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东创业:传媒帝国的孤独皇帝



为了活得更长,84岁的雷石东还每天游泳,经常打网球。他说:“我要活得长,只要我活着,我不会就这么隐退到比弗利山的豪华生活的。我还是个职业经理人。”

  比弗利山的高坡上最隐秘矜贵的地方叫“比弗利园“,是一片广阔的绿地,树丛花草中掩映着数十座各具风格的豪宅,以及将这些豪宅与世界隔开的沉重大铁门。外来人等,除非早与住户有约并通知了保安,根本插翅也难飞进。住在这里的尽是好莱坞的熠熠巨星,或者他们身后的资深制作人、媒体大亨。住户名单是一个接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丹尼尔·华盛顿、埃迪·墨菲……即使是其中最小的宅子,售价也从未低于过千万美元。

  在比弗利园邻街的一座大宅里,住着一位84岁的老人。虽然这个老人在电视上露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却实际掌控着近一半美国人的电视和电影节目——包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派拉蒙映画,维亚康姆传媒,音乐频道网络,他的名字叫萨默·雷石东(SumnerRedstone)。

  精力旺盛的暴君

  雷石东家本来姓洛斯坦(Rothstein),一个典型的犹太姓氏。1940年,年轻的萨默17岁那年,家庭改了姓氏,也许是为纳粹阴云密布,人们对未来惶惶,不知道犹太人会遭到怎样的命运。

  雷石东进大学后,战事方酣。聪明、努力、成绩好的雷石东选择了服兵役——不是登陆诺曼底,而是与一群其他聪明努力的年轻人共同破译日军的电报密码。雷石东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为他得到了军方的隆重推荐信,并得以留在首都华盛顿工作。之后,他进入乔治城大学修读法律,此后又转入哈佛大学的法学院。雷石东似乎在走一条无数犹太青年的典型道路:医生或律师。雷石东继续在精心策划好的人生轨迹上行走着:从哈佛大学得到法学学位以后,他先是在首都华盛顿,然后去了旧金山的司法部工作。之后,他开业做起了律师。如果他的律师生涯继续下去,这个世界上可能就多了一个并不很有名的大律师,而不是能使好莱坞发抖的媒体大亨。

  可是从业几年以后,雷石东放弃了法律生涯,转投他父亲开办的小型媒体事业。雷石东的父亲迈可·洛斯坦,在麻省的达德汉城拥有一家小电影院线——东北剧院。雷石东为东北剧院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他只每月的工资只有6千美元,他的工作却使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他把东北剧院改组为“国家娱乐公司”,并买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猎户座电影公司、以及派拉蒙公司的股票。他在八十年代初期卖掉了股票,赚得了惊人的利润,大大扩充了国家娱乐公司的疆域,并在1987年通过并不友好的商业策划得到了维亚康姆公司的控制权。维亚康姆当时是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其它几个媒体制作电视节目的,雷石东对其感兴趣是因为他相信“内容是王道”,他的媒体经营哲学是:媒体的方式有很多,但哪种胜出还要看媒体承载的节目好不好。

  他在商业上是精力旺盛,脾气暴躁,野心勃勃的人。他经常大吼大叫,对下属毫无礼貌,是一个很难共事的人(实际上他也不需要和人共事,只要发出命令)。他身边的人公开说;雷石东的个人生活中没有亲密朋友,他也不知道亲密朋友为何物。他是一个工作狂,等于没有自己的家。他的结发妻子菲丽丝独居波士顿,他长年住在纽约或洛杉矶的酒店里,看文件,谈生意,作指示,研究本公司的股票。他近于暴君式的管理作风让手下苦不堪言,一帮公司的臣子暗暗认为他的荷尔蒙需要平衡——换言之,一次真正的男女关系可能让老板重新找回点人味儿。

 雷石东不是没有约会,他从九十年代起就多少约会过其他女人,但是关系都无疾而终,没有女人能打动雷石东,软化他个性的刚硬锋芒。然而时间证明雷石东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顽石,他遇上了一个比他年轻四十岁的女人玻拉。为了这个女人,他终于与前妻离了婚,并有了一个家,建在好莱坞之巅的比弗利园,与史泰龙为邻的家。

