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在深圳举行的第六届连锁业年会上,中外商业巨头热论开放 12月11日,入世承诺的三年过渡期结束,中国零售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起点。如今距离大限只有一个月,何去何从?昨天,在深圳举行的第六届连锁业年会上,沃尔玛、百安居、上海百联、大连大商等中外商业巨头与国内3000多零售商进行了一番探讨。 “全面开放的内容主要包括股权开放、单个城市开店数量取消限制、增加开放一批非核心城市,这就是外资进军的重点。”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坦率地披露,全面开放后,在中国市场将出现一批独资的外资零售企业。在重点城市,外资零售商的开店数量将突破三家的限制,迅速增长。同时,外资零售商将加快进入二、三线城市,形成区域连锁。而一些对中国不够熟悉,在过渡期内一直观望的跨国商业巨头也将在闸门开放之时首批“抢滩”。 “中国零售业无疑将在12月11日后发生全局性的变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分析认为,全面开放后,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将升级为国际竞争,国际一流的经营管理水平将进入国内;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融合度增加,对中国零售业的提升有巨大推动作用。
![中外商业巨头深圳热论开放:中国羊会变成国际狼](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131196303560.jpeg)
打开家门,放进群狼,中国的群羊有能力与狼共舞吗?上海百联董事长张新生对此有些忧虑,他说:“虽然某一个外资企业不可能形成垄断,但是外资整体上占据零售业大部分份额的情况却并非空穴来风,目前,大卖场就已经成为外资的天下,增长速度很快。” 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给中国零售商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中国的羊圈很大,再放进几头狼也没问题,而与狼共舞的过程中,羊性会向狼性转化,中国羊总有一天会变成国际狼。”同场竞技,中资与外资各有长短,如何能够在外资公司的弱项上下功夫?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分析,外资的劣势在布局。目前跨国巨头的目标市场集中在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布局不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