织产业占到绍兴县经济总量的70%以上。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不少纺织印染企业主要以引进和模仿为主,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绍兴县人事局在调研国外人才智力资源时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起,韩、日等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纺织印染业逐渐向外转移,大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技术专长的高级纺织印染人才正急于寻求新的创业空间。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绍兴县先后三次组织纺织印染重点企业赴韩国、日本举行技术人才洽谈会,专场引进韩、日纺织“高人”近30人。到“海外招婿”的企业毕竟较少,交流面也较窄,能否把这些未来的“翁婿”请到绍兴来。2007年4月,绍兴县开始“集装式”团购“外智”,举办“2007中韩(绍兴)纺织印染人才智力洽谈会”,50名韩国纺织印染专家及研发人才携80余项科技成果与绍兴县300余家纺织印染重点骨干企业洽谈对接,达成人才引进意向26家,31家企业的40余项科研攻关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为更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对外国人才的需求,2007年6月,绍兴县采用“外智设摊,企业下单”的引才新模式,在“绍兴县与外国专家组织人才智力对接洽谈会”上,法国国际技术交流咨询组织、奥地利高级专家组织等11个国家的15个专家组织和人才中介机构携万名专家人才、数百项科技成果信息与绍兴企业对接。企业“订单式”委托机构引进所需人才,实现了国外人才智力引进由“现货交易”向“期货订购”的转变,增强企业择才引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绍兴县为民企引进“外智”,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在升级越坎中的燃眉之急,而且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浙江梅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花600万元聘请了3位韩国高级技术人才,直接为企业解决了“超细海岛纤维高仿真麂皮”的贴面处理技术难题,使梅盛公司每天增加销售额50多万元;浙江永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一位韩国专家,在短期内协助企业成功攻克“中东黑”特黑布着色色差技术难题,使企业每年可净增利润5000多万元。
尝得引进国外人才智力“甜头”的绍兴民营企业,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对人才智力的内需力,激活了企业引进和使用国外人才智力的积极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开始以全球的视野招聘使用海内外人才,从而为民营企业强化自主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打造人才创业天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当很多外地游客乘坐宽敞舒适的Y9旅游公交畅游西湖时,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装备了自主开发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纯电动公交车完全是杭州打造。而制造者则是涉足电动汽车这个前瞻行业不足十年的万向集团。
为开发电动汽车项目,万向集团系统引进了汽车制造、电子技术、电池电力、太阳能转化等多个博士后科研人员。从38年前的一个小修车铺,一步步崛起于全球汽车领部件领域,并一次次上演“蛇吞象”的壮举,万向集团以其自身的发展经历如此清晰地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而人才,则是实践创新精神的中流砥柱。
在推进企业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方面,区委、区政府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对每位进站博士,在省、市两级政府分别给予3万元和5万元科研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再给予7万元的地方补贴;对出站后留在萧山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还给予10万元的安家补助。博士后进站后,企业还在课题设置和经费管理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使课题设置真正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目前萧山已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其中国家级8家,建站数量和在站博士后人数均居全省县(市、区)首位,有两家企业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称号,先后有23名博士后进站开展课题研究,4名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萧山继续工作。
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的有效推进,不仅增强了企业的人才集聚优势,而且在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运作良好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经成为萧山高新技术的“试验田”和“孵化器”,不仅成功完成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项目,还连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传化集团在引进了周向东博士后,成功研发出了产品阻燃胶,为企业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年经济效益;吉华化工公司攻克了分散染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在多个方面取得国际领先成果。
走进钱江南岸,这里集中了杭州市80%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和海归创业人才,他们以青春才识和创业热情,描绘着高新开发区“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远景。为鼓励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滨江区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40条和鼓励留学人员来高薪区创业等一系列措施,设立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企业房租补贴、2年100万元的贷款贴息等留学人员专项资助。2000年至今共有159家企业、188名留学人员获得了杭州市政府1243万元的创业资助资金,区管委会、政府无偿资助留学人员的专项资金已达到1760万元,基本覆盖到了所有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为加强创业园区管理,人事部门以“办事不过江”为原则,设立了“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的江南、江北两个办事大厅,为企业提供全套运营服务。为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管委会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人才科技交流、洽谈会并积极承办百名海外博士浙江·杭州行、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等活动,进一步打响了“创业在杭州”、“创业在高新”的品牌。
几年间,在高新管委会的精心扶持下,UT斯达康的创业团队把一个原本在背街弄堂里“捣鼓”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极具国际竞争力的高新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浙大中控从一个校办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聚光科技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从事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系统研制生产的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高端分析测试仪器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的格局;从这里还走出了信雅达、恒生等十几家上市企业……从1999年开始至2006年,滨江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已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9亿元,在全国保持领先态势;拥有年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超千万企业20家。
目前,杭州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试点单位8家,其中设站或设点民营企业24家,占总数的77.4%;拥有高新科技开发区、上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区4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员创办企业300多家,注册资本总额3.3亿美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30多亿元。
今天的杭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民营经济“第一大市”。从市内看,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已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从省内看,杭州非公经济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一”。从国内看,在2002年至2006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评选中,杭州入选企业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全省各市第一。过去的6年,杭州民营经济总量实现“六年翻两番”。民营经济已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人才总量的60%在民营企业。
近年来,杭州市通过人才交流大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大力吸引各类人才到民营企业创新创业。2003年以来,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共接收毕业生127349人,其中79.8%的人才流向了非公企业。2007年,杭州进一步出台政策,以提供商业贷款贴息和项目无偿资助的方式,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杭州积极开展针对优秀中青年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高级蓝领的各类培养工程,市财政还拨出专项资金,资助开展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初创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计划。为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杭州市政府大力实施钱江特聘专家计划,鼓励民营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国外智力。杭州飞鹰船艇公司原本只是富阳市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经过省、市外专局的牵线搭桥,聘请原国际赛艇协会器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先生任企业首席技术顾问后,通过技术改造和骨干培养,数年间就发展成为国际同行中的佼佼者,不仅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用艇惟一器材供应商,而且2008年北京奥运会飞鹰赛艇又再次中标。
无论是正泰、吉利,还是万向、中控……这些都只是浙江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大潮中飞溅的几朵浪花,这样的人才强企、创新强企故事,每天都在浙江各地上演。
现场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对多年来浙江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指明了我省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企业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主战场。民营企业要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创业,关键仍然在人才。民营企业的人才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他强调人事部门要面向创新创业这个新的需求做好人才工作,用创新的思路为民营企业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公共服务两个平台。同时,要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政治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工作、生活环境。
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及国内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在一站站的现场考察中,与会代表们真切的感受到,浙江的民营企业要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必须更多的依靠科技和人才。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陈仲方在现场会作主题报告时强调,作为政府主管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实现新时期民营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目标要求,就必须在工作思路上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要从侧重机关、事业单位向突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主体转变。二是人才资源开发对象要从传统人才向创新人才转变。三是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要从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高转变。四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运行机制要从部门各自发挥作用向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转变。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浙江人民创造了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同时也催生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推进工程的扎实推进,省委省、省政府“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总战略的深入实施,浙江的人才工作必将迎来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从而推动我省民营经济实现新的飞跃。
正如国家人事部副部长杨士秋在现场会主会场上致辞时指出:这些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浙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今后,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省各级人事部门的共同努力,浙江的民营企业人才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仅能为浙江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也能为全国民营企业人才工作闯出新路,提供经验,作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