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 特许经营在中国快步紧跑



 6月13—16日,第四届中国特许经营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往届相比,本届特许经营展览会规模比以前大,参加的企业务实,论坛内容丰富而实在。据中国连锁协会特许经营委员会主任裴亮介绍,来自国内14大门类的参展企业共有110多家,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特许经营组织也组团参展;展会期间,召开了10个专场的特许经营论坛,42名专家和特许经营经验人士登台演讲。业内人士认为,特许经营观念在中国的普及程度高了,到展会上来的企业和观众、听众质量也提高了,从规模和品质上,这届展会基本上体现了近几年来中国特许经营的发展成果。

  跨行业合作分吃“特许”蛋糕

 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 特许经营在中国快步紧跑

  特许经营是拥有商标、商号、专利、专有技术、经营模式及其它可以成为营业象征标志的经营者授权给被特许人的一种现代经营形式。特许经营的操作,包括项目确定、市场调查、选址、订立契约、筹措资金、加盟费结算、训练人员、建立组织体系、经营管理、物流控制等一系列经营活动。每一个特许经营项目都自成体系,牵涉到经济生活各个阶层及其相关的诸多领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以“个人助贷推广”为主题开展业务宣传,不厌其烦地向有意从银行获取资源的参观者讲解有关特许经营的投资知识和操作办法。“我要加盟柯达,你们怎么给贷款?”有客人这样问浦东支行客户经理柴林勇先生。柴林勇告诉这位询问者:“除了房产抵押、存单质押的方法可以获得特许经营创业资金外,上海工行有关机构已经跟柯达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加盟者可以有条件地以柯达的冲扩机器等设备作为抵押进行贷款。”记者发现,银行与盟主合作以设备作抵押还是第一次。柴林勇认为,进入特许经营让创业者更快地获得创业资金,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业务保障。

  在本次展会上记者发现:参加展会的不仅有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还有房地产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团结在特许经营的周围”,“迫不急待”地要加入到分吃特许经营蛋糕的行列里来。

  双赢预期吸引各方投资者

  中国经济的大环境造就了特许者与被特许者都在迅速增长的“繁荣”景象。特许经营专家任兴洲分析: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脱颖而出,其品牌、技术和管理的社会认知度越来越高,具备了开展特许经营当盟主的条件;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能被特许当加盟商的对象日益增加,一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自我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却又积累了一定数额的资本,需要寻找和等待投资良机,这就给中外特许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特别是那些对资金和规模要求不高的盟主来说,中国有着众多的被特许者可以选择。

  “从大环境来说,市场的巨大空间吸引着我们的企业到内地来。”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叶嘉莉小姐和她的同事带来了13家香港的公司参会。她说:“香港的中小企业很看中内地的特许经营事业,许多老板本来就从事特许经营,他们后悔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让台湾的企业捷足先登了。”在国内,最吸引投资者的就是:特许者能快速传播产品,扩大经营规模;而被特许者希望能通过拥有一个好品牌“保证自己能赚钱”。席殊书屋在进行特许加盟店建设以前,用5年的时间创建了十余家直营连锁店,而自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构筑加盟体系的两年多时间里,席殊书屋到上个月底已有421家分店。由于席殊书屋的影响力,在该展位前,询问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老字号紧抓发展机遇

  特许经营是一个长期经营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其魅力是通过品牌嫁接体现出来的,而品牌嫁接的核心却是转移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价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飞认为,这种转移和提升品牌价值的品牌培植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因为认识到品牌培植的艰巨性,全聚德、同仁堂、张一元等一批老字号纷纷来到特许经营展会。老字号紧抓特许经营发展的大好机遇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许多老字号企业早在几年前就采用了特许经营的方式,而且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北京全聚德集团利用其中华老字号在国内外发展直属店和加盟店,扩张经济规模和市场营销能力,2001年的营业额为6.6亿元,居全国餐饮百强第八位;以经营涮肉为主的东来顺连锁经营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5.3亿元,列为全国餐饮百强中之第11位。在茶行业实现年销售额1.3亿元、人均劳效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的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公司,从1993年起在全国开始了连锁加盟的体制建设。该公司董事长王秀兰介绍,他们公司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进货、统一服务方式,使得“张一元”这个老字号焕发了青春活力。

  中国连锁协会会长郭戈平说:“越是民族的品牌越可以成为国际的品牌。接纳新观念、采取新模式、实行新包装,武装好了以后老字号将获得新的生命,她的力量将无法阻挡。”

  走规范化之路任重道远

  特许经营快速发展带来的外部与内部问题也日益明显。一方面,特许经营的发展受到了外部制约。国家经贸委贸易市场局黄海局长指出,目前制约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的主要障碍有:相关法规不健全,目前尚没有规范特许经营的专门法规;加盟店数量过少,部分特许体系加盟店不足10个,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特许权转让收费不规范,总部对一些加盟店财务状况很难准确掌握;商业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特许经营本身问题也不少。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企事业单位对发展特许经营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不管是特许者还是被特许者,对特许经营的法律模糊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任兴洲认为,中国特许经营在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规范化水平、法律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中国发展特许经营过程中,强调规范发展最重要。在特许经营体系内部则要从管理上寻求突破,要将培植品牌文化体系作为重点课题。只有将优良的品质和规范的服务奉献给社会,才能使特许经营事业发展得枝繁叶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352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特许经营协会 特许经营在中国的未来

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特许经营学院院长说:特许加盟应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中国的基本国策。充分显示出特许加盟在未来的经济领域所占据的地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1.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就是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也预示着

中国超市产业联盟 如何在中国经营超市产业

要在消费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中国零售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海外零售商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有着和别国不同的国情。 尽管大型超市目前在中国整体零售业中仍只占有较小的比重,但这种零售形式已经开始在中国消费者中深入人心,并吸引了国际业

特许经营权 浅析中国服装品牌特许经营之路(下)

   在国外,“特许经营”一直被跨国零售巨头们看作是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的最佳方式,如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国外就有70%~80%的店是加盟店。然而在中国,由于此前一直没有明确条文表示禁止或允许外资在华进行特许经营活动,海外企业在进入这

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特许经营在国外的现状如何?

经营龙头老大——美国      特许经营起源于美国,也在美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时至今日,美国特许经营发展状况如下:  美国大约有1500家特许经营企业,拥有的门店数达320000家 。      特许经营在75个不同的行业得到了应用。

声明:《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 特许经营在中国快步紧跑》为网友沙漏倒装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