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半夏 分众:面朝新浪 何日花开



分众集团老板江南春,在这个经济寒冬里下嫁新浪,以求打造完整的“生活圈媒体链”,但这一做法,引发了分众内部的强烈反弹,高管集体离职。更重要的是,复星国际作为第三者强势插足。面朝新浪的江南春,真能守到春暖花开吗?

想跟一个人结婚,并且和对方定了终身,只等排队领结婚证,娘家人却突然抗议这桩婚事。这便是分众董事长江南春目前最烦恼的事情。

这位36岁的钻石王老五在3个月前给分众找到了婆家——新浪,目前正在等待商务部的批准并准备交割工作,正当他准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在交割之前先对多年来并购而没有好好消化的企业进行整合时,娘家人用脚投了反对票,集团旗下的框架传媒高管纷纷离职。

高管集体出走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并购分众。分众带过去的嫁妆很丰厚,包括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资产。新浪的聘礼是4700万份新浪股票,新组建的家庭将是丈夫新浪占据54%股份,媳妇分众46%。

但娘家人很不满意。

今年1月底以来,分众多名高管陆续提出辞职,涉及的范围包括销售、财务、资源开发、后台运营、市场、收购等重要职能部门。3月中旬,分众内的框架系高管离职,框架传媒创始人谭智让出框架董事长一职的消息,再次让分众的人事震荡达到高潮。

这几年,江南春出手阔绰,通过并购的方式消灭了一个个潜在的竞争对手,框架传媒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在分众集团内部,分众系和框架系的销售贡献比例是4∶1,但这几年一直独立运营。分众和框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和新浪宣布合作后,江南春开始整合集团旗下企业,以便形成合力。

江南春现在一有时间就给框架系的人做培训,通过演讲稿手把手地教,要求员工背教材。狼文化是分众销售的特点,江南春希望框架的销售也变成嗷嗷叫的野狼部队。

但分众和框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框架更加注重管理,分众注重实效性。整合一启动就让框架的销售队伍很不适应。最终导致框架二级分公司的老总和财务负责人离职,而在框架内个人魅力极大的谭智的“让位”,也让更多的人起了出走的念头。

谭智走后,江南春亲自担纲,继续对框架的销售策略作调整。以前框架在媒体的广告价格上对客户卡得很死,现在框架已经慢慢有了分众的模样:不惜代价拿下客户。

“他们(分众系)强,崇尚冲冲杀杀,我们的文化比较腼腆,现在我们担心以后没事做,没饭吃。”框架一位销售负责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框架的销售队伍已经习惯了谭智多年前定下的模式和广告定价策略。

这位正在观望尚未出走的高管抱怨说,老框架有自己的传统和习惯,最怕的是新浪和分众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强迫给框架。

江南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己亲自负责框架后,有自己的管理风格,人走是很正常的事情。

“江总要改变的是框架之前独立运营的模式,分众的销售能力强,所以开始在销售上对框架进行整合,有了人事的变动很正常。”分众集团副总裁嵇海荣对南方周末否认了分众存在大规模高管出走,只表示是个别现象。

江南春的整合也确实收到了好效果。上述框架高管承认,原来看到客户都在砍预算,以为公司会很惨,没想到框架在第一季度这样的传统淡季还没结束时,就已经完成了全年20%多的任务量,往年这时候只有10%多点。

不管怎么反对,这门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就剩下商务部批注后进行正式交割。而且江南春已经在和新浪一起为“制造一个小孩”而准备了。

等待“孩子”的出生

江南春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分众和新浪交割完成后,新公司会发布一个“紧扣金融风暴中广告主需求的产品”,时间在两个月之后,这个产品能够让广告主的目标成本更低,精准性更高。新产品将围绕“互动”这个关键词来设计。“比如你登录新浪后,网站会提示你进行压力测试或者健康测试,假如得出的结果是你的压力指数为80,那么你需要一罐某某饮料来补充体力,这比单纯的广告效果好。”嵇海荣对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解释“互动”的概念。

