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泰伯篇》8.12【译文】孔子说:“学习了三年,还没有去做官的念头,这是很难得的。”【笔记】古时候,人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大多数都是为了做官,所谓“学而优则仕”。因此,到孔子那里求学的人大多也是如此,只有颜渊等极少数学生一心求学治德,而不求于做官。|www.aihuau.com|31其实,学习之后要去做官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很多人没学到什么就开始蠢蠢欲动,自以为已经掌握了做官的奥秘。孔子很厌恶这些没有学问却急着去做官的人,而赞成那些谦虚、务实的学生。记得有一次,他推荐一名叫漆雕开的学生去做官,这个学生非常谦虚,说道:“我目前对做官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孔子听了很开心。所以在这里,孔子说:“学习了三年,还没有做官的念头,这是很难得的。”

三年对于一个求学的人来说的确不算长,我们知道古人动辄“十年寒窗”,一些人为了考取功名,甚至花费了一生的心血和时间。当然,最多的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过一番磨炼和学习是无法成就功名的。可惜今天急于求成之人到处都是,很多年轻人毕业刚刚一两年便在企业内钩心斗角,以图迅速得以升职。这样的人即便是一时获得了机会,不久也会因为缺乏应有的工作能力而遭遇挫折。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个世界没有捷径。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必须走过,而且必须是认真走过。”【行动指南】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经营人生,有一点近乎真理:“世上无捷径。”当我们急于求成而期望绕过某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便是在为未来埋下更大的隐患。而今企业家们最容易犯下的错误便是: 急于让自己的孩子接替自己的位置。很多民营企业眼下面临二代管理者的更替,子承父业说起来天经地义,可事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很多年轻人根本不具备运作一个几亿乃至几十亿规模企业的能力,而企业家们又急于他们能够迅速上手,让他们进商学院学了一些皮毛便回到企业内执掌大权,这就引发了很多企业出现人心涣散,甚至很多创业元老自行创业的现象。这便是“学习三年便急于做官”的后果。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必须要经历一些必不可少的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