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在加速产业结构重构。
6月3日,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汽车、船舶、钢铁、石化4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以通过产业基地和重工业园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据悉,前4个月浙江省增量贷款已达4200亿,年内还将筹措数千亿倾斜投向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上。
浙江省在产业升级上,一直受“吴敬琏模式”所困扰,经过这轮经济危机的洗礼,浙江省坚决地抛弃了吴敬琏告诫浙江“不走传统工业化路子”的论调,提出1+4模式,在改造提升原有轻工业基础之上,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先进临港工业及服务业四大增量产业。
揖别吴敬琏模式
“‘吴敬琏模式’不如‘1+4’符合浙江省情”。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近日在参加“浙江省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论坛”时,做如上表述。
凌云表示,关于浙江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目前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如吴敬琏建议的“不要走传统工业化路子、不要搞重化工”,“集中把轻纺工业做大做强就成”,“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凌云认为,吴氏的言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完全吻合浙江的现状,不能作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要想给浙江来个准确的定位,需要明确它的优势所在。”凌云说,浙江目前有四个优势,即经过大风浪的一批企业家、庞大的自由资金、深水良港、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他建议把这四个优势好好利用,不能浪费。
凌云所谓“1+4“模式,即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如纺织、皮革等10个门类,而“4”则是四个新的增量,如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先进临港工业及服务业等。
“浙江工业的发展须踩到点子上,不能靠领带袜子打天下。”浙江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必须改变传统产业占该省工业总量80%的现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统计数据显示,浙江传统轻工业恢复速度快于重工业。今年1-4月浙江纺织、服装和化纤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3%、3.2%和15.8%,增幅分别比3月份提高2.4、1.9和2.9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民企投资高端制造业的比例堪忧。前4月,浙江国有投资增长30.9%,非国有投资增长3.4%。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仅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他4个行业投资均现下降。
根据国家电网统调中心最新统计,5月全国日均发电量降幅约3.5%,在扣除假期等干扰因素后降幅较4月份继续收窄。其中,浙江省降幅约6.1%,高于全国平均降幅。
浙江经信委负责人认为,当前市场环境、政策导向、资源约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不能依赖原有发展路径,必须从产品、企业、产业等结构上进行全面变革,打造浙江工业的新优势。
路线争论:决战工业还是金融服务业?
产业升级“路线”之争浙江从未停止。
杭州市长蔡奇就面临两难抉择。
近年来,杭州与宁波、温州乃至义乌等地关于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打造所谓“浙商总部经济”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2008年11月,杭州出台《杭州市2008-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分类及发展导向》,明确产业发展“三级跳”战略,“力争跳过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率先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代”。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深入,一季度杭州工业、出口、财政收入和投资等同比大幅下降,工业经济出现负增长,企业大面积亏损。
对此,蔡奇多次表态要痛下决心背水一战,主攻工业、决战工业、稳定工业。同时,要确保70%的财政支持用于工业项目,加快汽车、新能源等工业园区建设,并协助解决好投融资及项目建设等问题。
但这并不表明杭州市政府改变了产业发展战略。最近,杭州为了扶持金融服务业,又出台了税费优惠、用地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例如在杭新设立的金融机构总部,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将获得一次性财政补助500万元,省级总部可获得一次性补助100万元等。
蔡奇认为,杭州工业兴市与服务业优先并不矛盾,杭州要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首位经济”,成为今后主要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坚持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和长三角综合交通物流中心。”
在浙江省政府内部,同样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2005年初浙江省委制定“劣势产业‘腾笼换鸟’、优势传统‘原地升级’”的战略。2006年初,浙江“十一五”规划方案选择了“轻工业—重工业—装备制造业—后工业服务业”的升级路径。
彼时,浙江部分官员及学者坚持认为,浙江已面临严重的要素资源制约,环境容量异常脆弱,已从局部性、阶段性的紧张转变为全面性、持续性的紧张,因此应重点发展以金融、物流及文化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但据本报独家获悉,浙江省发改委近日已启动产业核心竞争力再造研究,该项目将列入浙江“十二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