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富周正毅 周正毅创业史揭秘



周正毅事件大事记

  ▲2003年6月1日、2日,香港廉政公署出动100多名调查员,连续48小时旋风式行动,在“上海地产”主席周正毅位于香港中环中心写字楼及其他几处私人住宅拘捕20多人。其中包括正欲从码头离港的上海商贸公司主席、周正毅的太太毛玉萍。

  ▲6月3日,首次亮相的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周正毅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7月28日,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产”宣布,周正毅夫妇于4月22日至5月30日期间,违反个人诚信原则,在未取得公司授权或批准的情况下,把有关款项擅自用作个人用途,或通过该公司附属公司的银行户头转汇予若干第三者。因此,公司决定向该公司主席周正毅及总经理毛玉萍索赔3420万美元(约2.67亿港元)。 

  据《粤港信息日报》报道近段时期以来,一些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财富新贵如周正毅、仰融、杨斌等纷纷落马,在市场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震动。周正毅事件近日又有新进展,7月28日,香港廉政公署再次采取行动,拘捕至少两名女子,当中包括与周正毅、毛玉萍关系密切的女艺人张东琳。

  人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20多年前不过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而20多年后却一鸣惊人,在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百人榜”中排名第11位,比上一年度跃升了83位。正在周正毅踌躇满志之际,却因涉及巨额问题贷款被上海警方拘留。从亿万富翁到财富爆仓,周正毅走的是一条怎样的敛财之路呢?

  “财手”伸向四面八方

  熟悉周正毅的人说,周正毅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敛财“技巧”。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裹挟下,他总能以比他人快半拍的步伐,像吸血蚂蟥似的将自己的吸盘附着在财源茂盛的政策边缘地带,并且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和敛财场所,像章鱼一样将“财手”伸向四面八方。

  1961年,周正毅出生在上海杨浦区,家境非常贫困,他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靠在国企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周正毅厌恶贫穷的生活,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着改变贫困的强烈愿望。17岁时他舍弃学业,找到一份月薪30多元的会计工作,这使他学会了如何精于计算。打了半年工之后,周正毅拼凑尽可能多的原始资本,在上海杨浦区开了一家小馄饨店。就这样,他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代的个体小老板之一。1980年,不甘现状的他将经营了两年的小馄饨店转手他人,在大街上摆摊设点,转手倒卖廉价服装。他时常穿梭于广东、福建一带的沿海城市,自己提货,自己出货,自己运输,尽可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80年代,周正毅和毛玉萍结婚了,夫妻双方“财”味相投,志同道合,堪称“黄金搭档”。夫妻比翼双飞,各展所长,这为周氏家族后来跻身亿万富豪行列起了奠基作用。

  婚后,毛玉萍去香港打工,周正毅则在1987年以赴日本留学为名,行“跨国经营”之实。他把日本需要的中国货带过去,主要是利润极高而又便于携带的章光101生发水,然后再把国内畅销的日本货带回来。1989年,周正毅“衣锦还乡”,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经营新式餐饮,之后又经营桑拿浴室和卡拉OK,这些都是当时上海滩的时髦生意,毛玉萍则经营地毯业务。

  决不吊死在一棵树上

  多年来,周正毅的经商原则是决不吊死在一棵树上。什么行业最赚钱,什么地方最赚钱,他就将资本投向那个新的行业和新的地域。

  1992年,周氏夫妇首次进入“大鳄”横行的香港地产业。他们以首付80多万港元的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了北角海峰阁一个价值400多万港元的单位。当时香港地产不断爬升,可他们相信会有机会。1994年,实力已不俗的周氏夫妇回到上海,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美食街黄河路,一掷千万买下一栋5层楼房,进行豪华装修后,开设当时颇为高档的“阿毛炖品”。经营各种特色菜肴、炖品,靠美食和奢华一炮打红上海滩,年盈利达1000万元之巨。

  疯狂投机坐庄股市

  1995年前后,不少大型国企上市,大量的内部职工股主要通过柜台交易的形式流通。精明的周正毅利用我国幼稚证券市场的政策漏洞,开始了疯狂贩卖内部职工股的投机活动。他的个人财富从这时开始,真正有了几何级数的爆炸性激增!