 雷石东创业:传媒帝国的孤独皇帝

  纽约版灰姑娘

  2002年,38岁的玻拉终于戴起雷石东赠的婚戒。此前三年,雷石东与第一任妻子菲丽丝正式离婚。然而这并不是又一个嫁入豪门的掘金故事,雷石东不是两次离婚与插足者结婚的默多克,精明强干的他决不在赡养费上乱花钱,女人不是他的死穴。他迎娶玻拉是因为玻拉是值得他作出改变的女人。

  玻拉的世界本来与雷石东完全没有交集。她是心脏科医生的女儿,曾经在制药公司工作过,但讨厌这种工作;她做过梦想中的工作——面点师,却发现她无法应付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后来她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回到学校重新读了教育学学位,成为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一名小学教师。从此她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职业,在这所学校里一教就是十三年。靠五万美元的年薪,她租住着一居室的小公寓,时常跟朋友们快乐相聚。她也偶然有约会,但都没找到合适的人。

  她的一位朋友的丈夫,是雷石东公司的股票经纪人。他跟同事斯蒂芬·斯韦特武德无意中提起的时候,嗅觉灵敏的斯韦特武德马上想到把她介绍给老板雷石东:事实上,只要有一丝一毫可能的女人,他们都巴不得马上塞给雷石东,巴望人间的一点柔情能把雷石东向普通人的方向拉近。而且,斯韦特武德想,能与亿万富翁约会,还不是所有女人的梦想。

  可是斯韦特武德猜错了。他打电话给玻拉的时候,玻拉淡淡的,完全不感兴趣。斯韦特武德满以为一提雷石东的大名玻拉就会激动得语无伦次,事实上玻拉根本不知道他是谁,需要纸笔记下来才确定没有拼错这位好莱坞大腕的名字。斯韦特武德不得不列举雷石东名下的一系列大公司来为老板提高知名度,像晒嫁妆一样,即使如此,玻拉也只犹豫着答应下第一次约会。尽管介绍人极力渲染雷石东的赫赫威名,玻拉基于对纽约男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经验,还是做好了充分准备:她甚至带足了搭的士的钱以防约会后男方不会送她回家。

  雷石东对玻拉却相当感兴趣,他甚至对这次盲约有点儿紧张。因为玻拉完全不是“圈内人”,他反而真的要做点什么引起她的注意才行。再说,他一向尊重教育工作者。另外,雷石东也无法想象,一个女人在纽约年入五万美元,是怎么生活的。他不仅精心修饰了外表,为怕冷场还临时拉了个关系比较近的下属及其女友同去。约会在曼哈顿中城的一间餐馆,雷石东很注意地观察了玻拉一番,认为她外表不错,谈吐也相当有意思。她对雷石东的世界一无所知,更引起了雷石东的兴趣。另一方面,玻拉对雷石东印象也甚好,认为他风度翩翩,是个真正的绅士,而且真的有耐心倾听她的谈吐。玻拉在纽约已经很久没遇上过这样的男人了,她曾经抱怨过:纽约的男人为什么都是混蛋,从来不付账,连车都没下就想做爱。

  雷石东第二天就打电话给玻拉,约她一起出席某个他圈内的晚会。玻拉说,不可以。雷石东几乎恼怒起来:你在扮矜持吗?玻拉说,不是的,今天晚上有家长会,这是我的责任。雷石东马上放松下来:那么开完家长会我来接你。玻拉只有一点点时间在学校的更衣室换上一条鸡尾酒会裙子,和擦掉手上的粉笔灰。玻拉与雷石东一起出席娱乐圈的晚会,她对雷石东有多大财富和权势还是没有清楚的认识,但完全被晚会上那些花枝招展完美无瑕的美女所倾倒。她念念不忘的是:自己手指上还沾着粉笔灰。

 雷石东与玻拉的感情突飞猛进,然而玻拉拒绝放弃她的职业:小学教师。她不要为雷石东的要求耽误一天孩子们的课业,而雷石东想要玻拉在他空闲的每一点时间陪伴着他。于是每周五下午,雷石东的豪华轿车便到玻拉的学校远远地等她,待玻拉下班后,接了她一起去飞机场,搭私人飞机前往洛杉矶。在那里,玻拉批改作业,雷石东做他的工作,然后晚上一起与雷石东在好莱坞的朋友或同事吃饭,或出席好莱坞明星们的派对。

