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浙江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增加了257倍。2002年起,浙江纺织工业总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2位,经济效益居全国第1位。
专家解惑:人人都要穿衣吃饭,有13亿人的“穿衣”大市场作后盾,中国纺织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永恒的产业”。
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贸易遭遇困境,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浙江轻纺工业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省许多纺织服装企业的订单量每个月都以25左右速度下滑。从上游的原料商、生产商到中游的贸易商,再到下游的销售终端,都感受到了冬季的寒意。
浙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纺织大省、轻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浙江轻纺工业,路应如何走?
“全国领先”是基础
绍兴的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温州的鞋业,杭、甬、台的家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21世纪,全省轻纺工业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并形成了新的特色及优势。
迅猛发展的浙江轻纺。如果说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省轻纺工业属于初级阶段,那么,从1978年至今,我省轻纺工业属于壮大并走向成熟阶段。
据权威数据统计,从1952年至1978年,浙江纺织工业总产值增长4.4倍,占全国比重从3.18%上升到4.18%;1978年至2007年,浙江纺织工业更是高速发展,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18%上升到23%,在全国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232家,从业人员197.8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7023.74亿元,出口交货值2118亿元,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地区。自2002年起,浙江纺织工业总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2位,经济效益居全国第1位。
与此同时,浙江轻工业也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起来,改革开放30年以来,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轻工特色产业集群。全省轻工产品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门类越来越齐全,产品种类已从改革开放前的数万种发展到30余万种。二是生产总量大幅度提高,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8398亿元,是1978年的257倍;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规模以上企业仍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9216.16亿元,同比增长11.46%。全省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的有轻革、皮鞋、皮革服装、肥皂等10种产品,居全国第二位的有吸排油烟机、软饮料等16种产品,居全国第三位的有:罐头、饮料酒、啤酒等等5种产品。三是产品档次、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强势崛起的优势企业和产品。我省较早地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国率先进行国有和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培育了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营轻纺企业,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齐全的产业链、合理有梯次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分布。
在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115家;竞争力前5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14家;在全国棉纺(色)织、毛纺、化纤、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等8个行业的竞争力“1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占26家。
浙江纺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培育优势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据统计,2007年全国纺织行业17个大类产品中,浙江省的化学纤维、布、印染布、丝、丝织品、针织品、非织造布等7个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有9个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如化学纤维产量,全省已达到813万吨,占全国的4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化纤产业区之一。
“块”状格局和专业化市场。我省市场化改革早、区域经济活力强,在国内较早构成“块”状的纺织产业组织格局,形成了集群化发展,发挥了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明显、配套相对完整、生产成本较低、产业与市场互动的优势。目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纺织产业集群有:杭州的丝绸、女装,宁波和温州的西服、休闲装,萧山和绍兴的化纤、织造、印染,余杭和海宁的家用纺织品,海宁的经编织物,桐乡和桐庐的毛衫,义乌和诸暨的衬衫、袜业,平湖的出口服装,湖州的丝绸、童装,象山的针织服装、浦江的绗缝制品,嵊州的领带,绍兴、新昌和诸暨的纺织机械等。在全省,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中国纺织特色城(镇)”有35个,为全国最多。
与纺织产业互动发展,一批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在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绍兴,中国轻纺城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
传统产业≠夕阳产业
轻纺工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我省乃至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纺织业,浙江自古至今一直以丝绸之府称誉,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金融危机中,一些纺织业老总也开始对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了疑虑。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了关于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一个产业从理论上说都有生必有死,会经历萌芽、发展壮大、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纺织工业作为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其历史使命已经结束,应尽快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2月26日,在绍兴举行的纺织产业专题报告会上,包括5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都对“夕阳产业”论进行了坚决的驳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贸易国,中国本身也是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任何时候人人都要穿衣吃饭,有13亿人的“穿衣”大市场作后盾,中国纺织业在任何时候都是“永恒产业”,潜在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认为,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的确已经进入衰退周期,可谓夕阳产业;但中国不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他们可以靠进口解决穿衣问题,产业转移不是件坏事,但纺织服装是人类基本需求,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完全靠别人提供纺织品,如果中国要学他们,全世界的纺织品都不够我们用。
