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果CEO马嘉樑,见证了苏果8年走过的曲折之路,他和团队所创立的苏果连锁超市是业界的”领头羊“,而他本人也被业内喻为本土民族商业抵抗外资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目前,南京本土超市和外资零售市场占有率的比例大约为多少? 马:基本上是1:1,本土超市大约占55%。 记者:外资全面进入对苏果的冲击应该是很大的,与外资零售相比,苏果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儿?
![苏果CEO马嘉樑:“有我在,南京市场寸土不让!”](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131358274597.jpeg)
马:苏果除了连锁网络的互动优势较为明显外,其他并不具备明显的先天优势,而外资大卖场所具备的资金、地理、人才、规模、管理、营销优势足以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这样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在苏果已渗透到的外埠市场。 我们不回避竞争,吸取对手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绩效考核,尽快摸索出一套应对竞争的、完整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手段。在以后的竞争中,苏果会强化即时有效的物流配送,最大限度地反映消费者需要。 记者:离12月11日只有一个多月,能介绍苏果对外资零售的竞争有哪些针对性的策略? 马:首先,紧跟沃尔玛的低价策略,我们连续开出了几家平价店,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进一步稳定便利店价格,以巧搏大;此外,社区、标超根据区域分布情况,形成10个蜂窝状,合围外资大卖场。实行会员制和多业态分开运营管理之。特殊、敏感商品,在不扰乱市场的情况下,绝对低于竞争对手。最重要的是根据对手特征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记者:苏果这个本土品牌在和外资的对抗中,您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马:有人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是个民族英雄,我不敢自居,但我可以这么说,“只要有苏果在,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南京市场我是寸土不让!” 记者:如何看待政府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马:这是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一个误区,一定要遵循一步一步开放的原则,对民族商业有所保护,国家圈定的“零售业国家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极大的扶持,但扶持不可能是永远的,企业一定要趁这个时间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