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州的一些制造企业正在为10月份的三个会议发愁,而事情的缘起是超级零售大鳄沃尔玛在2003年宣布,到2005年1月份时要求它前100大的供应商采用RFID技术,实现货品的电子标签,以继续提高其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尽管还没有波及到中国的供货商,但是后者很清楚,这样的情况早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到时候再做,肯定就来不及了,除非你愿意自己的货品从沃尔玛的货架上拿下来。”一位给沃尔玛生产画框的企业这样表示。
而10月份国内有关RFID技术的论坛或是峰会将有三个,一些关注这项技术的企业必须要认真考虑到底要参加哪一个,因为这三个论坛不仅主办方各不相同,而且所代表的技术方向也有所区别。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RFID在中国的推进工作一开始就面对了一个复杂的环境,RFID技术需要各种力量共襄盛举,但是越来越多的利益团体加入其中也无疑增加了整个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牵扯了所谓技术标准的取舍问题。
“实际上,政府对中国标准问题一直相当慎重,RFID和以前的DVD或是WAPI的问题并不完全一样。”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真正官方意义上的中国标准工作组,现在一些工作组或标准化组织只是政府部门牵头的或是一些民间组织。”
记者致电国标委求证,国标委有关人士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表示相关的工作正在做。
中国标准年内出台?
实际上,RFID的中文全称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单地说,它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与其他识别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如果RFID技术能与电子供应链紧密联系,那它很有可能在几年内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同20年前大力推广条形码技术一样,沃尔玛出于同样的考虑选择在当下推广RFID技术。
而RFID技术甫一在中国露面就牵扯了所谓中国标准问题。目前国际上有欧美EPC和日本UID两种互不兼容的技术,分别由不同的标准化组织推进。
而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有公开的消息称,中国的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的执行副主任王天扬在6月份向媒体表示,国内多家标准研究机构都在撰写标准初稿,估计两个月内能提交到国家标准委员会。而最乐观的估计是中国自己的国家标准有望在年内出台。
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制定流程,通常要经过标准建议,审议等5、6个阶段,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有关RFID的标准制定还处在刚开始的阶段,而且RFID技术实际上包涵了频点、接口、后台软件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方案。不过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8月底时有关RFID的频点测试方案已经被提交到国标委和中国无线电委员会。
北京维深电子的张革军告诉记者,目前美国的EPC技术已经得到了包括沃尔玛、惠普等产业巨头的支持,但是这项技术所采用的频率在860~960MHZ之间,而此前中国测试的频率是在840~843MHZ和917~925MHZ两段,但是840~843MHZ已经超出了EPC所要求的频段,而917~925MHZ虽然符合EPC的技术要求,但是这段频率在中国已经划归到中国各省做商用频段,比如有的省用这段频率做电视转播车。如果要把这段频率从各省收回将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
而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还牵扯到CDMA和GSM等通讯频点问题,有关RFID频点的确立相当复杂,“频点实际上是资源划分的问题。”
不过,仍然有相当多人相信传送频段很可能采用900MHz,频段的确立是整个RFID标准确立的开始,由于还要牵扯到对其他硬件设备作理论分析和现场模拟实验,所以频段的最终确立还没有官方的时间表,最乐观的估计是今年年底。
“所以现在才要做兼容性的分析和实验,选出一段合适的频段。”EPC和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工作组的副秘书长王书军这样告诉记者。
两种力量拉拢中国
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全球有两大RFID标准阵营:欧美的Auto-ID中心与日本的T-engine论坛,技术标准各不兼容。此前有日本媒体称“中日韩三国准备通过合作,分别在本国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组织,并联合开发普及电子标签所需的必要技术。鉴于电子标签今后将广泛应用,首先要规范亚洲的电子标签的标准。通过亚洲电子标签标准与欧美电子标签标准的竞争,今后将增加中日韩三国在全球统一的电子标签标准上的发言权”。而且,据悉新加坡也会加入中日韩三国的电子标签上的标准化工作。
此前不久的公开消息称,信产部王旭东部长在出访期间和日本、韩国达成共识,在IC标签开发亚洲代码,而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电子标签,数字家电乃至IPV6等技术中、日、韩都有望达成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而在这方面,日本无疑是排头兵,尽管RFID技术并不单单是电子标签技术,但这是否意味着在RFID技术上中国已经开始了某种倾斜?
日本UID中国中心的秘书长罗大庆告诉记者,美国的EPC是从当年的条形码技术发展而来,主要是为了提高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监控,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而日本的技术是希望能给每件物品都植入一个自己的“DNA”,从产品生产的最开始就实行管理。
EPC阵营因为从当年的条形码过渡而来,已经积累了诸多的产业优势,目前在美国沃尔玛和美国国防部(DoD:DepartmentofDefense)已经开始全面引进电子标签。欧洲除METRO以外,英国大型零售商Tesco也从2003年12月份开始为2006年正式的引进进行实证实验。而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宣布将导入EPC标准的电子标签,进行出入境的单辆和人员管理。
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两种力量的争夺就更加明显,4月间,EPCChina――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中国宣布正式成立,而在同一天,日本的T-Engine论坛主席坂村健也宣布和实华开合作,建立基于日本UID技术的实验室。
实际上,除了标准不明之外,一直困扰整个RFID产业链的还有其他问题。
但是来自政府层面的诸多信息仍然显示了中国对RFID技术的热情,例如,中国公民将在未来开始使用RFID技术的身份证,这就意味着需要10多亿张启用RFID功能的卡片。此外在医疗保健产业,中国政府计划出台一项使用RFID技术对血袋进行跟踪监控的计划,以预防和监测艾滋病以及肝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