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谷歌又改名了,但是,"谷歌‘也好,"古代的狗"也好,"Google中国"也好,都是隔靴搔痒,名字改来改去,如果不改变骨子里的不尊重中国的网民习惯,不尊重中国,Google将很难在中国市场东山再起。
正文:
玩网络的是不甘寂寞的一群人,Google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自然也是一个最不甘寂寞的了。这不,刚刚闹腾了把服务器从中国内地撤到中国香港去,今天又暴出新闻,宣布把Google在中国使用了4年的名称"谷歌"正式更名"Google中国"。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全球总裁施密特亲自来华,宣布Google在中国的名字将改为“谷歌”。
2010年4月3日,谷歌首页正式更名“Google中国”。
且不谈Google的名字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含义何在,咱们单就看看Google的起名艺术吧。Google为什么会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当然其中原因很多,不过以网络营销观察人士刘兴发的分析,往往一些非常小的细节都可以体现一个公司的态度,很多看起来偶然的事情,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西方有个寓言说得好:
少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比如最简单的一件事情,Google公司在中国的起名方面其实就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没有尊重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其英文“Google”,这个单词可能西方人输入起来非常顺手,但是对大部分连“中国的英文都不会讲的”中国人来说,这个词实在是又长有臭,就是我知道你Google好,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输入啊。
悲哀的是,Google的中文名也很离谱,官方称呼叫什么“谷歌”(其实个人比较喜欢“古狗”这个词,古代的狗,比较亲近啊)
更悲哀的不是Google的域名难拼写,中文名称莫名其妙,而是他的竞争对手有一个非常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名称——大家看看,百度(baidu),相信-爱华网-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可以轻松的打出来。
当然,Google并不是因为一个名称就在中国失败了,实际上,Google在中国市场一直竞争不过百度,其实与名称有非常大的关系(李彦宏应该非常庆幸,Google在中国的员工都是纯正海龟派的,而且都没有进化到他"学贯中西"的境界)。
名称的细节其实反应了一个公认的事实,Google在骨子里并没有尊重中国的网民-爱华网-习惯,没有尊重中国,据说就是李开复博士在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自主权,传说中的尾大不掉,大概就说这说Google这样的大公司的死板不灵活吧,"谷歌‘也好,"古代的狗"也好,"Google中国"也好,都是隔靴搔痒,名字改来改去,还是一群盲人在瞎折腾。
Google要想在中国市场东山再起,依刘兴发同学观察,难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