和新浪合作,分众得以全时空覆盖特定人群。新浪一千多个客户,分众近四千个客户,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未来,精准性、视频、搜索、植入广告等都会被囊括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产品战略中。

以房地产广告为例,上海人登录新浪首页,往往看到的是北京西二环某个楼盘的广告。分众将和新浪联手改进技术,让互联网的地产广告回归区域性特点的规律。另外,合并后的新公司不排除涉足搜索业务,在一个关键词旁边,放置特定广告的模式正在设计中。

植入式广告和视频模式也在新公司的考虑中。新浪将可利用自身门户的优势,在网络游戏中植入广告。新浪视频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而分众本身就是做视频的,两者合作空间十分大。分众旗下的好耶广告网曾和百度谈过搜索和视频方面的合作,但不了了之。

“百度以中小企业广告主为主,分众是大品牌客户为主,新浪和分众的人群更一致。”嵇海荣表示,有了新浪,分众的媒体生活圈概念会更加成熟。

互联网实验室总裁刘兴亮对南方周末评价两家公司合并时表示,“这是广告业寒冬里的一把火,新媒体广告巨无霸就此诞生。”通过这次收购事件,互联网媒体终于跳出了自己的圈圈,向新媒体的其他领域开始延伸。

在刘兴亮看来,江南春出售的资产在新浪手里应该比在分众手里更加优质,因为新浪的团队在渠道、客户、营销等方面更加优秀。新公司将发挥整合营销的优势,让广告主在同一家饭店,既可以吃到米饭,还能吃到面条。

江南春的天花板

“过去的一年我想好了未来5年要走的路。”江南春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分众模式没有任何问题,和新浪合作并不是由于缺钱,是看到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江南春依然有一定的资金流,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有足够的钱来把对手烧死。”不在此次出售资产之列的分众院线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分众就算不被新浪买,也势必要大幅度裁员。

分众模式其实已经走到尽头了,之前分众为了扩张,买了很多渠道,不少都没直接产生效益。分众的纯广告形式,一开始让人好奇新鲜,随着好奇的丧失,关注度少了,广告主意识到分众模式是没有内容的媒介,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和广告效果降低。

一些小的企业已经捕捉到市场的变化。例如,二线网站猫扑就成为了专注洗手间广告的亮角落公司的内容提供商,提供漫画和笑话。

广告销售通常是两种客户,一种品牌客户,汽车手机一类;一种是本地客户,餐饮等为代表,分众的广告大多数是前者,正是金融危机的直接打击对象。这些问题江南春早也看到了,但船大调头难。他需要资金不停地收购潜在的竞争对手,但是碰到金融危机,这种手段难以为继。“植入内容占用时间,内容没看完,人就上了电梯,广告还没到。不植入内容,只能是继续让人审美疲劳。植入和不植入都影响广告主。”亮角落公司副总经理孙宇轩这样分析分众模式的尴尬。

在他看来,分众现在不嫁,将来人老珠黄,可能更不值钱。过去广告主是拿着100元做10元效果,现在都在追求10元投入得到10元实际效果。

更主要的是,分众模式走到了天花板。从空间上来说,江南春已经难以找到其他的空间来安放自己的广告牌,因为连餐桌和洗手间都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模仿者们塞满了。“江南春有野心,想超过央视,这必须要有内容。其实最好的还是自己经营,这种模式有排他性,但分众没法弄,牌照都没有,分众也想过收购门户来打造自己的平台,但毕竟渠道收购内容,在中国阻力太大。”孙宇轩分析说。

幸福生活还是婚姻战争?

