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浙商的创业经验:就业压力转为动力



金融海啸带来的就业“寒冬”正席卷全国。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进入市场的求职者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大量农民工及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对此,王亚栋建议社会各界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岗位的同时,更要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业,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本文的主人公——新皇潮酒店董事长万建标,在20年前就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靠青春和智慧,凭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命运,描绘着幸福生活。

一个红薯改变命运

最初改变万建标命运的,是山里面最普通不过的一个红薯。

如今,每到秋收之后,全国许多城市的街头都会有烤红薯的香味飘来。在20年前,红薯的主要功能是当作副食以补粮食不足,剩余的多用来喂猪。

1990年,一个慈溪人来万建标所在的山村——梁弄镇万家岙收购红薯,一车一车地要。红薯怎么忽然走俏了?外出打工多次碰壁的万建标感到很奇怪,就找那个慈溪人问个究竟,这一问,问出了大名堂——城里人喜欢吃烤红薯,8分钱1斤的鲜红薯,烤熟了就能卖到2块钱。

这不是做梦吧?万建标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不过看人家的样子也不像是骗人,再说自己不试过怎么会知道真假?

初生牛犊不怕虎。18岁的万建标刨出自家窖子里贮藏的红薯,学着别人的样子将柴油桶改装成烤炉,来到姚城卖起了红薯。

烤红薯生意的火爆超出了想象。万建标一个人忙不过来,很快,兄弟、父母、亲戚,直至村里的乡亲,都跟着烤起了红薯。直到现在,村里靠做红薯生意的人家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不少人家也正是靠小小红薯盖起了楼房,万家岙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薯村”。

烤红薯让万建标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不过,每天起早摸黑烤红薯的日子,让他开始思考未来——要一辈子卖烤红薯吗?

烤红薯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每天早上四五点钟,万建标就得起来装炉子,天蒙蒙亮就得推着炉子上街叫卖,一直到夜里。饿了,就在炉子里煨点饭,就着霉干菜扒两口;冷了,就靠近炉子烤烤火。冬天,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由于经常伸进炉子翻红薯,两只手被烫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再加上干燥导致的开裂,那双手已经没有模样。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触痛万建标心底的,是烤红薯没有工商执照,在大街上又有碍观瞻,是城管清理的重点对象。被“赶”的生活是没有尊严的。烤红薯虽然赚钱,但不能干一辈子。万建标开始认真盘算出路。

与此同时,烤红薯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光是万家岙村就有上百人出来烤红薯,附近村子的人看到烤红薯挣钱,也都纷纷效仿起来。多的时候,在南雷路上,隔一段路就会有一个烤红薯的小摊。干的人多了,红薯价钱自然就便宜,销路也没有原先好了。虽然还能挣点,但也就是点辛苦钱。

这更坚定了万建标另寻出路的决心。当时,他看到干厨师这一行比较吃香,便决定投师学艺。每年春、夏两季,他利用这段卖烤红薯的淡季时间,到饭店当学徒。

1996年,手里攥着烤红薯积攒下来的钱,万建标在舜水南路租下30多平方米门面,取名“建标夜宵”。从此,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跟饭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由此踏上了创业历程。

从“小吃店”到“大酒店”

“夜宵店”是小本生意,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这时候,万建标善于经商的才华开始显现。

当时在舜水南路形成了夜宵一条街。和“建标夜宵”相邻的,就有几个同是从万家岙村出来的老乡摆的摊位,大家同街竞争,同台竞技。

不过没多久,同村来的几个人都做不下去了,先后转行。令人奇怪的是,万建标的“夜宵店”生意却越来越火。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恐怕谁都说不清楚。不过周围人总结的两点,多少能说明一点问题——

一是肯吃苦,不怕累。夜宵生意利很薄,不好做,万建标就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动手,尽量少请帮工。早上进菜,自己去菜场和商贩讨价,逐渐和一些摊贩形成稳固的供求关系,拉低了进货价格;晚上做菜,亲自下厨,既省下了请厨师的钱,还以自己过硬的技术保证了菜品质量。

二是没包袱,有冲劲。万建标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当初光身一个人来到余姚发展,现在大不了一无所有重新开始。有了这种心态,就不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也不会小富即安,小农心态。

1998年,经营夜宵店两年之后,万建标迈出了他“扩张”的第一步——扩大门面,重新装修,搞起了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建标小吃”,经营的范围也拓展到了快餐和夜宵。店名虽然叫“小吃”,事实上已经是一家像模像样的快餐店了。

在小心翼翼迈出了“扩张”第一步之后,万建标心里又在盘算第二次扩张了。而就在这几年,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下馆子”渐成时尚。

万建标意识到,这个时候老百姓到饭店吃饭,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大多数人是出门办事,来不及回家吃饭,吃快餐填饱肚子;现在人们下馆子更倾向于“吃好”。如果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自己腾挪的天地将更为广阔。

