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色彩的李书福从来都是汽车行业最令人兴奋的谈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书福在早期将自己表现为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悲情喜剧人物,那时他可以随时撩起裤管展示其仅花35块钱买来的皮鞋,也会不分场合地抱怨如何被政策束住手脚。彼时,李书福的“大嘴巴”常被定义为“痴人说梦”,诸如“汽车不过是四只轮子加沙发再套上一具铁壳”,和“像卖白菜一样销售汽车”。
现在的李书福闭上了嘴巴,却不动声色地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箱制造商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且未向后者派驻一名高管;李甚至没有再提及其相当精准的预言—“通用、福特迟早破产”,而是打算直接买下前者不得不抛售的资产—沃尔沃汽车,该品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高档汽车。
没人能够否认李书福已经完成从草根到领袖的进化。但在评估吉利收购和管理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子公司的能力时,并非所有人都看好这家年轻汽车企业。这种判断往往来自今天仍在路上行驶着、最廉价的吉利汽车。
李书福是那种经济学家们无法用规律来解释的企业家。“董事长总能发现让公司存活的商机,但有时需要有人在后面拉他一下,让他慢一点走。” 吉利集团副总裁兼CFO尹大庆说。
但李书福首先需要将他“把三分之二的汽车卖到海外”的规划变成现实。
与印尼GAYA MOTOR的合作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成立于1969年的GAYA MOTOR是印尼历史上第一家汽车组装厂,在生产吉利金刚的厂房里,可以同时看到正驶下总装流水线的BMW 3系和5系。
台湾也已经开始生产吉利熊猫,但在那里被重新命名为TOBE(酷比)。到2010年,年销量不过30万辆上下的台湾市场,TOBE的份额可能高达1万辆。
不久前,有一家海外媒体这样评价吉利—“中国第二大自主汽车生产商吉利,比他们印度同行的汽车贵了许多,这成为吉利发展的障碍”。
如果李书福看到了这篇报道,应该会嘴角上翘,“便宜”早已不是他打算让这家企业与之画等号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