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商道,浙商转型正当时
——访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轶清
【核心提示】作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经营者群体,浙商的创富形象在中国商业圈内有口皆碑。30年的从商之道,勾勒了浙商群体的精神内蕴,"务实、诚信、责任、创新",成为今日的研究者对他们的中肯评价。然而,任何商圈、商帮的繁荣,都不会无条件地演绎基业长青的神话。当发展遭遇瓶颈期,惟有适时转型,才能走得更稳健、更绵长。
30年浙商崛起,商道勃兴
记者:浙商走过30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此您是如何划分的?
杨轶清:关于浙商发展阶段的划分,目前有几种比较常见的说法。
最通俗的一种划分方法是按照创业的条件划分。第一阶段是"做人家不愿做的事",即从事一些社会声望和评价较低的职业--摆地摊、补鞋、弹棉花、走街串巷收破烂,这是浙商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做人家不敢做的事",即所从事的经营是政策所不允许的,比较典型的是李书福的创业经历,从最初的砖瓦厂,到后来的冰箱厂、摩托车厂,直至现在的汽车行业,他最初的创业都是在政策和社会舆论不允许或不看好的环境下进行的;第三阶段是"做人家做不了的事",这一阶段的创业对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存在不少门槛。
关于浙商发展阶段,还有一种比较理性化的划分方式,它同样将浙商创业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挣钱"阶段,即创业者是靠辛苦劳作、个人打拼掘得第一桶金;第二阶段是"赚钱"阶段,即品牌战略、资本经营"钱生钱"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来钱"阶段,"来"的繁体字中包含三个"人",形象地说,这一阶段的经营,企业家无须事事亲历亲为,只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投资和经营便可。"挣钱-赚钱-来钱"的发展阶段,通俗地说,也就是从"辛苦打拼"到"自身经营"再到"经营人力资本"的过程。
应该说,无论是哪一种划分方式,都只是大致的划分。从现状来看,这三个阶段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创业群体,而在一些典型的浙商身上,这几个发展阶段都得到了反映。如创业40年的万向集团,就已经经历了从挣钱、赚钱、来钱的发展过程,以及"做人家不愿做的事"到"做人家不敢做的事"再到"做人家做不了的事"的创业脉络。但是,客观地说,现在已经发展演化到第三阶段的浙商,在浙商群体中的比例并不高。
记者:从浙商的精神文化特质、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商业历史文化来看,您认为浙商群体中存在哪些差异,是否可将其归结为几大类型?
杨轶清:浙商是一个大概念,要总结浙商精神既很容易又很难。浙商的文化载体就是浙江地域文化,而浙江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又是相当明显的,各地的语言、习俗、民风各不相同,就如同一桌菜,酸甜苦辣皆有。因此,要总结浙商的共性,首先是要研究浙商群体中不同分支的个性。
简单来说,浙商可以划分为四个小板块,即温台、宁绍、杭嘉湖、浙中板块。这四个板块之间的内涵差异,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特质、产业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历史文化这几个方面。
就温台商人而言,首先,他的流动性、迁徙性是浙商群体中最强的。从"行商"还是"坐商"的角度来看,温州人的行商风格最为明显,在世界各地也走得最远;从地理分布来看,温台商人空间分布最广、流动性最大,迁徙性他也最突出。其次,温台商人具有强烈的抱团意识和自我意识,统计表明,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商会组织也是最多的,而其中很多商会是自发组织的;第三,温台企业家创办企业得产业稳定性也是最强的,往往是朋友之间相互复制、代际之间进行传承;第四,从温台产业结构特征来看,其轻型化的产业结构特征较为明显,典型的是那些"一只手"就可以拿着走的轻工产品,甚至不需要"一双手"。如眼镜、打火机、皮鞋、服装、低压电器、阀门,这些都是温州轻工产品的典型代表。温州人之所以"选择"这些产品,与当初当地与外界交通不发达有关,是地理特征、产业渊源和商业历史文化等多因素综合的产物。
宁绍板块商人的特质和温台又有差异。宁绍商人的最大特征是机敏而务实、低调,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绍兴商人,绍兴浙商的实力和绍兴发展模式的内涵一直被外界忽略。其实他们创办的企业往往产业规模比较大,末端产业比较少,产业组织化程度比较高,并非一两人单打独斗可以维系。这点也可以从每年的百强民营企业评选看出,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中,绍兴历来是最多的,平均占据30多个席位,占到总数的1/3以上。此外,海外宁绍浙商创办的企业也往往是大规模企业。
杭嘉湖地区作为鱼米之乡、江南水乡,当地人的生存压力不大,与南边的温台人相比,当地浙商冒险意识相对较弱,改变现状的动力不足,因此起步也相对较迟。在流动性方面,杭嘉湖三地选择外出经商的人也比较少。但是,由于当地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人口素质也相对较高,这一地区的浙商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企业密度也比较高。
浙中板块中,最典型的就是以义乌为核心的盆地地区。可以说,以义乌商人为代表的浙中板块,既有浙南温台商人的特征,又有浙北杭嘉湖商人的特点。浙中商圈中,义乌、东阳、永康都具有悠久的产业文化传统,如义乌的货郎担、永康的五金、东阳作为百工之乡都有很好的手工业传统。浙中板块的总体特点是:企业个体数量多,产品的辐射力很强,但本地大型企业较少,产品规模小,产业的流动性也不足。
总体而言,浙江各地商圈的多样化相当明显,即使同一板块内部的差异性也很大。要概括浙商的共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明确将其分成四个板块,也只是相对而言,并不能抹煞其中的差异性。
记者:您在最近的浙商高峰论坛中提到,浙商到现在是30年,如果细分一下差不多有2-3代人(也有3-4代人的说法),基本上可以看出其中兴衰消长的规律。您认为,这种成长淘汰规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轶清: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三代人,第一代是30年前开始创业的鲁冠球、徐文荣、沈爱琴等人,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开之前就已开始创业。第二代是80年代的浙商,比如1986年开始创业的传化集团,1984年开始创业的南存辉和胡成中,西子联合控股王水福的事业则从1981年肇始,现在影响力大的浙商大多数从八十年代开启创业历程。在1988年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之前,那时的浙商创业还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第三代是90年代开始创业的浙商人群,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家政策逐步放开,提倡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此时涌现出了一批新兴民营企业。如果进一步划分第三代浙商,还可以将1998年以后出现的马云、孙德良为代表的新经济网络产业归为第四代浙商。
