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传媒新媒体 新媒体需要寻找技术与传媒特性的桥接

 南方传媒新媒体 新媒体需要寻找技术与传媒特性的桥接


这几天参加了几次关于新媒体的活动,到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给未来媒体领导者研究班讲课,参加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专家座谈会,谈得都是新媒体的问题。

对于新媒体我一直都有这样的观点:讨论新媒体,只能讨论一种趋势和走向,它不是一种实质性的载体,新媒体是不断变化,不断有新的特性,有新的风格,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段时间我们在讨论新媒体时,不需要将其看成一种稳定的介质,而是只从一种趋势来观察。而要真正理解媒体,我想我们一定要把面向大众群体,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稳定的介质作为研究的核心。那么对于我们经历了纸、无线电、电视和互联网技术成为重要的媒体介质之后,未来最有爆发力的媒体介质是手机。

其实大家都是非常重视新媒体的冲击,看了看清华大学的未来媒体领导者研究班,媒体领导人很多,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表现出巨大的关切和热情,然而我也感觉到其中一个巨大的断层,就是传媒和技术的断层。

其实我们都知道,媒体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让媒体具有了新的特性,无论是内容和商业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用最熟悉的纸来分析,如果没有新闻纸和现代印刷术的出现,不可能出现新闻纸的时代,不可能有报纸,而没有铜版纸和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现代的豪华杂志永远不可能出现,我们所有媒体人都非常清楚,一个做报纸和一个做杂志的人,他的风格、内容、表现形式、关注的重心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对于印刷术的改造,今天我们看到的新闻永远是昨天发生的事,但是,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出版和印刷,周期的改变,也导致了流程的改变,导致表达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内容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新的媒体介质远比旧的媒体介质变化快,影响的因素多,变化更复杂,纸上百年都是比较稳定的,电视技术就不断有新的冲击,而互联网技术出现,其媒体的形式不断在变化产生新的冲击,从传统的门户、搜索、论坛、博客到SNS,不断有新的内容,有新的冲击。而我们媒体人面临将一个更加充满变化的手机。

我们现在的媒体研究和培养体系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和技术和断层,很长时间以来,做媒体内容研究和培养的人,是不需要关心技术的,尤其对于纸质媒体而言,技术是稳定的,是另一批人在做,所以研究媒体的人,不一般不懂技术,而技术人员也完全不需要理解媒体的内容。但是新媒体已经大大打破了这个界限,对一个网站编辑而言,他不仅需要很好的文字驾驭能力,需要非常敏感,其实他还需要掌握摄影知识,掌握图片处理能力,掌握基本的网页设计,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编辑。而不断出现的新的技术手段,就很容易改变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用户的使用方式。十年前泡论坛还是很时髦,今天论坛已经开始边缘化了。

手机更是全新的技术与应用,手机这样一部终端,具有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用户体验,而大量的新技术不断会出现,会应用到手机中,对于手机这些技术、特点,如果不是从技术和用户体验上去做深入研究,如何能找到这些媒体的规律、特性与发展走势。我们看到了太多其实不了解手机的技术,不了解手机这个新载体用户的体验和感觉,只根据互联网的情况,说点似是而非的理论,其实与实际情况相距很远,这个情况必须改变。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传递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031.html

更多阅读

寻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寻路新经济,从技术与文化中寻找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阴霾远未散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来,世界经济复苏的脚步软弱而迟缓,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引发人们对前景的深深忧虑和不安。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同样不能独善其身,正面临经济下滑、通货膨胀和结构调整等多重考验。

吉利与沃尔沃新l品牌 吉利团队与沃尔沃的企业文化融合

并购后的企业文化融合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能够以人为本,真正懂得并善于尊重人,一切差异都将不融自合。李书福的吉利团队在这方面十分具有智慧与艺术。 文 欧阳君山 文化融合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能够以人为本,真正懂得并善于尊重人,不只

声明:《南方传媒新媒体 新媒体需要寻找技术与传媒特性的桥接》为网友我凉拌爱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