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30日,绿城集团今年在全国的49个在售项目实际销售达到了211亿元,成为跻身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第一阵营的佼佼者。从15万元的借款、六七个人租用办公室到今天的行业领军企业,绿城不断跨越式发展的利器究竟是什么?近日,本报专访绿城掌门人宋卫平,从这个睿智、低调而又颇富个性、有着鲜明人文理想主义色彩的企业家身上,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房产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记者:房地产业经历了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你认为将来会有怎样的走势?
宋卫平:反思去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坚定对中国城市和房产建设的信心,需要强调发展是第一位的——这一点从去年下半年中央领导的一些讲话和国家政策的走势可以判断出来。基于这样的考虑,哪怕是在去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改变过想法,发展理应是主旋律。
中国房产发展的趋势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因为中国的地域分布差异很大,看一下这种地域和城乡的差别,就知道中国的房地产会有什么样的前景。即便我国有一天达到了100%的城市化率,对房产发展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房产本身有使用寿命,有自然损耗,加上科技的进步与更新换代,人们需求的提升,对于高品质的房产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人们对美好的东西有天生的追求和向往,都会向往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
需要强调的是,从事房产行业的人,不要去谋求什么暴利,老老实实地做,有合适的利润就可以了,这也是保障行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
房子是一个文明的容器
记者:绿城15年来的开发历程,一直走的是“品质主义路线”,开发的也都是高端房产,是否可以说,绿城将来一直会走这样一个高端定位的产品战略?
宋卫平:绿城对高端住宅的定位有两层意义,第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打造高端住宅,这是一个绝对的概念;第二是同一个城市或地区里的标杆住宅,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就绿城的房产开发理念及产品研发路线,绿城做房产品从来不敢掉以轻心,而是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力图把住宅区中人文活动的各种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都予以充分设立。
一个房子所凝聚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从表象上讲,这些住宅产品的规划水平、建筑材料、景观营造等等,其实都是一个时代很多文化要素、科技要素的聚合。房子还隐含着某种法则,比如它的面积大小、结构类型的配比,就可以体现那一时期基本的社会阶级结构和审美追求。所以我们把房子当做一个文明的容器,是文明的记忆,也是文明的聚合。
我们追求精致完美,追求全球范围,甚至是人类终极理想的居住环境,我们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我内心安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居住空间、室外空间的展开和表现,并且在这种意境的追求方面会有很多的想法和实践。
比如在上海·绿城玫瑰园的营造中,最为明确的主旨就是寻找上海城市建筑的文脉,捕捉不同的片段,努力还原老上海繁华倚梦的城市记忆,不仅是建筑,包括规划、景观、庭院,甚至在道路的尺寸方面都尽量有所体现。最近在上海·绿城玫瑰园开拍的一个电视剧,正是看中了上海·绿城玫瑰园所蕴涵的那种老上海的味道。能够把已经融合在老上海人血脉里的东西提炼出来,我们也感到非常地荣幸。
深入对中式宅院进行研发
记者:绿城的很多经典楼盘都源自西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像法式排屋,英式、意式的别墅,以及地中海风格的公寓等,这是否代表了一种“建筑西化”的倾向?
宋卫平:从地球村的概念来说,其实只要是有利于人类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分什么东,分什么西?世界总有一天要变成一个村庄的,护照总有一天要被取消掉的。为什么非要是中国的呢?如果说中国,又是什么时候的中国?是汉代的中国还是清代的中国?
就绿城目前的产品脉络而言,我们将会以国际优秀房产品为标杆,不断去把握、去提升公司的开发营造能力。比如绿城的别墅从第一代、第二代,到现在的第三代,既有法式的经典、英式的经典、意式的经典,以后可能还会有中式的经典。
中式别墅的情调研究和发扬光大是一件非常有趣和奇妙的事情。中式的特色就在于庭园里面的形式,它要表现我们江南山水的柔美和秀丽,以及当时的制作工艺。在主色调上它是黑白分明的,这种黑白建筑的审美,既是白天和黑夜高度的对比,又是和谐的统一,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变成了我们某一个染色体里某一个片断的记忆。
在杭州桃花源我们已经营造了非常具有中式韵味的十锦园中式别墅,我们还要进一步从本源深入对中式宅院进行研发。
愿做全国最大的安置房承建商
记者:绿城在开发高端精品物业的同时,还承建了许多的农民安置房,绿城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宋卫平:绿城目前承担的全国安置房代建项目已达200多万平方米,其中100多万平方米在建,50多万平方米即将于近期交付。绿城愿意做全国最大的旧城改造、经济适用房、安置房的承建商。绿城坚持以精品标准建设一流安置房,始终把能够为农民以及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人士造好房子,作为绿城人的骄傲和荣誉。
人的一辈子能做多少事情呢?对大多数老百姓向往美好城市生活的心情,不理解、不响应、不支持、不服务,其实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不作为和缺位。绿城要“创造城市的美丽”,要为更多的人营造品质生活,就不能只考虑到经济利益。
企业的价值在于社会的认可
记者:绿城创建的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包括最近启动“海豚计划”,是不是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宋卫平:我始终认为,一个受尊敬的企业,并非是赚钱最多的,如果一个企业的作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那这个企业的价值也是很高的。我们做绿城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就是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创造美好的品质生活,为他们提供好的服务,形成他们好的文明素养并且代代相传。
比如近期将在绿城所有园区里全部推广的“海豚计划”,是一项在暑期里免费对绿城园区小孩子进行游泳培训的活动。之所以决定做这个活动,是我们去年就下定了决心的。当时经常看到报上有小孩子暑期溺水身亡的报道,感觉非常痛心,真的非常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那么一个是做好各类防范措施,另外一个就是让小孩子学会游泳。作为绿城来说,从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开始,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游泳池的配置,因此我们决定率先从绿城自己的园区做起。当然,这只是我们园区服务体系中为业主生活品质提升所作的努力之一。
讲道义,走正道,得正果
记者:绿城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在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会作哪些调整?
宋卫平:一个企业能否做好做强,不是侥幸取得的结果,而是一个组合行为,背后有人力资源和制度架构,再背后有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在支撑。
从这次危机中,我们也更加感受到,企业自身存在的能力问题,从企业的核心理念到每个员工的职业规范,都有着需要提升的巨大空间。松下有句话叫做“三年学徒,四年帮作”,我们要把学习作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工作当做一门实验课来钻研。
今年我们的人事部门已经在编制绿城学院的章程,今后绿城将会是两块牌子,对外是绿城房产公司,对内是绿城学院,公司的各个部就变成了系,各个系统就变成相关专业。只有永远保持这种学习进取的态势,不断强化这种学习型企业的模式,才能在目前科技发展、市场竞争、国际融合的飞速变化中,取得企业自身的长期进步。
绿城从创立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已经15年了,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里面的认知和实践,使我们相信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而且这条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绿城就是要把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转化为客户的微笑。我们会老老实实地为客户造房子,老老实实地做好每一个品种的房子,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品种都做到全国一流,甚至全球一流。
世界本来就应该变得更加美好,经济建设的力度和它的品质的把控应该提到更高的水准上面来,这虽然是政府层面的事,但是在现代商业模式运营的情况下,也和企业息息相关。如果通过我们的行为,能够提供给更多的人一些优秀的文明产品、文化产品,我们当然要竭尽全力地去做,哪怕遭到一些失败和挫折,绿城人奉行的是:讲道义,走正道,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