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们早已经将水草丰美、猎物众多的地域划为自己不可侵犯的领地,"小狗"和"狼"们也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四下奔波了
今年全国两会上,曾有领导人以"狼虎"作比,为浙江经济发展支招。说是浙江企业发展至今,已养成了一大群"狼",但却养不出什么"虎"。当前,浙江速成养"虎"之道,是傍"大款"、傍央企,因为141家央企中有19家都是世界500强,把央企吸引到浙江,一个项目的投资就是几十亿、上百亿元。
这些领导对浙江经济的发展萦怀在心,其言也真、其情也切。由此,笔者还想起了经济学家钟朋荣在多年前提出的"小狗经济"论。他谈到在非洲三条小野狗,往往能吃掉一匹大斑马,其秘诀在于分工明确、合作紧密;而在浙江,也有着众多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中小企业在抱团发展,所以浙江经济也可形象地称为"小狗经济"。
2008年浙江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86%,想象着这一数据是凭借"小狗"和"狼"们在竞争惨烈的市场中搏杀出来的,真是几分自豪、几分辛酸。同时又有几分疑惑:浙江经济发展至今,为什么浙企从当初的"小狗"到现在的"狼",迟迟未得进化而停留在"犬科动物"上?那些"山中老虎"到底在哪里,又是如何才能养成呢?
查看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8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现浙江的数据其实并不差。全省共有43家企业达到93亿元销售额的门槛而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数量在各省市中位居北京、江苏、广东之后排名第四。中国500强企业十大总部所在城市中,杭州也是以23家位列第四。这似乎与"狼虎"之说有所出入。然而再细看下去却知,浙江的43家强企,充其量还只是"大狼",远未能被称为"老虎"。因为在这些企业中,只有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进入了前100名;广厦集团是浙江众多民企中进位最高的,也仅以409亿元的销售额排在第111位。
那些排位数一数二的"老虎"们又是哪些呢?从榜单看,中石化以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的业绩,再次稳居综合榜榜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分别名列综合榜第二名和第三名。再看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前3名,也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凭借着倾斜的扶持政策、严格的进入门槛、独有的资源掌控而茁壮成长的央企"老大"们,在群兽搏杀中自然是得天独厚、一"虎"独大了。如此之下,"小狗"和"狼"们又怎么还能顺利进化,并妄想取而代之呢?试着列举摆在浙企"进化"道路上的障碍,有三如下:
一是限制民企进入的"玻璃门"。身处垄断行业的央企、国企出于自身利益,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制造森严的市场壁垒以限制民企进入和壮大。典型如2006年商务部出台《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对经营油气批发的企业提出必须拥有10座以上的加油站和1万立方米以上的储油库的要求;再如多次难产的《邮政法》,拟规定150克以下的信函必须由邮政专营。这些"玻璃门"使得民企们要么处于竞争惨烈的产业链下游,要么力争进入上游却遭遇利益集团通过政策制定实施的打压。这就好比"老虎"们早已经将水草丰美、猎物众多的地域划为自己不可侵犯的领地,"小狗"和"狼"们只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四下奔波了。
二是抑制民企壮大的金融瓶颈。民营企业融资难是老问题了,虽然浙江凭借民间信贷勉强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之需,但这种融资方式难以支持大企业的发展,必须与现代金融体系接轨,发展多种多样的直接或间接融资工具。但我国金融改革驻足不前,金融扭曲现象显而易见。最近国家1.18万亿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陆续出台后,新增贷款中的相当比例投向了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和央企国企,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民企只能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小狗"和"狼"们在长期饥肠辘辘、瘦骨嶙峋的境地下,生存已属不易,还怎能妄想做大成为"老虎"呢?
三是限制民企上项目的行政干涉。每次宏观调控到来,受伤最深的往往是民营企业,一些民营投资的大项目纷纷下马,相应的信贷资金也被抽走。像装备工业、原材料工业等领域仍然实行着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其实经验早已证明,民营企业上大项目往往比国有企业更谨慎,道理不言自明,因为他们花的是自己兜里的钱。但传统体制延续下来的对民企的不信任态度,使得民企和国企在项目申报的同台竞技时,往往前者碰壁居多。这就好比规定"小狗"和"狼"们只能抓抓野兔,至于羚羊、野牛往往没份,要归"老虎"专享,那"小狗"们又如何才能养大?
出于以上困难,浙企进化多年,还是无奈地在"狗"、"狼"辈中徘徊。若打个小算盘,引进"老虎"真的就能够进入某种"近乎垄断"的产业层级和领域,倒不失为振兴浙江经济的一条捷径。但从宏观和根本上说,还是要打造不同所有制平等竞争的制度平台。兀自想想,若是不能有效贯彻"以产权、法治和信用为前提,以自由竞争、开放合作为导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新型市场化道路",尽管地方经济一时有一些收帐,但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良性发展,大约还是一笔蚀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