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顾客分析 顾客分析(七)



5、找到问题,积极应对摇摆者。

A、摇摆者具有怎样的特点,可以使您一下将他从人群中挖出来,并将他摇出自我设定的漏斗,摇进您的产品中。

a)      对您的建议说“不”,但并不立即走开的顾客,这里的“不”仅仅是出于对您的警惕。警惕什么?警惕您所推荐的产品并不十分令他满意,警惕他随意的应承一句,会让自己最后陷入销售人员的“兜售圈套”,不得不为这项产品而做出支付。这是一种基本的防范心理。

我走进一家时装店,销售小姐非常热情的迎上来问:请问您是要买衣服吧?(当然,这位销售小姐本身的问题就提得不好,最好改问:您要买一件什么样式的衣服?至于为什么,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讲到。)我会怎样?我会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嗯,不!我只是随便逛逛。那您试试这件吧,很适合您的气质。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话说到这里,我的手中却握着这件衣服,反复摩挲,而且,将衣服试穿起来,心里满意之极,非常喜欢,但是到了这里,我仍然说很一般。并不是特别想要。)

其实这样的情形并不仅仅发生在我们的销售活动,一个大学四年级的男孩子在校园里遇到一个非常漂亮、非常可爱的女孩子,一见倾心,有心结识、追求,于是问道:“同学,请问您贵姓?”

女孩子对男孩子印象也很好,但她仍然会很矜持的回答说:“我不告诉你。”

“哦,那我告诉你,我姓蒋。”

于是在不知道女孩子姓甚名谁的情况下,男孩子跟着女孩子漫步在校园小径,绕过荷花池,经过教学楼,穿过小竹林(大家注意,在这里,女孩子没有说,别跟着我,要不然,我喊保安了!)

来到女生宿舍楼下,男孩子做恍然大悟状:“原来,你住在这里呀?”

“我凭什么告诉你?”女孩子说完,登登登跑上楼去。

以后呢,男孩子每天会捧着一束鲜花晚饭时间守侯在楼下,女孩子也没有因为为了躲避这个“讨厌的家伙”而每天绝食不下楼,或是库存一箱速食面来打发自己的晚间的胃口。

“你在哪个系?”

“没系(没戏)!”(女孩子不想让男孩子有胜券在握的骄傲)

“什么专业?”

“有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女孩子的嘴很紧,什么也套不出来。)又过一段时间,男孩子得去毕业实习了,走之前来找女孩子告别,没碰上,一走就是数月,女孩子开始感到极不习惯,乃至开始焦虑不安,暗暗思忖,是不是自己什么时候说错什么话了,自己真不该老是对他这么冷冰冰的。(我们以后会给大家讲到销售人员的欲擒故纵法,这里不多表述)。

 目标顾客分析 顾客分析(七)
这里主要是讲女孩子,也就是我们的销售人员所面对的顾客普遍具有的防范心理现象,在顾客嘴上说“不”,表示不接受的时候,您千万不要气馁,绝对不能放弃,这样的顾客恰恰正是最容易使您创造销售业绩的最佳候选顾客。

b)      对您的话提出异议,但并不马上说出他的观点,这说明异议是伪装了的问题。顾客对销售人员的建议或者产品的介绍表示不认可,但并不表示出自己的观点。

        刚才我们讲到的小蒋毕业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那位女孩子,女孩子还得做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时,小蒋提出一起去看电影,女孩子能不同意吗?女孩子的表现是什么?垂着头,想了一阵,用很勉强的口吻说“嗯……好嘛。”似乎很无奈。

西南影都的节目告示牌写着好几部电影,小蒋问女孩子想看什么电影,女孩子喜欢看喜剧,想看《情定诺丁山》,“随便吧。”嘴上是这么说的,这时,销售人员若象小蒋一样就会很容易犯错误了,小蒋说,“那么,我们就看《惊声尖叫》吧!”这是一部恐怖片,女孩子不爱看,“这有什么好看的?”“那你想看什么?”“随便。”还是随便,大家想想,女孩子不愿意看恐怖片,但她不肯直接说出来,只说《惊声尖叫》没啥好看的。

“这位先生,来买笔记本电脑吗?这一款挺不错,是最新出来的,卖得非常好!”

“我不喜欢这个品牌的产品。”

“那您喜欢什么品牌的产品呢?”问到这份儿上,顾客不吱声了。潜台词是这个品牌的自身质量或是厂家伤害过他,这是问题症结所在。怎么化解这个症结,且听下回分解。

c)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但一直在问一些枝节性问题,环顾左右而言其他,这是顾客在盘算是否购买,同时,也是不愿意肯定自己购买意愿的表现,这是顾客的自我防御机制使然。

        “这位女士,这件衣服是现在最流行的款式,我们昨天刚刚进的货。”

         “是吧。”

         “您不妨试穿一下,感觉感觉效果。”

         “不必了。”

         “买不买没关系,穿起来看看嘛。”

           于是顾客将衣服穿起来。

           “您看多合身啊,就象为您量身订做的一样。”

           “我怎么不觉得?”说着,顾客脱下了衣服。

           “您就要这一套吧!”

           “这衣服好象把我显得很胖。”

           “哪里会呢,刚刚合适嘛!”

“你们是从哪里进货呢?”

“我们都是法国的品牌,在深圳生产的。我为您包装起来吧!”

“现在好多所谓的国外品牌的衣服结果都是土生土长的国内品牌,只不过取一个时髦的名字在国外注册一个商标,就称自己是国外名牌卖起来了。”

各位,大家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已经被逼到了一个死胡同,没有退路,也很难前进了,怎么处理?请听下回分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1612.html

更多阅读

经典技术分析上 经典技术分析(下) 致谢

  (一)我要感谢我的父亲查尔斯 D. 柯克帕特里克(Charles D. Kirkpatrick)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是美国富达投资有限公司(Fidelity Investments)的投资组合经理。我14岁那年,他有一次让我帮他完成一幅图像的新数据输入。从那时起,他正

市场营销哲学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七) 死与不死

营销哲学研究系列(七) 死与不死 七论药家鑫式作恶与陈光标式行善 《史记》云:“千金之子,不死于市。”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一个生命结束。这里笔者试图从营销哲学的思辨角度,对药家鑫式作恶与陈光标式行善进行比较,以期望对人

国药“赢”销(七):中药“治未病”将引爆销量

国药“赢”销(七)   TCM  Marketing Ⅶ中药“治未病”将引爆销量    “治未病”是中医的惯有思维,也是中医的优势,中药策划者们要好好利用,在治疗领域做好文章之后,如果产品特性允许,积极开发疾病预防领域的市场。“治未病”是

声明:《目标顾客分析 顾客分析(七)》为网友趣途无百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