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最先向外资零售业开放的城市————武汉,正在成为国际商家的必争之地。随着麦得龙、家乐福、正大等25家国际商业企业在武汉获准落户,新兴业态以及大型专业市场等快速发展,对曾是武汉骄傲的传统百货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四大商业巨头重组
在竞争压力面前,武汉商业骨干企业武商、中商、中百、汉商,出现了增销不增额,增额不增利的局面。2003年,除了中百盈利2235万元外,另外三家的净利润,武商为195万元,中商为804万元,汉商为134万元。
武汉商业竞争态势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业界内外的高度重视。有消息称,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商业改革重点的武汉,已有对武商、中百、中商、汉商四大上市公司进行合并重组的方案已上报决策层,并进入论证阶段。
武汉四大商业巨头实力雄厚:武商总资产35.97亿元,属下的武汉广场取得连续8年蝉联全国单体店利润全国第一的殊荣。2002年5月,武商托管兼并了同城的全国商业百强企业之一亚贸广场,集团主攻购物中心和量贩店;中商总资产20亿元,其扼守江南,拥有中南商场、中南广场和世纪中商等购物中心,并斥资十几亿元,新建了MALL;中百总资产23.8 亿元,其连锁超市业务遍布武汉三镇,拥有仓储超市24家,便民超市243家;汉商总资产16 亿元,集团主攻汉阳,近年斥资10亿余元,进军会展业,并拥有21世纪购物中心等卖场。如若合并重组,四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将达96亿元,年销售总额将达百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重组四大商业上市公司的想法由来已久。一年前,政府一位分管商业的领导,曾召集四大商企的负责人商谈重组一事,将其分为百货、连锁、家电及高科技几大板块,遇到了几家企业的强烈抵制。企业内部缺乏重组的动力,是商业集团重组的一种阻力,四家公司掌门人均执掌帅印几十年,把企业从小做大,从弱做强,谁都不愿被对方兼并。
本地零售业“不务正业”
其实,武汉商业零售企业在近年的发展中,如何做大做强也面临着许多困惑。面对武汉地区的商战硝烟,武汉商界的“四大天王"纷纷冲出百货零售的围城,通过资产重组涉足其他行业就是一个佐证。
武商集团虽在商业零售方面一直保持骄人的业绩,其毛利率基本保持在12%左右,但为打造商业界“巨无霸”的形象,该集团实施“扎堆工程”,将上市募集和贷款的10多亿元资金扔在房地产项目中。
在武昌地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武汉商业另一巨头中商集团,属下有七个卖场,分布在武昌和汉口,每年的销售收入在10亿元之上,销售毛利率约为10%,占据着武汉市场半壁江山。中商集团先后投资创建了集商贸、娱乐、宾馆、高档写字楼为一体的“中商广场"、“世纪中商”综合楼,在武昌中北路形成了中商集团的“扎堆工程”后,商业经营情况并不理想,于是,中商集团又进军高科技,参股武汉华软软件公司。
在武商和中商夹缝中生存的武汉中百集团,虽以吸收或托管的方式控股了青山商场和车站路商场,但充分认识到了武汉商业残酷的竞争局面,这家年销售额在5亿元左右的国有控股商业上市公司,在以大型百货店和便民连锁店为主业的同时,将主营业务悄然向生物医药方面转移。
外资企业来势汹汹
然而,与武汉本地零售业“不务正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零售大鳄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全方位地涌入武汉发起“圈地”运动。有统计表明,目前在武汉的外资零售商企已达14家,共计营业门点68个,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20个,已占武汉市96个大卖场的二成以上。“洋商”的介入,使武汉商业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武汉商业企业为做大做强抵御“洋商”,确实用尽了心机,武商、中商采取“扎堆效应”,在百米之内将自家的几个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集中连成一片,从而将到此地来的顾客一网打尽。中百集团因母体商场发展受限,便采取向社区发展连锁超市的办法,以当年“吞下”49家金田超市的大手笔,使自己的商业业务遍布武汉三镇。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武汉商业洗牌现象严重,海外大型超市大举进入,但大型百货商场仍是最聚人气的零售场所。扎堆在一起的几个大型购物中心因商业业态定位基本相近,经营理念、服务内容大同小异,使得消费者进一家店如同逛三个商场那样乏味。如在众多商品中,因服装的利润率依然最高,武汉大型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55%左右的经营场地,几乎都在经营以服饰为主体的衣着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