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企业家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



      企业家的历史角色

  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创造的,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是公司。

  作为公司掌舵人的企业家无疑在其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说过:“我认为在历史上,企业家和政治领袖至少同样重要。那些把欧美变得强大、如今也正把中国变得更强大的企业家,和政治家一样了不起。”

  资本全球化时代,随着企业家群体的财富不断积累,地位不断提升,拥有的资源不断增多,社会辐射影响力不断增强,企业家群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流价值主导上的作用越加凸显。在财富对社会的影响日益重要的今天,企业家群体不仅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在当今社会主流价值塑造与引导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企业家为什么不读书

  现实之中,有些企业家不读书,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二是认为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其实,这两种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

 爱读书的企业家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
  认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读书的企业家,往往会说,你看我们,开会决策、会见客户、宴请喝酒,“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哪有时间读书呢?从表面来看,这说的也是实话。但从本质来看,是否有时间,取决于你是否把这件事情作为最主要的事情。如果你认为重要,一定可以安排时间;如果你认为不重要,一定会找出借口不去做。喜欢打扑克、搓麻将的人,再忙,也可以安排时间打一局搓一把。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还是有的。外出办事等候的时间,在飞机火车上的旅途时光,晚上睡觉前的一二十分钟……这些时间都可以用来读书。

  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企业家是否真正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阅读对于企业家究竟有什么用处?企业家究竟为什么要读书?有许多企业家或者堂而皇之宣称,或者心里不以为然:“我不读书不是一样赚钱吗?”甚至有企业家认为“书多扰神、书多疑行、书多欠察、书多轻人”,认为读书反而会迂腐,会缺乏灵活性等。

  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一种小农经济思想的流毒,与时代对企业家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人的心灵成长,人的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通过基因来拷贝、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书籍之中。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健康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的良好发育。而且对于企业家来说,阅读有着非常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净化心灵,涵养道德。古人云,厚德载物。俗话说,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古往今来,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对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然会有着经营出一家“百年老店”的心愿。但据相关统计,目前的中国企业中大部分寿命还没超过40年,一般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由此可见商海风暴之残酷,市场竞争之无情。泛舟商海,要想到达胜利的彼岸,必然需要罗盘的指引。企业家的道德修养,就是缔造“商海罗盘”的物质。这样的罗盘,不仅企业家在位时,会以企业家的人格魅力、管理能力等方式呈现,吸引并带动员工同心前行,哪怕在企业家退位之后,还将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方式,对企业的良性运转继续发挥作用,这才是“百年老店”的真正基石。

  提高道德修养有多种方法,读书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书读得多了,眼光远了,胸怀宽了,道德修养提高了,人生境界也就提升了。书籍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往往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展拓。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王余光语)

  所以,如果我们的企业家能够与书本为伴、与大师为伍,就能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站得高必然看得远,企业家能够始终以前瞻性的思想把握方向时,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真正的商机、甚至自行创造商机。如果一位企业家有着往牛奶中掺三聚氰胺、用瘦肉精猪肉生产火腿肠等行为,短期肯定获利,长期必然失败。同样是企业家,马云不能够容忍手下爱将弄虚作假,俞敏洪呼唤价值回归,他们说出了大多数人的渴望,也必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追随。这良心的呼唤,价值的引领,也正是从小富通往大富之路。

  其次,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把握大局,科学决策。梁小民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浙商大会上,一位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企业家大声疾呼,“企业家不要读书”。这位企业家“空手套白狼”,凭空有了偌大一笔财富,发出了这样的呼声。也正是这位中了“读书无用论”之毒的企业家,缺乏公司财务的知识,上榜后没几个月就遇到了现金流断裂的困境。他还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是关于耐克鞋的名字诞生的故事。据说,这个名字是耐克创始人之一约翰逊的灵机一动。当年鞋生产出来,设计了“√”的标记后,大家为起名犯了愁。约翰逊觉得这个标记很像古希腊神话中有着翅膀的胜利之神耐克的双翼,于是想出了耐克的名字。如果约翰逊没有读过希腊神话,怎么可能想到这个神来之笔的名字?历史上,企业家读书受启示进行产品创新的例子还有不少。

  为什么我们许多企业家会感到,我们没有读过什么书一样赚钱呢?是的。在一个市场经济还不充分,民主与法制社会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代,一切充满着不确定性。胆量、勇气、甚至关系等因素在创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曾经这样分析:第二代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文盲。没有读过书的优势是不受保守的传统文化的束缚,敢闯、敢干。在那个初创时期,知识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是包袱,所以,无文化者成功了。

  但是,创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企业转变为制度型企业。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没有文化,不读书,依靠个人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成功。制度型企业是一定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固然来自实践,但决不是一个人的实践,而是千千万万企业家的实践。学者们和优秀的企业家们把这无数企业家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写成书,就成了理论。不读这些书,就无法去创立和管理制度型企业。

  其实,当我们读那些最优秀的管理著作、最优秀的人文作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没有读书经历的人所无法体会的。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管理经验在哪里?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中。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出:要想掌握商业分配的原则,只有一点——学习。而战胜竞争对手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怎样比对方学得更快更好。谁学习的速度快,谁就会成为赢家。无疑,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