  周正毅回忆说,“当时大概是1995、1996年,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就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购职工股,应该有五六十家,多到我都记不清”。对内部职工股的收购,“有些公司花几十万,有些花几百万,最多的‘福建九州’花了2000多万”。这些股票大多2~3元就可买进,后来涨势惊人,上市后一般都有几倍的涨幅,有的涨幅多达十几倍。他记得最厉害的是“格力空调”,从2元多一直升到20多元。周的太太毛玉萍也承认在当时股市上“赚了不少个亿”。

  香港股市获利数亿港元

 上海首富周正毅 周正毅创业史揭秘
  周正毅还将在国内A股市场坐庄的经验灵活运用到了香港股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香港股市一片低迷,而刚刚在当年10月成立了“农凯集团”的周氏夫妇则一头扎进了香港股市。他们大量购买了当时跌幅很大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老超人”李嘉诚旗下的蓝筹股。后来这些大蓝筹股股价大涨。周正毅及时套现,获利数亿港元。此后,“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的投资思路便贯穿了周正毅的商业生涯。

  收购烂尾楼获暴利

  周正毅暴富之后,开始奉行在上海赚钱,在香港造势的资本运作手法。在上海赚钱———把自己打扮成“外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利用自己熟悉的关系网获取超额利润;在香港造势———通过种种手法,使自己进入李嘉诚等构成的香港富豪圈,以新“贵族”的形象示人,满足自己“富甲天下”的心理欲求。

  1997年,周正毅在内地房地产处于低谷之时大举进军上海房地产业,但他没有走买地——规划——建房——销售的套路,而是选择了收购烂尾工程。当年10月,他的农凯集团刚一成立,就以每平方米68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上海中央商务区附近江宁路上的烂尾楼“兴业大厦”(现名)。该楼投入1亿多元,再追加1亿多元完工,现价已升值至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市值超过5亿元,比他的投资翻了一倍有余。接着,他又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上海长宁区古北的烂尾楼“伦敦广场”,追加亿元完工,售价又升数倍,获得暴利。

  投资金融业大打收购战

  不只是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只要能赚大钱的,周正毅全揽于怀中。他对外声称参与的行业除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外,还有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

  周正毅在上海赚钱的另一“大手笔”是通过旗下的上海农凯工贸有限公司和上海农凯联合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控制了两家沪市本地的上市公司———“海鸟电子”和“英雄股份”。

  2002年前后,周正毅开始在香港市场造势,先后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其中一家是“盈荣集团”,周以6180万港元的低价成功收购后,由其妻毛玉萍担任董事局主席,股票名称也改为“上海商贸控股”。2002年5月初,周正毅通过“中银国际”融资20亿元港币,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建联通(即上海地产)59.98%股权,在香港再度买壳上市。当时“建联通”净资产有23.5亿港元。这两笔收购是内地民企在香港收购案例中的最大手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5283.html

更多阅读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与周边景象 塘沽外滩周边住宿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与周边景象——2014-7-20摄上海外滩曾经是中华民国繁荣时期的代表,也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经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大都集中在这里,外滩也是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外滩自1943年起又名为中

虚报注册资本之罪 虚报注册资金罪

虚报注册资本之罪 记者 吕冰心  原上海首富周正毅;格林柯尔领军人顾雏军;曾经以75亿人民币身价名列“2001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沈阳欧亚实业公司原董事长杨斌;曾是央视标王、中国VCD巨头的胡志标;曾任上海日用化工厂厂长、沪上知

首富创业史 揭秘中国新首富王传福的传奇创业经历

9月28日晚上,胡润称王传福以财富350亿元成为百富榜首富。对于这个消息,比亚迪公关部人士表示,现在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没法做什么评论,而且他们总裁对于个人的财富并不感兴趣。   胡润表示,王传福的财富非常透明,全部来自于其香港上市公

寒门少年 从寒门少年到上海首富

 与宋濂相同,东阳的书生从古至今都在秉行着苦读的历史准绳,他们像苦行僧一般,冒着严寒四处求学,哪怕受冷挨饿也在所不惜。回想起来,郭广昌也是典型的东阳书生。          十载寒冬,十载冰霜,一朝阳春自不知。今天的横店已经成了

洗车美容:一年洗出12万

 这是我遇到的一个成功的例子,也是最令人费解的,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小W走马灯似的换了三部小车的话,我到现在也不相信这是事实。他的故事突兀迷离梦幻。   小W,我的一个死*,长得很象上海首富周正毅,人奸似鬼,精明的算计令人叹服,卓越的

声明:《上海首富周正毅 周正毅创业史揭秘》为网友让人沉醉的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