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庸 《<论语>管理日志》四月第二周星期四中庸之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6.29【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仁德,该是最高的了!人们已经很久没有拥有(这样美德)了。”
【笔记】“中庸”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而且是儒学最受人指责的概念。一些人由于对“中庸”理解不透,认为“中庸”就是平平常常,就是明哲保身,所以对“中庸”持批评态度。事实上,“中庸”绝非如此。|www.aihuau.com|5“中”,折中,无过无不及,乃是适宜之意。这是一个很有艺术性的表述,不及固然不妥,但是过则又犹不及。“庸”,平常之意,此处的“平常”乃是指“具备普遍适合性”,即是“真理”,放在哪里都有效。“中庸”便是指言行符合真理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正道。一个人言行符合正道,自然具备高尚的品德。如果“中庸”是平常之意,那么,还会“民鲜久矣”?孔子的感叹正是因为已经很少有人言行符合正道了。对于企业来说,也有着其“中庸”之道。首先,要对社会有价值,如果不能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这家企业便不具备存在的理由。其次,管理要符合人性,管理者对待员工要尊重、公正与公平。第三,所有企业成员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企业的价值展开,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任何偏移企业价值的行为都违背了企业的“中庸”之道。最后,坚持付出等于回报,使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行动指南】企业的“中庸”之道,便是企业的持久发展之道。它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谁违背了它,谁就会陷入困境,直到某一天重新回到“中庸”之道上来。因为无论何时,“中庸”之道都是最为适合的方法和思想。
更多阅读
孔子 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管理日志》六月第二周星期五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篇》11.12【译文】子路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没有办法侍奉活人,怎么能够侍奉鬼神?”(子路)又请教:“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生的
海盗奥德赛 人各有志 《<论语>管理日志》六月第二周星期四人各有志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篇》9.30【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未必可以走上同一条道路;可以走上同样的道路,未必可以坚持同样的立身原则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论语>管理日志》六月第二周星期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篇》9.29【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不困惑,仁爱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畏惧。”【笔记】这段话在我看来,包含着三个问题: 知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
岁寒知松柏的意思 《<论语>管理日志》六月第二周星期二岁寒方知松柏之节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篇》9.28【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笔记】文人喜欢用松柏表示人的气节。那些意志坚
不可夺志 《<论语>管理日志》六月第二周星期一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9.26【译文】孔子说:“可以夺取三军的主帅,但不可夺去一个平凡人的志向。”【笔记】这段话通常会令我想起另一句话:“士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