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危机拓展项目 危机下看温商如何拓市场



 新闻背景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两会”,给了温企不少期待,也给温企吹响了“率先走出低谷”的号角。

  如何才能走出低谷?开拓并且占领市场,无疑是当前首要大事。“围绕保增长稳运行,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今年的首要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以温州人营销网络为依托,积极抢占国内市场,支持在外温州人利用已有的市场网络销售温州产品,组织企业、商会和行业协会“抱团”开拓市场,争取两年内在国内重点城市创建100家“温州名品购物中心”(简称“温州名购”),进一步打响温州制造区域品牌。

  作为“温州名购”的开拓者,列席市政协会议的天津温州商会会长胡时俊认为,温州有很多优势产品,也有很多品牌。目前看来,有些品牌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此需要内外温商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或市场平台,“温州名购”应运而生,而这也正是温州市政府推动温企积极“拓市场”的成果。胡时俊表示,天津“温州名购”1月15日试运营,目前已有18家温州品牌入驻运营,3家在装修,效益很不错。

  2月1日,市政府发布了“5号文件”,主题就是“拓市场保增长”。对广大温企来说,这份文件实际就是说了三个观点:一是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国际市场;二是要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开拓国内市场;三是政府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

  关于如何“拓市场”,市政协副主席郑胜涛给了16字建议:动作要快、出手要重、目标要准、工作要实。他认为,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说和做,要协调起来,拓市场才能真正出成效。

  方向有了,信心也有了。如何精彩,就看温商自己演绎了。

  代表观点

  创建“温州名购”要抓住两点

  叶育登 市人大代表、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

  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温州的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在之前,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拓市场、保增长”提到了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具体方案中,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建立“温州名品购物中心”,打造一种商业平台或模式,积极推广温州制造区域品牌,已经成为一种可行的计划。

  个人看来,推进“温州名购”的创建,需要重视两点,一是确立政府做到“引导者”、“推动者”的作用。如果说,以往的闯市场是温州人个人自主选择行为的话,那么创建“温州名购”则是一种政府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主导行为,是对市场力量的整合、凝练与提升。因此,政府方面的规划、宣传、引导、鼓动、保障等方面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大加强,并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前期调研与项目资助。

  二是明确“温州名购”组织者的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讲,创建“温州名购”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因此,有必要以一定的机制产生“温州名购”的市场主体,形成一支推动“温州名购”建设的核心力量,政府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其成长壮大。

  拥有自己的市场网络是关键

  郑元豹 市人大代表、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

  金融危机,就是企业洗牌、转型、收购、提升的历史阶段。许多企业,要由过去的资本积累阶段,逐渐向资本运营阶段过渡。这次受影响的企业,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自身的品牌没有、技术没有优势、市场布局不合理。而是否拥有自身的市场网络,则尤为关键。

  “自家门前的路不修好,就到别人家去做客,皮鞋肯定会比较脏的。”因此,国内市场没做好,专做国际市场,风险太高。而国际市场,也多是二级市场,或临时客户,而没有自己的网络。危机之下,扶优扶强,整顿市场已是必然。自己没有网络的,要成为别人扶优扶强的对象;自己有网络的,也要在经销商队伍中扶优扶强。

  不管现在受到的影响有多大,大家都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国家、社会、协会、企业等共同努力下,会渡过难关。因为,信心大于黄金。

 核弹危机拓展项目 危机下看温商如何拓市场

  内功高低决定前途是否光明

  陈敬南 市人大代表、温州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

  “市场是有的,容量是不够的。”以国内中纤板市场为例,今年的市场容量为2300万立方米,但全国的产能为4000多立方米。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出口受阻,这么多的产能都要在国内消化,那么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怎么办?这个时候,企业内功的高低,决定了自身前途光明或黑暗。

  所以,现在正是“练好内功”准备“克难攻坚”的关键时期。今年上半年形势将更加严峻,对企业来说,只有依靠自己,加强管理,勤练内功,研究对策,尽早准备。生产上,要降低成本,减少损耗,提高质量。总体趋势上分析,淘汰一批企业是免不了的。但笑到最后的,肯定是“内功”高强的。

  向“第三只青蛙”学习

  周家儒 市人大代表、冠盛集团董事长

  三只青蛙掉进牛奶桶,牛奶很粘。第一只青蛙怨命苦,趴着就不动;第二只青蛙挣扎了一下,发现只是徒劳,于是一头扎进牛奶深处;第三只青蛙一直不停地在奋力蹬腿,就快绝望的时候,它突然踩到了垫脚的地方,跳出来了。原来,牛奶开始结块了。金融危机下,出口型企业的遭遇与青蛙类似。我们能不能向“第三只青蛙”学习呢?