徐匡迪站在国计民生高度,进一步论证这个观点:“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而进入纺织业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站。纺织工业目前吸纳了2000多万人就业,关系到5亿农民的生计,纺织工业的稳定较快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纺织工业在相当长时期仍是中国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的确,轻纺产品是人们生活生产的消费品,惠及千家万户。2008年纺织业面临的困境是出口退税大幅下降、生产成本快速上升、银根收紧银行限贷等不利因素,随之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但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去年前三季度纺织行业三分之一企业平均利润仍达到8.4%,3200家企业平均利润率达15.1%。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认为,多年来,规模以上企业国内销售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六成七上升到2008年的七成七。2009年内需市场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这是纺织行业发展保持稳定的可靠基础。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蒋士成院士认为,当前世界化纤格局已进行结构性调整,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退出了常规化纤生产领域,转向高科技、高性能纤维以及生命科学等新领域,世界的化纤生产重心已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化纤企业已成为世界市场的竞争主体,中国的常规化纤品种及部分企业已具备与国际竞争者抗衡的能力。
此外,纺织材料专家姚穆院士认为,产业用纺织品的总量在逐步增加,2015年后将猛增,预计将会有10多种行业齐发并进,企业宜分别选择进入不同领域,以形成差别化的竞争优势。
产业升级才能“浴火重生”
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轻纺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据统计,2009年1月,中国服装出口增长5.7%,纱线面料下降12.3%,为四年来首次负增长。由于受到出口拖累,纺织行业1月的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和采购量指数,皆在20个行业中排位最低。
政策措施力助轻纺工业。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和轻工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轻纺工业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短期困局,又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长期利好,成为加速轻纺工业走出谷底的推进剂。
为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国内需求,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家电实行财政补贴,拉动消费带动生产;增加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和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不合理收费;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利用外贸发展基金扶持轻纺企业开展营销、研发和并购活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轻纺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技术改造。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央财政已将10亿元担保基金分到330个担保机构,可为4万个中小企业提供2500亿元担保;3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通知,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出台,浙江轻纺业的发展预期有望得到改善,拐点早日出现也将成为可能。
多方向铺开转型升级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轻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总体上看,工艺技术水平依然较落后,特别是中、高档针纺织面料的印染、后整理加工技术明显滞后,新型纤维研发能力不足,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仿制或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强,多年形成的数量增长型、加工型的出口模式,注定了跟而不领的产品开发模式;不适应国际市场短周期、小批量、多品种的变化趋势。
针对纺织工业普遍“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只讲上大企业,上先进装置,更要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有大量的落后产能亟待淘汰,而淘汰落后产能往往比建设先进产能更加困难。
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保持12%的增长率,出口保持10%的增长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振兴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未来三年,我省纺织工业将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尊重市场规律,依靠创新与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在涅槃中再生,实现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纺织工业当务之急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往哪里转型?向何处升级?怎样转与升?针对纺织工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提出了五个方向:
一是向“深”走。在“专业化”上做足文章。上世纪90年代意大利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开始的专业化分工和整个行业的高度整合,使意大利产业转型成功,奠定了其纺织强国的坚实基础。意大利Proto地区聚集了12000多家纺织企业,涉及毛条、纺纱、整经、织布、印染到后整理的各个环节。由于专业化程度高,每个企业都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是向“外”走。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向有条件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三是向“上”走。由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品牌等“微笑曲线”的两端环节延伸。这在许多地区的龙头企业中早有实践,但中小企业的人才、资源和企业结构都是制约因素,升级需要外援。
四是向“高”走。从市场的中低端领域向高端领域延伸,分享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较高的部分。这也是升级之策,集群地企业当以新纤维、新工艺等成就产品创新,摆脱“低端”的标签。
五是向“新”走。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互动创造价值,深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以网络营销为例,它的门槛并不高,许多纺织服装企业有自己的网站,集群地政府、行业组织可以搭建面向区域内所有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的规模效应吸引市场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