可以说,每一代浙商的创业背景和创业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改革开放以前,浙商创办的企业以村办企业、乡镇企业、集体企业为主,从事的是简单的粗加工产品,产权模糊。第二阶段则不同,在普遍缺乏资本和技术的情况下,因为市场短缺,所以往往只要有魄力和勇气就能支撑创业的成功。90年代以后第三阶段的创业,白手创业的逐渐减少,更多地是由国营、集体企业改制而成。而1998年以后进入新经济时代,靠的就是智慧、创意以及优秀的商业模式,IT行业创业渐成主流。
总结浙商的创业历程,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的成长与淘汰规律。浙商的成长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即"务实、诚信、责任、创新"。首先是务实,这是浙商的第一个特点。浙商往往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而不是盲目追求新潮,从最初的作坊式经营,到小企业、商品加工业再到家族式经营,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最真实的反映就是,最底端原始的产业浙商可以做得很好,最科技前沿的产业浙商也同样做得出色。中国IT领域的知名人士,如阿里巴巴马云、网易丁磊、盛大陈天桥、网盛孙德良、分众传媒江南春、金山求伯君等等,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的IT企业,1/3是浙商。第二,浙商不光是务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他们是善于创新的一群人,技术、管理、产品创新都相对领先。第三是诚信,浙商在全国具有很好的口碑,他们创业之初就是以民营企业家的姿态出现,对自己的企业、财产有着责任意识和信誉意识,将诚信作为一种长远策略。第四是责任,无论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还是中国私营企业慈善榜还是中国民营企业纳税榜,浙商占据的席位往往是最多的;今年的四川大地震,浙商捐款也是最多的。总体而言,浙商的生命力是比较强的,经营也比较稳健。全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7年,而浙商的平均寿命是7年,也就是说,它的生命周期比全国同类企业要高出一倍以上。
当然,浙商走过30年来,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特别是今年以来,浙江各地不少企业发展遇到瓶颈,陷入困境,处在倒闭、破产的边缘。因此,浙商要谋发展更需要自我反思,必须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文化性的弊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心态,使浙商形成了"人人做老板"的文化,这在早期是有利的,它营造了百舸争先的创业氛围。但是到了后期,这种文化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一个原本可以做到10亿规模的企业,却因为人人都争做老板,一分为十。二是浙商不善于真正的合作。这种不善合作一方面表现在人力资本的合作,即不少企业家只相信自己人,任人唯亲唯熟,不善引进职业经理人,即使引进也对其不放心、不放手,导致职业经理人"进不来、留不住、用不好"。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产业合作,目前浙江不少产业集群内部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三是浙商的品牌创新意识还比较弱。对以差异化、创新、品牌为特点的创新竞争还不够积极,多数是本着拼价格的想法。
浙商使命:让责任成为基本价值观
记者:在经历了三四代人的发展后,浙商累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也逐渐开始思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寻找反哺社会的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下,您认为,浙商要成为新一代的社会企业家,应从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杨轶清:要强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关键是解决企业家创业的基本动力问题。参照哲学命题,企业家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赚钱?这个问题实际上原本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从商,最初当然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改变穷困现状。但是在一次创业获得成功后,这种动力就会发生变化。中国文化中的一大道德标准就是"耻"感,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面子"。当前不少企业家单纯认为企业做大才是荣誉,赚钱越多才是光荣,因此罔顾道德,甚至以牺牲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代价,这是很危险的。浙商已走过30年历程,应该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动力和信仰。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家后期创业动力就会遇到瓶颈,出现"财富越多就越迷茫"的现象,企业经营也更容易遇到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浙商都没有解决。实际上,企业经营到了一定阶段,必然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了子女、家庭而创造财富,相反,创业的动力应该转化为社会动力,企业家应该树立为服务社会而创业的理念,并将其作为信仰。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应该包括几个层面:一是经济责任,即提供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这是企业家最基本的责任。二是法律责任,即不偷漏税,不减不扣员工薪酬,不逃脱理应承担的法定义务。三是道德责任,即在履行了前面两大责任后,投入社会公益。这并非强制责任,但体现的是企业家的境界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相对应地,也就是企业家获得利润后的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创造利润,股东所得;第二次分配是缴纳税收,国家所得,第三次分配是公益慈善,弱势人群所得。这三次分配较好地完成了,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就显得相对圆满。
