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3:01:48分享人:半梦半醒来源:互联网3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篇13.6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篇》13.13【译文】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笔记】|www.aihuau.com|10
这两章讲述了同一个道理: 己身不正,就不足以正人。我时常听到一些管理者埋怨自己的下属,要么是执行力不强,要么是素质不高,甚至还有一些人说下属行为不正。我总是会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要求下属做到的,你们自身做到了吗?”很多人不以为然:“那是下属的责任,与我何干?”我会用一句谚语去还击他们:“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实确是如此。孔子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 管理者自身不正,就没有办法使下属端正,发号施令下属也不会积极执行。我只想提醒管理者们一句话: 在埋怨下属的时候,好好反思一下自身的行为!【行动指南】员工不负责任一定是管理者的问题,因此,当发现下属存在一些不良状态时,管理者首先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039.html
更多阅读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篇》12.5【译文】司马牛面带忧愁说:“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篇》12.4【译文】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虑也不畏惧。”(司马牛)问:“不忧虑不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颜渊篇》12.3【译文】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缓慢迟钝。”(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12.2【译文】冉雍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会见重要的宾客,治理百姓像是承担重大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进篇》11.14【译文】鲁国的官员修建长府。闵子骞说:“维持原来的样子有什么不好呢?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平常不讲话,一讲话就切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