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大天王 《私募江湖》第一章之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南北混杂。当时,一批又一批青年从全国五湖四海赶来沐浴改革春风。大老远地赶来后,第一个接触的事物就是股票,许多人也因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1989年,一个个子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来到深圳,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憧憬,还透露出自负以及大显身手的抱负。

他叫刘宏,一个80级南开大学的天之骄子。那一年,他放弃大学讲师的职位,只身来到深圳打拼,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来晚了。

 新四大天王 《私募江湖》第一章之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
当时的深圳,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接踵而来,然而像刘宏这样莽莽撞撞过来的却不多。很多单位都直接地告诉他,已经不缺人手了。

为了谋生,这个年轻人只好在码头搬运货物,生活的残酷让他平添了几分现实。

有一天,他正好路过深圳荔枝公园,不知为何,他的脚步停了下来。眼前的景象彻底吸引了他—很多人聚在那里,胸口贴着纸片,手上举着牌子,走来走去,大多靠眼神交流,对上眼的,就如同地下党一样,点点头,然后走到老荔枝林内部去交流,整个场面有点像童年时玩的游戏“找朋友”。他走近一看,原来那些纸片是股票凭证,有万科、深发展等“老五股”品种,牌子或小纸条上还写着价格。

|www.aihuau.com|21

原来那时候,在巨大的赚钱效应刺激下,深圳人对股票的狂热早已被大大调动。在证券公司柜台买到挂牌的股票,出门在黑市便能立即翻倍。作为深圳炒股集散地的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总部营业面积太小,疯狂的人们因此背着装满现金的麻袋进行黑市交易,区域不仅扩大至特区证券公司附近的街边,甚至包括街对面的公园。

看到此情此景,刘宏很快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在大学期间,他曾在南开大学图书馆里看到过一本讲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的书。这本书曾令他无比着迷,借阅多次。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股票吗?他思忖着,便开始留意起来。

刘宏日后成为中国本土另类套利投资风格的私募代表,在证券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当时还有一个叫做林园的陕西汉中人。林园生于1963年,到深圳的时候是1989年,差不多与刘宏同期接触股票。来深圳之前,林园对股市一无所知,他的第一份职业是深圳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工作了两年,由于无法适应医院倒班的工作节奏,他调到了深圳博物馆工作。在博物馆工作期间,他曾在南京某知名学府进修电子工程。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医学专业的人而言,学习电子工程存在很多困难,股市无疑为林园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寄托。

当年,林园一家共同筹集了8 000元,以88.45元的价格买入了30股深发展的股票,之后反复操作,短短几个月获利12万元。

据说在1989年年底,林园与家人凌晨3点起来拿到股票就开始做自由交易。那个时候的交易环境特别简陋,营业部大厅中间有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诸如“深原野,10块5毛有没有人要”,不消多久就涨到11元,到时就会有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和菜市场没有两样。通过这样来回倒几次,林园他们赚了不少钱。如果有朋友要买哪只股票,又刚好有人想卖,他们还可以中间介绍一下,每笔可以赚100多元。

相似的经历还发生在后来成为女私募的李雅非身上。1962年年底,李雅非出生于四川泸州,1983~1987年她一直在泸州一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87年,不甘平庸的李雅非应聘到泸化进出口公司,两年后被借调到深圳工作,住在深圳园岭—而这恰好是中国股票交易的诞生地。

1989年,李雅非在园岭附近草坪上见到了刘宏当年在荔枝公园看到的相似情景:许多人围聚在那里,手里拿着比A4纸略小的纸张,有的举着牌子,有的将小纸条贴在额头上—这些小纸条正是股票凭证。李雅非很快发现股票来钱很快,于是她拿出6 000元试水,买了深发展、金田、振业3只股票。仅仅过了一周,账户上就多了1 000多元。

这些早先试水的草根股民利用早期中国资本市场不流通的盲点而火速赢利。渐渐地,他们中的一些人胆子大了起来,问朋友、亲戚借钱买股票,由此赚得第一桶金。

那两年,很多后来成为大腕的私募们都不约而同地南下深圳。

李驰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1988年从浙江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1989年南下深圳特区。李驰当时有个杭州女朋友,家底殷实,起初女友家反对他们离家那么远,但李驰当时对南下怀着满腔热情,几乎是将姑娘“劫持”过去的。

刚到深圳的时候,李驰在蛇口上了一个为期3天的培训班。有人在学校的门口摆了张桌子,卖深圳安达公司(深圳“老五股”,现为ST国农)的股票,100元钱一张。他发现,好多人买了之后,一两个月涨到107~108元,就卖掉,以为很好赚钱,殊不知后来这张“纸”涨到了3 000元,上涨近30倍。他上了投资原始股的第一课。

1989年,年轻的杨骏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在深圳招商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做投资和企业分析。一年后,杨骏转到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先后担任总经理秘书、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等职务。

时间再往后几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点文学青年气质的但斌也来到深圳,来到曾一同患难过的哥们所创立的投资公司谋生计,开始接触股票与学习投资。1992年的他,年仅25岁。

1969年出生的刘明达,在大学的专业是化学工程,毕业后他在内地企业待了一年多,1993年才去了东莞从事与贸易相关的工作。同年,他开始接触股票……

这些人后来构成深圳私募的中坚力量,刘明达则与赵丹阳、杨骏、但斌并称私募“四大天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2567.html

更多阅读

异术 《金融异术》第一章

系列专题:《金融异术》第一章拉尔夫·阿卡姆波拉(Ralph JAcampora)在从事技术分析时,你必须要学会兼收并蓄,因为你的方法总会有无效的时候,如果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你就是在自取灭亡。在40年的从业实践中,拉尔夫·阿卡姆波拉始终在当代技

《私募江湖》第一章之私募人物二刘宏:中性投资尝螃蟹者

职务:上海博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CEO出生年份:1963年 出身:草根、股评家 家乡:山东风格:无风险套利业绩:旗下中国境内基金BEAF(中文名“壁虎”)自2005年2月成立至2009年7月,实现了144.59%的总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99%。同期瑞士

《私募江湖》第一章之私募人物一迈克•吴:中国“欧奈尔”

职务: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出生年份:1969年出身:海归 家乡:上海风格:趋势投资+心理分析业绩:迈克8226;吴曾无意间透露,如果每年做不到25%以上,就无法称之为专业的投资者。|www.aihuau.com|24履历:出身投资世家,1984年就购买了上海

声明:《新四大天王 《私募江湖》第一章之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为网友下一个明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