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世界花生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993年以来花生总产和消费量稳居世界之首。在粮食、肉类、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情况下,我国植物油供给始终处于短缺状态,每年需要进口占实际消费量30%的油料产品。我国花生总产一半以上是用于榨油,花生油是国内第三大食用植物油。然而,与食用型花生相比,我国花生油的市场竞争力处于劣势,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挑战。提高我国花生油脂竞争力对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保护民族油料产业和花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花生生产发展现状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统计数据,21世纪之初的2001和2002年全球花生总产和收获面积创历史最高记录,而中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增长的主要来源。近五年来(1998-2002)中国花生生产及其占全球花生生产的比例如表1。2002年中国花生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均为历史最高记录。五年平均,中国占同期世界花生收获面积的19.42%,单产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6.86%,总产占世界总产的40.17%(其中2002年占44.04%)。自1993年以来,中国花生年总产持续超过印度而居世界首位。
在国内农作物中,花生的种植规模已上升到第七位(按1998-2002年FAO发布统计数据平均),排在稻谷(3016.6万公顷)、小麦(2669.0万公顷)、玉米(2462.9万公顷)、大豆(893.4万公顷)、油菜(703.6万公顷)、甘薯(584.7万公顷)之后,但全国花生种植业年总产值(总产量?生产者价格)跃居国内大宗农作物第五位左右。与大宗粮油作物比较,花生的价格高,初级产品价格(农民出售价)居上述七大粮油作物首位且稳中有升,单位面积收益率高,对农民增收作用较大,因此随着全国范围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大宗谷类粮食作物(稻、麦、玉)生产规模呈持续递减趋势,花生的生产规模持续增长。从市场需求看,我国花生远未饱和,需求总量日益增大,而且花生是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指食用花生),国外花生在短期内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实质性冲击,这就决定了我国花生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在2010前后达到并稳定在600万公顷、年总产达到2000万吨的水平。
二、中国花生油脂供给与市场状况
多年来花生油一直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在1998-2002年期间,我国年均消费花生油209.6万吨(表2),花生油的绝对消费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占同期主要食用植物油实际消费量的17.44%,占国产植物油产量的25%左右,仅次于菜籽油和豆油,居第三位。按花生平均出仁率为67%计算,1998-2002年我国花生榨油的比例平均为50.03%,与同期世界花生榨油比例(51.83%)相当。近五年来,全球花生油年产量在520万吨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6%,中国占近40%。从消费比例看,发展中国家占全球花生油消费量的93%左右,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花生油消费国,其次为印度(该国花生总产的约80%用于榨油)。
长期以来,我国是植物油短缺的国家。根据1998-2002年主要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计算(表2),我国五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为9.58公斤,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74.67%,虽然比前五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仍然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而且在实际消费中包含了大量进口的大豆、菜籽和棕榈油等产品,进口部分占实际消费量的约30%,年进口价值300多亿元。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油料供给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发展目标应是FAO推荐的每人14公斤/年的指标,据此到2020年全国植物油需求总量将增加到2100万吨,市场潜力巨大。
三、中国花生油脂价格与竞争力
与其它多数农产品相比,花生的国际贸易率是较低的。根据FAO发布的数据,在1961- 2001年期间全球花生年贸易量幅度为72.2-158.9万吨(均以花生仁计),年均贸易量109.6万吨,国际贸易量仅占全球花生总产量的约4%。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花生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可望有所增长,但相对花生总产的增长而言仍然有限。所以从总量上看,各国内需仍将是花生消费的主渠道。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近几年来国内除花生外的主要油料作物生产已受到国外油料的冲击。可以预料,在花生总量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我国花生的首要用途仍将是油用,而且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看,只有增加国内油脂供给才有利于抵御国外油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才能对农民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如果不发展花生油脂产业,我国花生生产的发展潜力和作用就会大大受到限制。
然而,我国花生油脂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综合美国国际农业信息服务局发布数据和我国市场调查,国内外花生果及花生油价格综合比较如表3。表3中的中国花生果和美国花生果是指农民出售的原料花生价格,可以看出我国价格比美国低30%以上。与欧洲出口市场相比,我国食用型花生在价格方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国食用型花生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但是我国花生油已无优势可言,2002-2003年我国花生油批发价(按每年9月威海信息)折合美元已略高于美国和国际市场。
就国际市场而言,花生油比豆油、菜籽油、葵花油、棕榈油等大宗油脂价格高30%-40%以上,同时花生油价格的年份间波动比其它植物油也大得多。在国内市场上与豆油和菜籽油(均约折合700美元)相比,花生油价格高出30%以上。我国花生油价格较高的状况,一方面将使我国花生油市场可能在将来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存在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限制其在国内市场的拓展,并极大地影响花生油脂加工业的发展。 elab
四、提高中国花生油脂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综合分析我国花生生产优势、限制因素和植物油脂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提高我国花生油脂产业竞争力的策略包括如下方面。
1)提高榨油花生原料品种的含油量,培育优质油用型花生品种。我国花生用途分为榨油和食用(含出口)和两大主体,其中榨油将始终是最大的消费途径。对于榨油原料而言,含油量是直接影响花生油供给能力和油脂加工效益的重要指标,据测算,榨油原料含油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油脂加工的纯利润即可提高7%。目前我国推广的近30个主要花生品种的含油量平均为51%左右,尤其是大粒品种的含油量较低。根据现有基础和花生的遗传改良潜力,将主导品种的含油量提高到55%以上并与高产性状结合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总体上由于淡化了对整齐度、色泽等性状的要求,油用型品种的育种难度要小于旨在降低含油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提高整齐度的食用型花生育种。对于榨油型花生品种而言,也要将提高油酸含量(以增加耐贮性和营养品质)、提高黄曲霉抗性和提高出仁率作为重要的育种目标。
2)实现主体榨油花生原料生产和加工的专用化。在培育高产、高含油量、高出仁率品种的前提下,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适合优质榨油原料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提高单产水平降低榨油原料价格,在不降低农民收入的前提下提高花生油加工企业的效益和增加花生油降价空间。
3)改进花生油加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油脂加工企业技术进步是提高自身效益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多数花生油脂加工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需要在市场引导下重组改造,实现加工企业的集团化,改进加工技术提高整体效益。
4)加强黄曲霉毒素污染综合治理。花生油是黄曲霉毒素污染率较高的产品,毒素污染也是影响花生油市场普及率的限制因素。需要建立花生种植、收购、运输、加工、贮藏各个环节在内的毒素污染综合控制技术规程,提高花生油的卫生安全性。
5)规范花生油营销体系。由于花生油价格高于其它多数植物油,市场上经常出现以廉价油脂假冒或掺伪花生油的情况,既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又扰乱市场价格,同时也抢夺了花生油应有的市场份额。必须规范油脂质量检验,加强市场上油脂产品的质量监督,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