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到马云的照片了没有?”这边一个年轻的身影喊着,胸前贴着的“淘宝卖家”标签,透露了他的身份。
“专程赶来,看不到马云可会遗憾!”另一边,又一张年轻的面孔让同伴举着她,希望能透过密集的人群,拍到前台一身白装的马云。
上周六,“网交会”开幕的头一天上午,会场上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令会展主办方感到意外,也令来参展的商家和卖家都震惊。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统计显示,400家主要来自消费品领域的“广东制造”,居然引来了近3万人次的淘宝卖家来现场“淘货”。
但是,当网商们觉得400家与3万人次显得不太对称的时候,面对多数是年轻且显得生嫩的面孔,再对比之前广交会上接触的那些国际成熟大买家们,他们的高期望值又不得不大打折扣。
这些年轻的网商们,能够成为马云口中的“网货新时代”的建设主力军吗?
制造企业的顾虑:他们还太弱小
“我发现,广东企业会造货,但是却不会卖;他们习惯了资金在港澳台、市场在海外的经营模式,从来没有思考过产品如何卖的问题。”面对广东外贸制造业的集体困局,马云如是说。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919.4亿美元,同比下降22.8%;而作为中国GDP和外贸进出口的第一大省,广东外贸依存度高达15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这意味着,出口转内销在珠三角更为迫切。残酷的现实,让这些“广东制造”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起出路问题。
对已经习惯了大批量来样加工的外贸模式的这些外贸企业而言,显然,转内销的道路依然不那么顺畅。
初尝电子商务的甜头,广东的玩具外贸厂商万菁有意尝试做内贸市场,并且到首届网商交易大会现场设了个摊位。
万菁介绍,从去年8月份以来,感受到外贸寒冬的他们开始尝试着在淘宝上开店做零售,迄今为止已经累积了6000多个交易信用,但是即便如此,对比外贸的订单份额,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这点内贸销量对他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万菁决定通过参加这次的网商交易大会寻找更多的淘宝卖家代理她的产品,从而实现规模集群效应。
但是,下午来到展会现场听负责业务的工作人员汇报了“收获”,她还是掩饰不住失望:“一般外贸展会上,人流量没有这么大,比较冷清,但是一旦出现询价的,都会是购买意向比较强的国际级大买家;但是这个展会不同,人流量大得令我吃惊,一个上午下来好像并没有太大规模的淘宝大卖家出现。”
也是意识到多数淘宝卖家都规模小的现状,这次参展的400多家广东企业纷纷降低了商品的起定量,降低“准入门槛”,即便如此,一些网商的经济能力还是让他们觉得希望渺茫。
在电子产品区域,一家出售可自制标语电子棒的外贸企业“来秀光电”摊位前,业务经理叶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是针对外商,他们之前的订单起订量一般在1000支,但是这次针对网商的“门槛”就特地放低到200支,“这样调整了,不少淘宝卖家还觉得太多。”
来自广东的照明厂商斯诺美居的负责人马骏康告诉记者:“今年的广交会我也参加了,虽然总体形势很一般,但是我们还是和荷兰一位卖家达成一笔250万的订单;如果抱着同样的期望值到这次展会上,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马骏康企业所在的中山古镇,被称为“中国灯都”,那里和他一样生产灯具的企业至少有上万家,“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和工艺壁垒,多数灯具企业依赖低价竞争生存。”
去年8月份开始,马骏康尝试使用电子商务。“多渠道拓展很重要,其中一条是电子商务,这里存在着无限的可能。”虽然对网交会上来的“孩子们”有些失望,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马骏康说他心里很明白,“不能小瞧了这群孩子,他们每个人面对的都是全国的消费者,潜力无限。”
年轻网商的信心:未来我们无限可能
靠在咖啡吧的墙壁上,饶有兴味地站在一旁听着边上网商们的讲话,1983年出生的李潇个子并不高,再加上穿着淡紫色T恤,越发显得生嫩。
一开始记者没有注意到他,直到阿里巴巴公司的工作人员引荐,才发现:淘宝卖家的“大鳄”就在身边:李潇经营的淘宝店“淘安居”月销量已经达到100万元,即便按照10%的利润率计算,眼前的这个“孩子”月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
听说销售业绩,对李潇,记者也是肃然起敬。
但是李潇不以为然:“你觉得一个月100万已经很多了吗?我不觉得,我相信在30岁之前能够实现我的1000万梦想。”