  中外优秀企业家成长的历程也反复告诉我们,善于学习、勤于阅读,应该是优秀企业家的行为方式。

  有资料介绍,日本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就是一个读书非常多的人。他的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涉猎很广。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也是特别热爱读书的人,不论多晚到家,都会埋头读上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是几本书、几个方面的书同时读。出差中国的时候,西田的夫人、秘书等人要为他准备一大包的书,不论去哪里,旅途成了读书的专用时间。

  新东方的俞敏洪也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企业家。2012年国庆和中秋假期,他就读完了日本历史学家盐野七生著的《罗马人的故事》,阎连科著的《我和父辈》,彼得·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美国作家艾瑞克的《忠诚》和高晓松的《如丧》等五本书。他曾经深有体会地说:“优秀的书籍就像难得的朋友,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及时地来到你的身边,忠诚地守候在你生命的左右,随时宽解、充实你那不安、寂寞的灵魂。”

  家居业的著名企业红星美凯龙公司每年会为员工报销200元书费。同时,为了将学习的成果落地,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分享委员会”,每个月,各个部门都会分别召开会议,讨论从书籍中获得的知识和启发。另据了解,红星美凯龙公司要求其管理人员将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学习,另外三分之二用来培训和调研。对普通员工也要求他们每年至少读五本书以上。不仅如此,从2002年开始,公司向每个管理人员的家庭赠送一个书柜,试图将学习触角伸向管理层的“八小时之外”。为让学习的革命开展得更加深入,红星美凯龙公司甚至要求,员工家中的书柜里要有30本书以上,每个人的包里也必须有一本书,因为在飞机、火车上打开就可以看,要是飞机晚点,说不定就能看完一本书。

  第三,阅读可以帮助企业家锻造团队,提高执行力。成立一家企业是容易的,建成一个团队是艰难的。前者只需要经费,后者还需要精神。相应的,前者是因为利益而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变动,后者是因为精神凝聚,内在向心力更强,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至于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则更是一件永无止境的行动。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一件是把别人的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企业家要做的却正是这两件事。而且,有了前者,才能真正组建起团队,才能更好地实现后者。

  1999年,华为集团CEO任正非在推行企业的流程变革与世界一流企业标准接轨时,遭遇制度与文化的阻碍,进展艰难。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任正非安排总监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任正非邀请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讲授东方文化以及东西方哲学思想,要求干部阅读德国学者韦伯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任正非去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让大家能够从更加高远的视角去思考,从而以更加现代的步伐前进。华为之所以有着今天的长足发展,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种高远与开阔。

  因此,阅读对于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其作用和价值无疑将会越来越得到显现。曾经,知识会变为资本;一度,知识让位于资本;如今,知识就是资本。希望那些忽视阅读和学习的企业家,能够真正地捧起书本,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思想有社会责任且更加成功的儒雅商人。

  读书的境界

  今时今日,每位中国企业家已置身于一个“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全球化运动迅猛发展、“第三次浪潮”风起云涌、全球竞争对手迅捷创新、知识经济取代机会经济、新生代精英脱颖而出的经营大环境之中。企业家如何紧随信息时代?如何融入全球实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如何领军转型升级立于创新潮头?如何继往开来与 新生代协同创富?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都横亘在企业家面前。

  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一定的过程,一个企业家的成功,更是难觅捷径。通过阅读,集群英之智,联百业之慧。通过阅读,回首往昔以史为鉴,俯瞰当下醒脑明目,展望未来精心准备。当企业家将阅读所得统统投入实战中,百炼成钢,必将跻身“育厚德而载万物”的登峰造极之境界。那境界,不仅是企业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我们相信,改变,从阅读开始,做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儒雅企业家,从阅读开始! (本文根据作者的发言稿整理而成,有所删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400.html

更多阅读

柳智宇为什么要出家? 柳智宇

有本书名字好像是《佛教征服中国》。不知道别人看到这个标题后是什么感受,我却觉得这是一种耻辱,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为什么要信佛教呢?为什么有的佛教徒还被视为什么世外高人呢?他们难道不都是些人生的失败者,而且用他们的信仰来标志这

为什么要补充营养素 儿童补充微量元素

为什么要补充营养素------ 根据台湾生化博士施素兰女士录音整理谢谢各位的掌声,我非常的荣幸站在这里跟大家见面,因为这也是一段因缘。其实,我学的东西就是生化和细胞和遗传,为什么我会了解营养素,其实是一个因缘。我知道大家在优莎纳

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月饼是中秋的节令食品。但为什么要在中秋这天吃月饼呢?小编特意查阅了历史资料,下面给大家讲讲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

中国为什么要进口转基因大豆? 青岛进口转基因大豆

见到新认识的朋友时,当他们知道我是做油脂的,经常被问到:现在大豆油都是转基因的,据说是有害的,是不是真的?碰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给好好地解释一番,同时感慨现在这么多的人被媒体有意、无意妖魔化转基因给迷惑。同时也感觉这样使政府的公

西藏的朝圣者 藏族人为什么要朝圣

西藏的朝圣者杨仲林  来到西藏,令我心灵震撼的不是圣洁的雪山,不是庄严的佛殿,也不是茫茫荒野上的藏羚羊,而是那些虔诚的朝圣者。在布达拉宫下,在大昭寺门前,许许多多的朝圣者,无论男女,都蓬头垢面,身着长围裙,手戴木拖板,面对佛殿,神情凝重

声明:《爱读书的企业家 企业家为什么要读书》为网友葬着野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