不过,认为只要“面朝新浪”,就会“江南春来到”的想法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表面上看,分众嫁给新浪,是典型的男才女貌。新浪和网易、盛大这样创始人绝对控股的公司,在气质上并不一样,与分众这样股权同样分散的公司反而较为契合。

但实际上,新浪的董事会一直很保守,外人难以进入。分众的营业收入是新浪的两倍,利润也是新浪的两倍,他们的嫁妆也很丰厚,可现实却是“随”了新浪之后,分众系在新公司的话语权逐步缩水。分众客户稳定,模式成熟,新浪会很快学会掌控分众。

正如犹豫中的分众高管们所担心的,新浪不需要过于忌惮分众团队,大形势不好,裁员是肯定的,一家之主的新浪明显强势,合并后牺牲的只能是分众系。

“金融危机下,没有人能知道分众能存在多久,有很多人说我们分众过两年可能没了,但没人说新浪过两年没了。新浪每天7千万的流量,分众客户所占的只是其中一点点。”尽管不看好新公司的未来,但上述框架高管仍提醒说,如果新浪CEO曹国伟聪明的话,2009年新浪应该保持和分众独立并存的局面,因为分众和框架的中高层只认江南春。

记者了解到,江南春描绘的产品,开始阶段主要会是利用新浪的平台,帮助分众大客户和优质客户在新浪上做一些增值服务。

“从我接触到的广告主来看,对所谓的利用新浪平台做增值业务,不会是个利润好的增长点。”上述框架高管说。

实际上,大品牌的广告主本身有专门和分众、新浪打交道的部门,利益格局固定,不会互相越位。客户做预算也是分成两块分别给到分众和新浪,不可能出现乙方改变甲方的局面,因为客户不太在乎分众和新浪对他们来说可能造成的影响。

正如上述框架高管所说的,“和新浪合作可能增加一些卖点,但要靠我们去说服客户,可是我们心里对未来产品的效果却不太乐观,怎么去兜售产品?”

“第三者”插足

在采访中,有不少分众人士认为,分众传媒保留了其互联网广告业务好耶网,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这是老板江南春有意留了一手,以备婚变仍有娘家和根据地可回。”

但连分众也承认,好耶、影院广告和户外广告牌资产没有进入新浪盘子的原因是,院线广告和户外广告都是传统媒体,在分众内“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且与新浪的互联网门户定位不符。

尽管好耶占据着分众营业额的近三分之一,但利润贡献很低,且好耶同时与多家互联网有广告业务,新浪为避免利益冲突也没有收购。

所以,对江南春来说,这次是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然而,这桩婚姻在正式举办婚礼之前,一个强势的第三者趁机插足,导致分众还没来得及跟心上人“同房”,便陷入了三角恋的尴尬。

复星高科技集团半年来不断增持分众股票,目前是分众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未来新浪完成收购后,复星国际将列身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相差无几。将来新浪不仅有“分众系”,还会有“复星系”。

记者在上海分众总部采访发现,分众内部的人普遍认为郭广昌的行为是“炒股”,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分众的股价目前严重低估,如果有钱他们自己都想买进,更别说坐拥巨额资金且在媒体业雄心勃勃的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了。

尽管郭广昌解释这项投资纯粹属于财务投资,但还是让新浪人噤若寒蝉,他们担心郭广昌想“做成陈天桥曾经想做的事”——吃下新浪。

 花开半夏 分众:面朝新浪 何日花开

而且,现在要吃下新浪和分众,比陈天桥当年要容易得多。用郭广昌的话说,多数企业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复星则反周期投资,夏天攒钱,冬天收购。因为在冬天你才能掠过枝叶,看到一家企业的根部,而且缺枝少叶时,价格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0770.html

更多阅读

转:面朝大海春暖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

分众:江南春的回马枪

这10个月发生了太多事情,在最终与新浪合并后,分众“两位执行官”的短暂时代结束了。   文|CBN记者 谢灵宁   有关“谭智怎样带领分众”的悬念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江南春又回来了。   美国人的2009年1月26日,中国人的农历新

江南春的分众:继续整合无线业务

  2007岁末之交,王毓已经替分众无线领了很多奖,这些奖项打满了“新营销”、“精准营销”的标签。那时,分众无线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4亿,占中国无线广告市场的半壁江山。王毓当时是分众无线的副总裁,负责营销和品牌。    2008年初的

声明:《花开半夏 分众:面朝新浪 何日花开》为网友只對鉨癡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