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药品连锁企业196家,年销售额近80亿元,呈现成倍增长之势。今年,国家药监局又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药品零售跨省连锁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批准41家企业为第一批药品零售跨省连锁试点企业。医药零售业的明星 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主要由医药零售药店和医院的药房组成,全国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中只有196家企业实行连锁经营,但他们的发展之快、经济效益之优令人注目,已经成为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明星。 广东医药行业在全国率先推行连锁经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广州有采芝林、健民等,在深圳则有一致、海王星辰、中联等。深圳一致连锁公司从1997年3月创办时的25间店,发展到如今的130多间店。广州市药材公司从1996年开始,以有170多年历史的采芝林为基础,扩大为现在拥有130家分店和加盟连锁店的采芝林药业连锁店。 北京市医药公司是北京医药市场上占有龙头地位的主渠道企业,自1997年,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医药零售连锁经营以来,开办了“北京保益康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有20 家连锁药店。今年,公司又将所属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药店连锁进来,形成了50家药店的经营规模。 成立于去年5月的上海第一医药商店连锁,截至今年8月已发展到108家,拥有包括知名的冠心药房、老德记药房等在内的18家直营连锁店,加盟连锁店90家。上海华氏大药房连锁、重庆“和平”医药连锁、湖南湘潭市华商医药贸易公司以及哈尔滨“人民”医药连锁等也以良好的信誉、严谨的管理、优良的服务、著名的品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赞誉。
![医药连锁公司 医药连锁企业争当未来“恐龙”](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143697024609.jpeg)
跨区域经营成热点 医药连锁企业虽有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些企业的市场主要以企业所在地为主,规模比较些为了在外商进入我国医药零售市场以前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医药连锁企业纷纷开始了跨区域的扩展。而跨区域进行拓展,又受区域的政策壁垒、资金、管理技术、人才、配送等问题的困扰。为此,国家把实行药品零售药店跨省区连锁经营作为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广东有20多家药品连锁企业,总门店700多家,在全国发展早,势头好。允许跨省区经营,对于广东医药界来讲,是重大利好消息。深圳的一致、海王星辰早已宣布了“1000 家”的扩张战略,只是前者的时间表是一到二年,后者为5年。而旗下拥有采芝林和健民的广药集团,也提出了70到100多家的三年扩张计划。一致在长春、沈阳,中联在湖北,海王在昆明、常州等地都建立了连锁店。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认准沿海大中城市,目前与中国医药集团联手,抢占广州市场,并考虑与辽宁“成大”集团等联合办药店,开拓北疆。海王星辰的目标是今年底达到百家规模,5年内力争进入国内医药连锁行业中的前10位。 “广药”准备投入1亿多元,进行销售网络的扩张,其中,广州采芝林药业连锁公司走的第一步是跨市经营,而广州健民药店正在珠三角寻找合作伙伴,今年底或明年内出施通过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在国内的中心城市和农村开办连锁药店,建立配送中心,此举已经成为医药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制药巨头涉足医药零售业 我国现有医药零售药店中,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药店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左右的不到200家难以进行有效的大规模扩展,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控制迅速扩张的异地网络。 丽珠集团认为,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是个大机遇,拟在5年内投入二、三亿元资金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并组建珠海丽珠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以珠海为总部,走向全国,目标设立600家,目前在珠海开了两家药店。他们还利用今年加入美国连锁药店协会的机遇,在药品零售连锁管理比较成熟与规范的美国寻找合适的技术软件供应商,把信息化管理作为发展现代药品连锁业的关键环节来谋划。 复星实业董事长郭广昌表示,公司将在年内开通e9191网站,实现网上医药销售和连锁零售店相结合的医药连锁经营战略。复星将以拓展连锁药店为基础,通过控股、参股、加盟等方式,发展网络会员,健全全国性药品配售中心。在形成会员体系过程中,先期将大量投资收购或参股一些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和零售药店,加速建立全国范围的医药流通网络和连锁经营体系。 北京同仁堂也挥师南下,除了通过经销网络将其产品销往各地,其垂直的自建零售店销售体系也已于今年3月和6月,分别在上海和深圳开设零售药店。 某位业内人士说,珠海丽珠等“集团军”的介入,将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他们现在唯一缺的只是捕食的经验,假以时日将是市场上的“恐龙”。 未来2到3年内我国将出现具有1000家规模的连锁药店,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万家规模的零售药店出现。但经过大浪淘沙之后,可能只会有5~10家品牌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