他的这句话让记者联想到了马云的一句名言:“人不能没有梦想;只要怀抱着梦想,又马上采取行动去执行,梦想就不会遥远。”
也是看中了这次网商交易会上存在的可能商机,李潇义不容辞地从杭州飞到了广州。展会一圈考察下来,李潇并没有发现保健品相关的企业参展商,与几家礼品包装厂家交换了名片,“主要用来包装产品,量大了,这一块也是不小的支出。”
“不可能现场就签下订单的,但是谁也不能小看了我们年轻人的潜力。”李潇说。5年前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就接触淘宝,开起了网店;而1000万的梦想,他刚开始做淘宝网店的时候就有了,那时他的网店月销售额不过5000元;当时听到他的“梦想”,有一位做保险的朋友给他泼冷水:“你的1000万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李潇从来没有放弃过;现在再向前看,李潇的语气中满是坚定:“1000万是肯定能做到的。”李潇说,除了保健品,他正在考虑利用已有的网店经验和资源,再扩大业务经营的范围,他的销量会越做越大并非一句空话。
“一开始,我们进货确实只拿几千元的订单来尝试,但是一旦市场接受了,就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地下单了。”李潇笑着说,对比他的今天和昨天,谁也不应该轻视他们这群新网商的潜力,“和他坐同一班飞机赶来这次参会的杭州网商,就有10多个,而且都很年轻,其中很多销量比我做得都要好得多。”
怀疑电子商务创造奇迹的人们依然在用质疑的目光去审视这个群体,但是已经尝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财富甜头的李潇们,却不愿意做片刻的停顿,又快马加鞭,投身到这个日新月异的商海中去捕捉新机遇去了。
比起通过中间商拿货,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从而在网店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马云口中的“网货”新时代,对这群网商而言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效益;而这也正是诱使这些年轻人积极去开拓“网货时代”的一大促因。
一位河南郑州的网商告诉记者,在这次展会上,他看中了一家韩国人在中国建的童装厂家,“款式很新颖,而且比起以前的中间商拿货,我的进价成本比起来也至少降低了10%。”这位网商告诉记者,他下了1000多元的订单回去试探市场,“如果消费者能接受,我就会大规模铺开。”
“首届的网商交易大会还不太正规,规模也还太小,但是人气说明了一切。”会展拥挤的现场让马云自己也忍不住思考起来:为什么在双休日,还是有这么多人愿意来到这里?
“大家蜂拥而来,因为每个人都怀着梦想;而将梦想付诸行动,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马云说。
对簇拥在周围的年轻网商群体,聪明如马云自然也不会没有注意到制造企业和网商之间的“不对称”,但是马云用他语重心长的语气“警告”那些传统的制造大鳄们:“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群80年代、90年代的新网商,将改变未来,不要小看这个群体。”
“一如2007年A股那样的火爆场面,短期内将难再来;即便来了,也只是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马云说,陷入困境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与其苦苦追寻金融危机何时过去,不如抓住这波金融危机下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改变自己,适应新形势;而对缺乏“销售渠道”的外贸企业而言,通过创建品牌,搭上电子商务发展的快车,会是一条捷径。
“以我的学历、背景、长相,我相信当年毕业后如果去微软、IBM这样的大企业应聘,会被拒绝;但是今天,反过来他们要把手上的企业卖给我,我还不一定会接受呢。”马云说这话,旨在说服在场的制造业们相信:就如同他创造了互联网奇迹一样,现在的80后、90后年轻一代,同样有能力通过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撑起“中国制造”半边天,这不会是一个不可能的神话,“他们会是5年后、10年后的新富翁。”
“如果淘宝今年是2000亿的交易额,淘宝网留下20%的毛利,总的进货量不计算,假设网店没有库存,就可以计算出1600亿元;如果淘宝达到1万亿的交易额时,背后会是8000亿元;我只想告诉大家,无论淘宝网怎样发展,淘宝背后的商机等于是0.8个淘宝网。”面对制造企业的疑惑,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卫哲这样用数字说话新网商群体对“中国制造”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