  自从结识了玻拉,雷石东性情大变,下属们都觉得与老板们相处时那根绷紧的弦可以暗暗调松不少。玻拉有时像一个小学教师一样对雷石东,甚至直接告诫他要注意语言礼貌。雷石东与前妻分居达十数年之久,与玻拉自结识起,就不愿分开哪怕一天。因为认识了玻拉,雷石东正式启动了与前妻离婚的法律程序。据说,雷石东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离婚赡养费。正式离婚后,雷石东有一天带回家数十个钻戒,叫玻拉挑选。玻拉觉得戴起婚戒相当尴尬,因此很久没有戴。然而传媒大亨重新结婚的消息,还是迅速地在圈内传开了。婚后雷石东忽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于是在比弗利园买了房子。上任屋主是史泰龙,他就住在隔邻一栋房子里,当年是买了相邻的两栋投资用。得知维亚康姆的老板雷石东要买,史泰隆自动减价一百五十万。

  在新家里,雷石东养了好几大缸的宠物鱼——他生活中唯一的爱好。

  正在分崩的帝国?

  在84岁的年纪,住在比弗利山的大宅里,他仍然是维亚康姆、哥伦比业广播公司和国家院线的实际掌控者。而且他不时要显露一下力量,向世界表明他的铁腕没有变软。不久前他和女儿莎丽的口水恶仗,让观察者们开始忧虑这个庞大的传媒帝国是否会走向分崩离析。

  上世纪80年代末,雷石东正忙着打理新到手的维亚康姆公司,没精力照顾自己原先的国家娱乐公司。他急需另一个雷石东帮忙。他与妻子菲丽丝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布伦特·雷石东和女儿莎莉·雷石东。虽然布伦特是长子,父亲却认为他的能力和才华比女儿差得远,因此他选择了把这一重任交给女儿。莎莉·雷石东当时处于离婚状态,独自抚养着三个儿女。她的前夫是犹太教的“大拉比“,离婚后娶了一个出生于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大拉比家庭的女儿,志同道合去了。

  莎莉酷似老父。她继承了与父亲一模一样的发色、脸型和眼睛,也继承了父亲的商业才干。她果然不负雷石东之托:不仅把国家娱乐公司的电影院线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同业萧条的状况下一枝独秀;还大大地扩增了公司的实力,将国家娱乐公司的院线打进了拉丁美洲和俄罗斯。她大刀阔斧地改革了院线的经营方针,引进了高级贵宾式服务电影院,在富人云集的居住区内,她在电影院中加入了美食吧、饮酒与休息的地方。老雷石东将女儿视为自己人生中除事业外的另一大最值得自豪的成就。2005年,他在与一间杂志的记者访谈时说:“如果你还没见过我女儿,那你的人生就不完整。”

  雷石东对女儿的欣赏绝不止停留在口头上。莎莉证明了她经营国家娱乐公司的能力以后,老雷石东便给了她维亚康姆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副总裁和执行人的职位。几年前,雷石东甚至修改了家族信托基金的遗嘱,指定莎莉在他百年之后,继承他在三个公司目前担纲的主席职位。2005年,雷石东曾将维亚康姆分拆成两块,分别交给两名共事二十多年的爱将打理。

 2006年,雷石东突然以维亚康姆股价大挫为借口将其中一人汤姆·弗雷斯顿(TomFreston)解职,观察家纷纷认为,这是老雷石东在为女儿做接班人铺平道路。父女经常一起打网球,或是一同等飞机的时候玩难度极高的智力游戏。这种偏爱和欣赏让儿子布伦特十分嫉妒,他曾经在维亚康姆工作过一段时间,但现在与公司已无联系。如今布伦特住在科罗拉多州的牧场上,甚至无从置喙信托财产。他曾在2006年入禀法院,指责父亲对待子女不公,并提出拆分父亲公司的要求,希望得到六分之一的“属于他”的利润。可是布伦特完全没有得到他父亲的商业天赋,一直以来,他只在家族经济纷争时才在媒体上曝一曝光——这些纷争也往往是他自己挑起的。