除了传统作为外,新一代浙商要成为富有责任感企业家,就必须向"责商"和"哲商"方向努力,做一个善于自我反思的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记者:在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后,企业家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在公众信心指数下滑的情况下,企业家群体应如何作出应对,重树在公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杨轶清:现在不少企业家还停留在工具理性阶段,以创造利润为终级目标。目前看来,高呼GDP万岁、利润万岁的企业家还是很多,他们往往以牺牲产品质量、员工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这反映出当前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畸形。不少企业家花巨资投入慈善,却连生产合格产品这一最基本的责任都没有尽到,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不成熟的社会责任观。
因此,对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除了呼吁其要有更高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履行好基本责任,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惟有如此,企业家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才能得到公众的尊重。
浙商超越:转型升级打破宿命
记者:今年以来,浙江不少大型民营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这一方面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着重要关联,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浙商的转型时机已经到来。在现代企业竞争法则下,浙商应如何从自身领域寻找突破,顺利实现转型?
杨轶清:这是各类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始于去年7月,于今年9月恶化,面对这一波经济不景气的风潮,浙江遭遇的困境比全国其它地区相对更加严重。可以说,浙江今年以来陷入的困境是30年来从未有过的,这和几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与浙江产业结构有关。浙江产业结构为外贸导向型,外贸出口占GDP比重比较高,在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的影响下,企业的销售和利润都受到了明显冲击。再加上宏观调控的影响,可谓多方受阻。二是浙江产业多处于下游,在原材料上涨、而产品价格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企业受到两头挤压,盈利能力减弱。三是资源要素制约越来越严重。另外,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的一个特色,块状经济内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形比较严重。因此,浙江企业陷入困境,既有国际因素,也有自身因素。当前来看,应从三方面实现转型突破。
第一,着眼于企业层面,部分企业经营不景气甚至是歇业倒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处于倒逼机制的需要。例如,慈溪小家电生产企业多达10000多家,但是年产值500万以上的却只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年产值不到100万,资源配置效率相当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优胜劣汰,减少市场主体,是没有坏处的。
第二,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出路有三。一是要改变"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思想,要敢于、善于整合,要有不当董事长当董事、从老板到股东的观念转变,通过合作提高竞争力。二是要善于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对小企业而言,产品、规模也许不大,然而一旦纳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便会长久存在。这与产品出口并不是一回事;三是善于在原本的领域中做深做精做专,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三,从政府和社会层面看,应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良性市场竞争秩序。一个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应当由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来营造。从现阶段来说,公共部门可以作为的事情很多,比如制止知识产权的侵犯、公众透明的司法、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当履行自身责任,规范完善行业自律和竞争秩序。
记者:对浙商个体而言,您认为应该如何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融入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之中?
杨轶清:一是要善于学习。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学习,即"全天候学习"、"全过程学习"、"全方位学习"。"全天候学习",是一种非编码知识的学习,即并非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看书、听课,而是将一切信息转化成自身的能量。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学习意识,即要把看电视、听人说话、看报纸、吃饭聊天都理解成课堂,即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全过程学习",企业家应当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全方位学习",是指企业老总、经理人、员工都必须融入学习的氛围之中,打造全方位的学习型企业文化。
二是要把握平衡。企业家要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找到平衡,在经验和教条之间找到平衡,既不能太保守,限制创新,也不能过于激进,盲目追求多元化和规模效应。
三是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和魄力。作为第一代浙商,很多企业家已经很成功,但当遇到了新问题,仍然要有否定自我的勇气,超越自我。同时,作为第二代浙商,接班人应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产品结构创新上力求超越父辈,争取在接班过程中成功实现企业转型。
四是要实现从富家到富国的理念超越。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对于国家、社会要有更多的责任和承诺,深刻认识到企业家的终级目标不是个人财富最大化,而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即要从"浙商"变成"责商"。唯有如此,才能在潮起潮落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破盛衰轮回的商帮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