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重置国企管理者提名权



      如何选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或者说如何配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已经成为影响国资体制有力运行、特别是公司治理有效运转的决定性甚至是致命性因素。因此,如何让“市场”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聘和管理上”发挥“决定性”作用,以克服和改变现实中国资委、董事会不能依法拥有公司经理人员的聘任解聘权,继而厘清党管干部原则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配置中的作用,将事关新一轮国企改革和国资管理变革的决心与成败。

  高管选聘“政治”手法浓烈

  虽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规定“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虽然国资委企业干部管理部门也早已被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构所取代,但调研显示,干部观念和干部管理手法在国资国企系统依然根深蒂固。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党对执政能力的加强和对“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强调,以及各级党组织的惯性“操作”,以至于全国国资、国企系统里,在企业领导人配置中“政治”手法过于浓烈。

  比如在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2008年底联合发布的《关于董事会试点中央企业董事会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于中央管理主要领导人的企业,其领导人员的选聘机制有这样的规定:对于总经理的聘任,由中组部(“听取”董事会等意见)提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考察,中央批准决定后,再由董事会“履行”聘任手续。对于副总经理等人的聘任,由国资委党委(“征求”中组部意见)提名考察,董事会“履行”聘任手续。

  该文件对董事会试点企业的领导人员的选聘机制,则是这样规定的: 对于总经理的聘任,由公司党(组)委书记兼任主席的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经与董事长、公司党委(组)和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局“充分酝酿”后]提名,再由董事长与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局“沟通”确定考察人选,经国资委党委任前备案后,最终由董事会履行聘任手续。

  对副总经理等人的聘任,由公司总经理(听取各方意见)提名,公司党委(组)书记兼任主席的提名委员会与董事长、公司党(组)委“充分酝酿”提出拟任人选,再由董事长与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局“沟通”确定考察人选,经国资委党委任前备案后,最终由董事会履行聘任手续。

  企业“负责人”究竟是指谁?

  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落实方面,党管干部原则对所管“人”的概念界定过于含糊或模糊。

  比如,2006年的《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设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均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经理有权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有权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而2009年的《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任免或者建议任免国家出资企业的下列人员:国有独资企业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和监事。

  可见,国资监管机构所管的“人”,《企业法》中是“厂级副厂级行政领导干部”、《条例》中是“企业负责人”、《公司法》中是“董事、监事”、《国资法》中则既有“(国有独资企业)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又有“(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董事、监事”。

  由此问题产生了:“企业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企业管理者”到底指代何人?

  首先,在国有独资企业,“总经理”和“党委(组)书记”两者都是企业负责人,还是只总经理一人?在国有独资公司,是指董事长、党委(组)书记,还是总经理?如果董事长不担任法定代表人而是总经理担任,情况又如何?

  其次,“主要负责人”与“企业负责人”有无实质性差别?这是否就是指(国有独资企业)总经理或(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董事长?而如果董事长不担任法定代表人,情况又将怎样?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重置国企管理者提名权

  再次,哪些是属于“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的,依照其规定”情形的“企业管理者”?而如果此条“改变规定权”被滥用,会否因为“政治”规则而挤压了公司“治理”的空间,以致于企业无法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呢?

  让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

  让董事会有权选聘经理人,是“市场”赋予的“权利”。而让党管干部决定企业领导人,则只是“政治”赋予的“权力”。因此,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配置上,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又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必须解决好两件事:一要重新审视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选聘机制相结合的作用阶段;二要坚决摈弃“企业领导人员”称谓,做到管“人”不含糊。

  首先,重新修正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选聘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规定,国家对企业行使通过“人”来表达的所有权,“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是连接国家所有权和董事会的唯一“接口”。这就是说,一个国家要行使通过“人”来表达的国家所有权,只能借助建立董事会提名委员“提名程序”来做文章。

  具体到我国国有企业,意味着党和政府只应锁定在确定提名人选的过程中或者在人选提出前发挥作用(而不是现在这种“人选提名”),即以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为界,此后不应再有人选确定、会议讨论和任前备案等环节,只待董事会的自由行权。换言之,各级党组织基于党管干部原则的行为,只应在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人选酝酿阶段,本着重大问题“参与决策”的原则发挥作用。

  在此阶段,笔者以为可以进行机制上的新探索。首先,由提名委员会通过市场化等多种途径获取不只一名的候选人名单,与企业党委(组)协商后交由企业党委(组)实施考察;考察合格后,再由企业党委(组)(而不是公司董事会或董事长,其与上级党组织没有行政/法律关系)报经上一级党组织同意后,交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正式提出。此时,候选人以有差额为宜。最后,董事会享有对所提名的差额候选人择优而定的最终决定权。

  如此一来,董事会决策原则,党参与决策原则,市场化选聘机制,均因“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与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结合而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落实。“党组织”的“权力”没有超越、取代“治理者”的“权利”,党组织、国资委、董事会、经理层依法享有的权力或权利均得到尊重。

  其次,坚决摈弃“企业领导人员”称谓,做到管“人”不含糊。

  在企业组织中,应坚决取消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政级别。按照《国资法》说法,统一称为“企业管理者”。努力消除不恰当的政治和行政权因素的影响,为市场化的公司治理开创“空间”。针对各级党政、立法机关、国资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中所出现的诸如企业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产权代表、第一责任人、首席产权代表等“关键人(群)”具体指代未定义,或含糊、模糊定义以及定义不一致的情形,笔者认为,应尽快要求用现代市场经济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语言、概念来修正、规范和统一。如对公司制企业,应使用“董事、监事”而非“企业领导人”概念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51.html

更多阅读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日益发展,随着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面对这一切,教师必须重视调整和完善自身素质和能力结构以适应“通才”和“通识

如何管理好一个销售团队 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对于我来说,自己是一个失败的销售经理、在我的手上来来往往许多的销售人员、更总体表现都不是很好,有的不太喜欢努力,有的努力了没有工作效果,结果就是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说句心里话,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究竟要如何才能把一个团队管理好,对于

外贸业务员应具备基本能力及工作内容 党务工作者具备的能力

外贸助理(业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工作内容第一步:作为业务人员的心态: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谈业务人员的心态,就必然会涉及两个方面:招聘和应聘。如果以业务人员/销售代表的身份进入公司.工作

ceo应具备的能力 CEO的综合能力远远高于技术能力

     在当前的中国,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最容易创业成功?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是风险投资者,因为他们经历了企业从初创到成功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在创投关系上,中国的VC总是或多或少地介入创业项目。不过,各VC身份

声明:《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重置国企管理者提名权》为网友狂扁属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