2002年,万建标租下了一栋三层楼房,“鸟枪换炮”,把小吃店改成了“建标大酒店”。

这是一家定位于中档消费的饭店,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近600个餐位。此时的万建标已经具有经营夜宵、快餐等多年的经验,并且在经营中积累了大量供货摊贩、厨师人才、客户等资源,再加上当时人们下馆子消费的时尚已经形成,餐饮业发展迎来良好的机遇,“建标大酒店”开业伊始,生意就十分火爆。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扩张”也是万建标抓住了宏观经济发展的机遇。作为一个商人,这是一项基本但非常重要的素质,万建标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似乎具有一个商人对商机与生俱来的敏感。

“个体户”成了“董事长”

“建标大酒店”生意火爆,万建标心里乐开了花,但另一种烦恼也开始出现——企业的管理如何规范。

创业之初,万建标把农村的亲戚朋友都请到店里帮忙,既方便管理,又帮亲戚朋友解决了就业。但是在酒店上了档次之后,矛盾凸显:这些亲戚朋友生活习惯和城里人有差距,由他们来做服务工作显然不行,最多安排到后厨做洗菜洗碗工,或者管理仓库等。而这些亲戚朋友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做事情,很多时候并不符合酒店规范管理的要求。

在这样的人员结构下,服务员的培训,后厨的管理,财务的核算,菜品质量的监管,服务流程的设计……一大堆全新的问题摆在万建标面前。怎么办?万建标的办法是:不懂就学习。于是,万建标经常到各地的酒店去请教,学习人家的服务流程,借鉴人家的特色菜品……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万建标在招收服务员的时候和一些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接收职校学生实习,干得好的就留下来。

随着新招人员比重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也稳步提升,酒店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原先不大理解的一些亲戚朋友也都理解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起来,与此同时,万建标自己还考取了国家特级厨师证书。

万建标的心里还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不管管理如何规范,在别人眼里,他始终是个个体户,酒店里头所有事务都是他这个老板说了算。就因为这样,一些高级别的厨师经常请不到,他们怕老板拖欠工资。

 一个浙商的创业经验:就业压力转为动力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万建标得知消息后,很快注册了一人公司——余姚市建标大酒店有限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他希望成立公司后,能够规范公司财务,签约时更加规范员工的福利待遇,以吸引人才。

与此同时,万建标在经过多方调研后按三星级标准投资建造了8000平方米的新皇潮酒店,并担任董事长,同时引进职业经理人负责酒店的管理。新皇潮酒店精心设计布置了56间商务客房,拥有不同风格的餐饮包厢60余个,宴会厅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今年初,新皇潮酒店又启动了第二期工程。

为了适应细分市场的需求,2008年,万建标又在市区黄金地段投资800万元打造了新世纪会所。“新世纪”设施齐全,装修豪华典雅,别具一格,6个豪华包厢以接待VIP客户为主。

如今,万建标创办的酒店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市餐饮服务业龙头企业,营业额和纳税额处于市同行业前列。同时,酒店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评为宁波市诚信星级饭店。

从“个体户”到“董事长”,这绝不只是一个称谓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万建标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个人发展历程的质的变化——当初的夜宵摊主已升格为依靠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的“掌门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748.html

更多阅读

刘子龙网络创业故事:六年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1)

首先这是一个创业故事,但是这也是作者利用网络白手起家的创业经验,所以希望读者用心去体会。 序:      众所周知一个人在现实中创业成功,一般需要经历打工、开店、然后是开公司的三个阶段,大多数人不可能从校园里刚出来就有自己的

雷军的创业经验:一定要做最肥的市场

刚刚出任UCWEB董事长的雷军做客IT龙门阵活动。在分享自己的创业投资经验时,雷军不但给出三条中肯的建议,他还首次透露自己如何帮助UCWEB在半年之内顺利拿到1000万美元融资。   对于创业,雷军给了创业者三条中肯的建议。  在创业

张国芳:一个西去淘金浙商的行贿门与发迹史

 12岁辍学,17岁学木工,21岁从浙江东阳远赴甘肃,改革开放之初率先下海……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小木匠,到在官场、商界长袖善舞、顺水顺风的亿万富豪,张国芳只用了不到30年。35年来,张国芳急剧增长的财富,以及引发兰州官场地震的行贿数字,几近

我爱打折网CEO韩华:一个80后的创业女生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生意场讯)导读:我爱打折网CEO韩华—一个80后的创业女生,这个说话做事像风一样的女孩,喜欢品味创业的艰难,也特爱享受创业的快乐。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韩华这样说:一定要各方受益,这样才可以把

张国芳:一个西去淘金浙商的发迹史

12岁辍学,17岁学木工,21岁从浙江东阳远赴甘肃,改革开放之初率先下海……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小木匠,到在官场、商界长袖善舞、顺水顺风的亿万富豪,张国芳只用了不到30年。35年来,张国芳急剧增长的财富,以及引发兰州官场地震的行贿数字,几近完

声明:《一个浙商的创业经验:就业压力转为动力》为网友三指绫眼中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