  莎莉与老雷石东之间的父女默契似乎也到头了。未来公司的管理和业务以及继承权上的争执,导致莎莉与老雷石东之间几个月没有过私人谈话了——他们之间的谈话是通过律师进行的,而且气氛相当不友好。莎莉甚至在考虑像她的哥哥一样,对父亲提起法律诉讼。

  莎莉是否会成为雷石东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很可能。莎莉本人就是律师,精通商业操作和法律条款。与她的哥哥不同,莎莉长时间与父亲共事,对父亲的性格和作风甚至公司的商业机密都相当了解。她本人又是国家娱乐公司的主席,维亚康姆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副主席,在三个公司里,她都有自己的人脉作后盾。雷石东毕竟已经84岁,虽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健康,手脚不灵的老态在公众面前有时也无法掩饰。雷石东的另一个事业上的敌人,维亚康姆的前总裁卡马辛就曾经辛辣地评论道:他不愿意与雷石东一起吃饭,看着他把菜汤洒在衣服上让人难受。不用说,这种评论当然让雷石东暴跳如雷。可是当敌人换成更了解他的女儿时,雷石东是否还有高明手腕让她弃职而去,就很成问题了。

  雷石东在寄给《福布斯》杂志的一封信中咆哮道:“不要忘了,是我把股份给了我的儿女们,也是我创立了这些伟大的传媒公司,”目前雷石东已经高调作出声明:他的接班人将由维亚康姆和哥伦比亚的董事会决定。不到接班人真正接过班,他们对公司管理和经营策略的评头品足不会变成真实。雷石东更将矛头直指女儿莎莉,大言道如果女儿的经营管理策略与他自己的真的不可调和的话,公司大可以将莎莉手上的股份买下来。莎莉不甘示弱,马上开出16亿美元的天价,而雷石东表示只会开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在华尔街,人们公开表示对莎丽和父亲间的不和感到很高兴。没有什么比一家拥有裙带关系并且家族经营者很可能不按商业逻辑处理遗产的大企业,更能使那些想赚钱的人痛恨的了。如果莎丽被迫离开,那么接下来人们会推测:雷石东建立的传媒帝国再次被一砖一瓦地瓦解掉,这只不过是个时间上的问题。这里面便有丰厚的利润可图,而如果派拉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MTV和其他产业被拍卖的话,拍卖事务相关酬金当然会很高。难怪雷石东父女间不和的消息猛然公开后,维亚康姆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股价就上升了。这场争夺战完全有望像他们媒体帝国所推出的任何一出戏剧一样,让看客们魂牵梦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6617.html

更多阅读

天能:“电池帝国”的动力之源

     CMMO:纵观成功的企业,大多是从一个机遇开始的,天能最初抓住了什么机遇?  臧华忠:天能的起飞是从一个机遇开始。1999年,在电池领域,洋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知名度还不高的天能电池通过“事件营销”打开了市场之门:恰逢第二届全

李东生:最大的差距依然是人的能力

《21世纪》:2009年是TCL集团(000100)国际化的第十个年头,作为TCL国际化的掌舵人,你如何评价TCL国际化目前所处的阶段?   李东生:应该说目前TCL集团的国际化还处在攻坚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包括欧洲、北美和新兴市场在内的主要区域市场,而

维亚康母萨默·雷石东:继续成为第一

他把维亚康母的成功,看作“艺术自由与金融规则的完美结合”,终其一生,他追求的是一种影响世界的权力   没错,“只要你愿意,生活可以随时开始”——即使已经85岁了。  近几周,维亚康母(Viacom)以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双料老板萨

隐者三井:“影子”帝国的幕后推手(二)

曾有人问起“三井这个综合商社究竟有多大”,时任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社长的上岛重二在列举了丰田、东芝、东丽以及王子制纸等典型的日本企业之后这样回答,“在此不便列举过多的企业,比如说美国有通用公司,比如说UNISIC,在欧洲还有德国的西

声明:《雷石东创业:传媒帝国的孤独皇帝》为网友小女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