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妍,26岁,1300多亿身家,新鲜出炉的女首富。 2005年,她在父亲安排下进入碧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并参与制定发展战略,此后成为持有碧桂园70%股权的执行董事。
马云是新经济的代表人物,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网络经济模式,帮助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走上了全球化之路。在中国互联网业,马云是一个异数: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学,没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
蒋锡培是第一个以私营企业家身份参加党代会,成为中共十六大代表的人。
柳传志可说是知识型创业者的典范, 20多年中关村商海沉浮,长途跋涉之后,领跑者依旧是他。1984年,在中科院干了13年的柳传志“憋得不行”,决定下海,这一年他40岁。最初的日子里,他在中科院门口摆摊,兜售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裤衩和电冰箱,满脑子想的是手下20多人的吃饭问题。
李书福以一个白手起家者的精明、一个草根阶层的无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执著,一路闯关,突破国家产业政策的重重禁区,终成民企造车第一人。他被称为汽车疯子,他以完全外行的姿态挤进一个绝对专业的领域,然后以离经叛道的方式打破所有的游戏规则。面对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他情真意切:“吉利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转换于“中国首富”和“中国首负”之中,史玉柱完成了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执著、诚信、勇于承担责任。用东挪西借的4000元钱,以及耗费9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M-6410桌面排版系统,史玉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用打时间差的方式做广告,用牛气冲天的目标去办公司——“我办的公司要成为中国的IBM。”最终,他以一个家喻户晓的保健品牌脑黄金,成长为一个商业“巨人”。
在中国的私营企业家中,温州老板林圣雄不是最富有的,却在慈善事业上倾情投入——他捐资2亿元,第一个实现援建百所希望小学的梦想,是名副其实的希望工程个人捐款“状元”。
“希望”家族老二刘永行他们以家族亲情为支点建立了庞大的企业王国,面对利益纷争,他们迅速摆脱了家族的束缚,漂亮地完成了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鲁冠球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家,他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常青树”。
年广久一生被邓小平3次点名,他命运的起承转合暗合着个私经济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