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转型成功案例 百货商场转型能否“一转就灵”



 欠佳的经营现状,逼得不少百货企业掉转船头向超市、便利店进军,向连锁方向发展。然而,这种“一窝蜂”式的转换,势必会造成新业态的拥挤,造成新一轮的“过度竞争”。

  4月28日,坐落在王府井商业步行街中心地段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在经过两个多月的陆续改装调整后以新的面孔面世。

  经过调整后,百货大楼经营的商品由原来的19大类压缩为15类,重点缩减的商品有小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和摄像产品等;在进场商品的品牌选择上,依次为国内一线品牌、国内区域性优秀品牌、国际一线品牌和国际大众品牌。尽管选择重点依然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国内一线品牌,但国际一线品牌和国际大众品牌的比例,则由原来的5%提高到20%至25%,提升幅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有人称这次大举入场的国际品牌,成了北京市百货大楼从“传统百货业向现代百货业过渡”的卒子。

  北京市百货大楼市场部经理李慎一再强调,改装后的百货大楼不仅要成为一定规模的企业,还要满足各类顾客的需要。所以这次改变的重点是在硬件设施等购物环境方面和商品的结构方面,目标是对消费者的重新定位,以进一步满足他们的需求,不牵涉到经营转型问题。“商场每年的春季都会有些变动。”李慎说。然而,在百货业转型之风益盛的今天,这个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百货零售店、并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点滴变化都会让人想起百货这个今非昔比行业脱胎换骨之迫切。更何况百货大楼的母公司王府井百货集团,此前已与日本伊藤洋华堂等外资零售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宣布进军高端超市,使百货业转型在这个春天一开始时,就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

  转型缘于效益不佳

  4月16日,沈阳市产权交易中心传出消息:“沈阳百货大楼挂牌出售了”。从2003年11月16日正式停业至今,沈阳百货熬过了冬天,等来的真是春天吗?据沈百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目前虽有两个买家对沈阳百货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有誓在必得的趋势,但这两家一个是房地产商,另外一个则是网络投资公司,买下沈百干什么,八九成不会再干百货了。那样沈百就彻底销声匿迹了,这谈不上是什么好事。

  3月30日,曾被誉为济南“五朵金花”之一的济南大观园商场宣布:拟与北京的“天上人间”联姻,变百货经营为主营娱乐休闲项目。消息传出,泉城人惊叹:济南传统商业的“五朵金花”已凋谢四朵。

  4月初,在济南有着“寸土寸金”之称的泉城路上,百货大楼大门紧闭,人们通过门缝看到里面空空荡荡。两年前,济南百货大楼就已易主,新的大股东将军投资曾表示要注入资金大力发展新兴商业业态,但人们看到的是租赁业户天天在此清仓处理旧货,前不久业户撤走后,整个大楼关门停业。

 百货商场转型成功案例 百货商场转型能否“一转就灵”

  上海百联集团百货事业部经理汤建华说,上海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第一百货到第十百货10家店,现在除了一百和二百即现在的华联商厦仍在经营,其他8家全倒闭了,百货业转型宜早不宜迟。

  百货转型的三个方向

  面对经营的黯然失色,百货企业早就开始摸索突围之路。从目前情况来看,百货业主要朝三个方向转型。

  一是向多业态进军。由单一业态经营向超市、仓储商场、便利店、专业店等多业态经营,是许多百货商场转型的首选。近年来,上海百联集团、大连商场集团、北京华联集团、天津劝业华联集团、武汉武商集团、重庆商社集团、合肥百货大楼等国内老牌百货企业,都纷纷放弃单一业态,走上“百货+超市+便利店(或专业店)”的多业态发展之路,使这些老企业又焕发了生机。

  二是连锁化发展趋势。1996年,王府井百货在外埠城市经营的第一家大型商场在广州落户,从而打响了王府井实施百货业连锁发展的第一炮。至今,王府井百货在外埠已经开出了11家连锁百货店。王府井集团董事长郑万河表示,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王府井百货确定了在国内推进“百货业连锁”的发展战略。

  而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连续多年的盈利见证了这一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青岛崂山百货大楼去年10月正式更名为“维客集团”,崂百转型的方向也是采取连锁化方式向青岛以外的地方拓展。到目前,维客集团已在山东各地拥有7家连锁店和360多家便利店,销售额年增幅达30%以上。

  三是向专业店方向转化。北京的菜市口百货商场和万通新世界商城,前者已成功转型成北京黄金首饰经营第一店,后者则转变成小商品市场。去年,“菜百”销售额6.65亿元,排在北京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单店)年销售额的前10名。“万通”在转型前每年亏损3000万元,转型后的当年就扭亏为盈。到目前,万通不仅还清了以前数千万元的亏损欠款,还累计缴纳税费5800多万元。

  转型不能“包治百病”

  然而,百货业真的一转就灵吗?根据2003年全国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单店)销售额的统计,年销售额降幅最大的是北京的西单商场,降幅达46.75%。而正是这个西单商场,从去年10月开始历时两个多月、耗资6200万元停业装修,全面转型为精品百货店,在去年12月31日重张后销售业绩一落千丈。亏损迫使西单商场原总经理郭凯今年2月引咎辞职,于是董事会决定商场再度转型。西单商场董事长刘秀玲不得不向媒体承认:“转型付出了惨重代价”。

  一位从事商业业态研究多年的人士指出,造成百货业今天的举步维艰,固然与多数百货店定位雷同、布局相近、经营手段陈旧以及其他业态的冲击有关,但从源头上来说,这与过去各地盲目发展大型百货商场不无关联。在社会零售有序增长的前提下,百货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势必造成供大于求,竞争加剧。据统计,目前我国千人平均拥有批发零售网点已达15个左右,高于不少发达国家;今年,全国在建和待建的购物中心有近20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为1700多亿元,远远超出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增长。

  零售业如此盲目地发展,谁又能保证每一种业态都能赚钱呢?百货商场当年的辉煌不亚于今天超市的业绩,然而,如果大多数百货商场都转向超市,谁都能想像得出几年后的超市不会比今天的百货商场好到哪儿去。所以,对于今天的许多零售企业来说,问题的关键不是转型成什么业态,而是要制止盲目扩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2862.html

更多阅读

中医治疗眩晕的经典方剂急成功案例 中医方剂学视频教程

中医治疗眩晕的经典方剂急成功案例。眩是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究其原因有四。一是外邪袭人,邪气循经脉上扰巅顶,清窍被扰,可发生眩晕。二是脏腑功能

SEO成功案例分享 人工授精成功案例分享

  无论是谁,证明自己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用事实来说话,一个SEO优化商,检验他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他的SEO成功案例。  达闻SEO优化把对整体搜索营销市场的理解作为服务的基础,客观评价不同搜索引擎的各项产品的优劣,以帮助客户设计最

腾讯无线推广成功案例:无线搜索推广渠道订单量增长80%

腾讯无线推广成功案例:无线搜索推广渠道订单量增长80%客户背景爱购网(igou.cn)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专业的B2C购物网站。成立于2009年4月,总部位于广州,致力于为中国的年轻手机用户群体提供随时随地、快乐、便捷的购物服务。自上线以来已拥有

《中国式抗癌: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英文版出版

《中国式抗癌: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英文版出版《中国式抗癌:中医治疗肿瘤成功案例》英文版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在海外同学的支持下,终于在近日由新世界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本厚厚的书,装帧精美,大开本,足有500页,定价为人民币128元,

声明:《百货商场转型成功案例 百货商场转型能否“一转就灵”》为网友鹿倾城他吴失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