  庄子说“外化内不化”,就是说要积极适应外界的变化,与时俱进;但内心要有坚定的信念,以不变应万变,发挥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寻求突破。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概括地说有五种途径:一是要技术创新和升级;二是产品要转型升级;三是要走出去,积极融入当地主流市场;四是及时启动国内市场;五是借助人民币升值的优势,可以进口国外优势资源满足国内的需求。

  委员观点

  温企有率先走出低谷的信心

  郑永强 市政协委员、金州集团董事长

  金融危机后,外地不少企业都关停了,有些外资企业的厂房都是租的,形势不好,一跑了之;而温州一些受到较大冲击的企业,多数是歇业一段时间,因为厂房还在,员工还在,只是暂时不安排生产任务了。这是温州企业有信心率先走出低谷的一种底气。但要走出低谷,个人觉得搭建一个新的平台非常必要,比如虚拟和实体的结合。

  金州集团原来是做外贸的,后来建立了工业园区,这就是虚拟和实体的有机结合。现在园区内员工宿舍、车间、食堂都是一体化管理,一些企业入驻之后,依靠外贸工业园这个平台,产值都翻了好几番,这就是一种产业的提升。外商参观之后,都留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评价。那么海外市场自然就得到同步拓展。今年1月份,集团外贸业务额同比增长了25%。

  整合优势创新商业模式

  郑晨爱 市政协委员、温州服装商会会长

  当前经济环境下,拓市场的决策,显然是非常英明的。温州人的优势很多,善于经营,有很多的渠道,有很广的营销网络,同时又有好产品和好品牌,因此,拓市场的本质,就是整合这些优势,然后创新一种商业模式。

  对外,还是要走出去。温州服装行业就已经在积极探索,抱团出击,比如去香港参展。对内,2年100个购物中心,就是很庞大的平台或者渠道。一方面有利于温州优势产品走向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塑造提升温州制造区域品牌。

  细分市场逐个突破

  黄发静 市政协委员、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面对经济困难,要有清醒的认识。温企确实存在弱点,金融危机之下的表现就是市场萎缩,所以要“拓市场”。但具体怎么开拓,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以打火机行业为例,从自身实际出发,觉得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包括技术上和产品上。日丰公司从07年下半年开始加强与美国ZIPPO公司的合作,针对户外旅游市场,开发两款新产品;二是瞄准个性化产品,承接一些比较难、比较繁、技术要求高的订单;三是关注重要礼品市场,06年德国世界杯日丰拿到订单90多万只,目前正在洽谈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礼品授权。四是针对之前九成出口的情况,争取今年进入国内市场,计划就走两条路:农村市场和城市中高端市场。

  守住老市场,开拓新市场,两个市场同步经营。两会召开,温企抱有很大的期望。借“两会”东风,先报个喜讯,日丰公司一季度的订单额已经超过去年同期。

  加强关联产业间的合作

  赵景温 市政协委员、温州三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体反馈过来的情况,市场确实在萎缩。但温企不会就此没落,需要深入挖掘。根据之前的经验,对橡胶制品行业来说,加强行业间的交流,跨行业的合作非常重要,比如汽摩配。

  另一方面,尽快进行技术创新,以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比如和高校的相关专业合作,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引进高端专业人才。杨德月 实习生 尤建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12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 宦海沉浮

原文地址: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作者:憩园主还记得08年的金融危机吗,一些企业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就想大规模裁员,可是面对一些有背景和不想失去工作的员工,使负责人束手无策,这时”职业丑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顾名思

全屋定制家居 谈危机下定制家居企业是否适合开大店?

     受经济危机和房地产调控影响下的建材家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呈现举步维艰的境地,一些品牌逐步的被市场淘汰或自己缩减规模,来抵制市场的危机。一些处于中游地位的品牌很困惑、恐慌、不知如何是好。笔者觉得如果品

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 危机下钢构企业如何提升竞争力

竞争力强弱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危急时刻,我们更容易看出钢构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之分:发展良好的自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举步维艰的自然是缺乏有效的竞争力。当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竞争力除了强弱之分外,更有长短之别,钢构企业自然都希望自

08年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下,创业者可围绕“衣食住行”找项目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下,找什么项目创业最合适?在晨报青年创业俱乐部QQ群里,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最高。昨日,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建议,创业者现时可围绕衣食住行来找项目。 12月1日,晨报开通“武汉青年创业俱乐部”QQ群,几天

声明:《核弹危机拓展项目 危机下看温商如何拓市场》为网友天空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