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与伊藤忠16日签署的合作,是我抛的“绣球”,价格是按账面净值交易的,有人说是贱卖,那是因为他只看重这一笔交易账面上的得失,金钱的得失,而我更在乎的是钱买不到的东西,是杉杉未来20年,乃至100年发展过程中的得失。我们要的不是资金,是“软实力”。我们引进的是一个战略团队、一系列高新技术设备和分布全球72个国家的销售渠道,而创造的是中国式的商社模式,打通产业链的关节,成为产业的组织者。
今年杉杉品牌就20岁了,再过20年杉杉应该是什么样子?面对全球化竞争,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怎样由游戏的参与者变为主导者之一,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应该如何实现?
我们必须借助巨人的肩膀来冲破天花板!
20年来,我们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地方小厂一步步打拼,发展成为今天多品牌跨领域的大型综合集团,这其中,我的个人色彩很浓。我们很多企业,作为创业者的企业家个人影响力很大。在杉杉两个上市公司我都不是董事长,但是集团里做重大决策时大家还是会嘀咕,郑总什么意见?
去年,杉杉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118亿元,成绩不错,可对我来说,118亿元就是一个透明的天花板了!依靠我一个人来解决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来冲破这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已经不行了。人无完人,再优秀的老板也有年龄老的一天,有情绪反复的阶段,有知识结构老化的时候;再优秀的员工,也有脑子过分灵活的时候,对自己有利的执行力就强,对自己不利的,就“捣糨糊”。
如果把企业比作个孩子,那我只是高中老师,她要发展就要请大学教授。和有150年历史的伊藤忠合作,我也是看中了他们严密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现在全球金融危机,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都借机探索和实践国际化战略,“联姻”就是其中的选择。国际合作,不是投机,这和成家一样,要有彼此的理解和相互包容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