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特许经营制度将使我们更加本土化

 麦当劳:特许经营制度将使我们更加本土化


“我们已经和中国融合在一起。”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高级副总裁朱源和带着麦当劳式的微笑对记者说,“如果一定要说国际化和本土化,反而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麦当劳在本次“中国最具影响跨国企业”中综合排名位居第二的成绩显示了其在中国大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影响力。

  的确,麦当劳所代表的快餐文化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走进麦当劳餐厅时,我们也很少会去思考这是一个跨国企业还是一个本土企业。

  在这次评选中,麦当劳的外部形象指标如亲和力、公司形象、公共关系、产品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指标如企业文化、管理机制的影响力评价得分都位居跨国企业首位,这也印证了朱源和的话:“麦当劳现在是拥有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是一个在本地开本地公司的公司。”虽然有点绕口,朱源和还是这样评价他们公司的本地化。他告诉记者,无论是从公司普通员工、管理人员的本地化程度还是从麦当劳公司95%的本地采购来看,麦当劳都是一个“本土化”的公司。

  “我们在进入中国时第一个处理的事就是人脉关系。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把人的关系处理好了,我们才能顺利地开餐厅。”朱这样表达麦当劳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深刻程度。

  “我们与中国已经融为一体,我们就是中国企业,除了我们是西方品牌外。”朱源和这样强调麦当劳在跨国经营中的本地化融合程度。

  在朱源和看来,麦当劳最吸引员工和管理层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麦当劳能提供培训。“每一个到麦当劳工作的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无论是餐厅还是地区或者再高一级对经理的培训。而这在很多中国企业中根本无法做到。”朱表示。“第二点是员工可以学到管理。麦当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投资在人身上。”朱源和对此非常骄傲。

  谈到从2004年起在中国天津开始的特许经营试点,朱源和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1000多家申请者。

  “在全球3万多家麦当劳门店中,68%的都是特许经营。而在美国,特许经营门店的比例更是达到86%,麦当劳本来就是一个利用特许经营模式很有经验的企业。”朱表示。

  针对特许经营中品牌控制的问题,朱源和表示,麦当劳是从扫地等最基本的工作开始培训,“要成为我们的特许经营商,就必须经过我们一年的系统培训,而在经营过程中,我们也会派出业务代表做顾问,给出适当的培训,并增强对特许经营店在品质、推销、管理上的意见。”

   “而现在,麦当劳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培训系统和供应系统,即使在偏远的地方我们也可以供应。我们在中国启动特许经营的时机已经成熟。”朱源和用“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有中国特色的话来表达麦当劳目前面对的机遇。

  “我们并不想把风险带给加盟者,如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就要别人来投资,这是不公平的。而现在中国的投资环境也正日益改善。”朱源和这样回答记者,为什么他们到现在才启动在中国的特许经营的计划。

  “特许经营将使我们更加本土化,本土化的投资、本土化的管理、本土化的员工,我们将完全融入本地文化,与当地社区一起发展我们的事业。”朱对此充满信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2183.html

更多阅读

麦当劳特许经营的背后 麦当劳出售特许经营权

发表:2014/2/20 17:33:56 | 来源:中国吃网[摘要]近期,麦当劳中国在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开放对个人的特许经营,申请人须拥有不少于200万元资产,目前特许经营方式是转让一家已在营运中的成熟麦当劳餐厅。但是麦当劳开放个人特许经营的背后

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美洲大陆有一种不飞鸟,尽管生物学家认为其翅膀根本不足以产生能够支撑鸟身重量的动力,但并不妨碍它在天空自由翱翔。麦当劳就是商界的不飞鸟,尽管缺陷众多,却依然翱翔于商业的天空。麦当劳:商界不飞鸟   文/陈禹安  麦当劳悖论如果有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

麦当劳:微博促销快乐文/本刊记者闫芬 周再宇 发自北京也许大家已经忘记2006年那句最让人感同身受的话,香港那位巴士阿叔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这句话当时被广为传播,甚至被印到T恤上。可见“压力”一词引起

通用汽车输在哪里 麦当劳:特许经营赢得全球

 麦当劳的前身是由莫里士和理查麦当劳兄弟于1930开办的一家汽车餐厅。如今,麦当劳已在100多个国家开设了7万多家分店,年销售额达175亿美元,2倍于它的最大对手汉堡王。     麦当劳被称为全球餐饮业的巨无霸,其成功的最重要的要素之

声明:《麦当劳:特许经营制度将使我们更加本土化》为网友红玫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