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 70高龄的老人 一个不平凡的养蜂人(一)



一到春夏之交,繁花盛开,这时候有一种人群既兴奋又忙碌,因为这是他们赚钱的黄金时期,这种人就是养蜂人。在河北省定州市,有一个不平凡的养蜂老人,不仅他的经历非同寻常,最令人吃惊的是他如今已70高龄,赚钱的本事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在河北省定州市钮店村,有一位非同寻常的老人名叫张四林,虽然已是七十岁高龄,在当地却是出了名的养蜂行家。可就是这么一位有着丰富养蜂经验的老人,他养的蜜蜂却在今年五月二十号那天发生了意外。

  记者:“您这怎么了?”

  张四林:“跑了蜂了,蜂太多了,蜂太壮。”

  春天是蜜蜂采蜜的旺季,现在发生跑蜂,对于靠养蜜蜂为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想尽办法也要把蜜蜂抓回来。

  张四林:“走啊?”

  张建良:“上吧,上吧,上去吧。”

  张四林:“你看着底下啊,建良。”

  以往张四林上树后都会用麻袋罩住蜜蜂,将它们兜回家,可今天蜜蜂头一次跑上了邻居家十几米高的老槐树,怎么也够不着,情急之下只好试着将树枝锯断。

  跑蜂的原因主要是:在同一个蜂箱里只能有一只蜂王,由于现有的蜂王没能及时发现新蜂王的卵并把它破坏掉,导致新蜂王即将出世,无奈之下老蜂王只能带着部分蜜蜂逃到附近较高的树上。

  受到震动惊吓后的蜜蜂随时都有可能对招惹它的人进行攻击。

  记者:“大叔你等什么呢?”

  张四林:“啊?”

 高龄老人 70高龄的老人 一个不平凡的养蜂人(一)

 记者:“您等什么呢?”

  张四林:“叫它往上落,这蜂不是飞着呢。”

  记者:“多长时间能落回去啊?”

  张四林:“还得等10分钟。”

  十几分钟的等待过后,蜜蜂陆续飞了回来,张四林必须赶紧把它们安置回家,否则丝毫闪失都将天下大乱。

  记者:“您怎么知道是这箱蜂?”

  张四林:“一、底下没有王子。再一个见它从这冲出去往外跑了。”

  记者:“看见是这箱蜂里跑出去的?”

  张四林:“对。”

  记者:“跑了有一半没?”

  张四林:“没有,跑了有五分之一。”

  张四林本来过着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但是因为邻村赵夫义四年前的一次意外,他被迫养起了蜜蜂,过上了经常带蜜蜂外出采蜜的漂泊生活。但也正因如此,养蜂现在每年能带给他五、六万元的收入。

  2003年,赵夫义在去买猪的路上意外捡到了一个蜂箱,本以为得了个大便宜,可是带回家没多久蜜蜂就开始给他惹麻烦了。

  赵夫义:“飞出去了吧,老蜇这个街坊四邻,老蜇小孩子们,就找到家里来了。”

  马会轻:“人家挨了蜇,人家谁就都不愿意叫喂着了,就愿意扔了它。”

其实张四林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养蜜蜂,和蜜蜂打过半辈子的交道,直到六十多岁才退休。当他得知赵夫义要把捡来的蜜蜂扔掉时,决定要过来养养看。

  张顺良:“说真的,在那种情况下,一箱半蜂说真的我真瞧不起来,说实话,他弄这一箱蜂,这一年能有多大收获。”

  张建良:“干点清闲的,这个又费劲、又费力、又劳神,是不是啊。”

  儿子们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张四林却另有自己的一翻想法:从眼前看自己所在的村子和附近的村庄一直没有养蜜蜂的人,如果做蜂产品的生意,在当地肯定没有人和他竞争,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桨等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张四林凭借以前养蜂的经验和精心的喂养,一年之后,蜂群迅速壮大到三十多箱。终于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可是04年整个花期采蜜下来,他不但钱没有赚到,就连给蜜蜂买白糖吃的钱和买木头做蜂箱的钱都没有挣回来。

  张四林:“蜂种不行,不采蜜,采蜜量低。”

  在蜂种上出现问题,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张四林忍痛卖掉了辛苦一年培育出的全部蜜蜂。可是望着空掉的蜂箱,他怎么也不甘心,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新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

  张建良:“你就别干这个了,干这个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还老往里头贴钱,买一吨糖好几千块钱,你别干这个了,干这个老赔本。”

  杨春乔:“少了值不得家里边耽误个人,咱得顾住这个生活吧,得出去挣钱去。”

  在蜂种上出现问题,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张四林忍痛卖掉了辛苦一年培育出的全部蜜蜂。可是望着空掉的蜂箱,他怎么也不甘心,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新的计划可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

  张四林:“一定把这蜂又养起来,一定要抓到一只好蜂王。”

  为了买到好蜂王,张四林背着家里人,偷偷三次去北京的蜜蜂研究所,全都无功而返。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忽然听说五十公里外的新乐地区有人买到了好蜂王,但他的老婆极力反对养蜜蜂,两口子为此天天吵架,就这样张四林幸运的以原价700元买到了两只优质蜂王——金三环和苏丹。

张四林:“我也避免俩人好几百块钱生气,我就骗老伴,我说这送给我了个蜂王,连这孩子们谁也不知道这蜂王是买的。”

  谁也不知道这蜂王大有来头,接下来做到怎样避免蜜蜂间近亲繁殖,就成了提高蜜蜂质量的关键。张四林想出的办法是:人工选择与蜂王不同蜂箱的优质雄峰来与之交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杂交实验,他欣喜的发现蜜蜂身上的颜色变的越来越黑,品种也逐步得到改良。就在这时,偷养蜜蜂的秘密暴露了。

  张四林:“我在外头买了木头,在外头截了拉回来,她问我说你截这木板干什么,我说给孩子们做大门,其实我是做蜂箱,我把板晾干了,我裁成一段一段的就做开蜂箱了,这就跟我生开气了,她说我就估计着你得做蜂箱。”

  杨春乔:“气的我火大的,真生气了,我说你竟糊弄我干嘛啊,是不,你做事不要怕,怕事不要做。”

  偷偷养蜂被发现后,家人的反对肯定再所难免,但此时谁也不能再动摇张四林的决心,05年的春天,他的改良蜜蜂壮大到七十多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检验它们采蜜能力的时候终于到了。

  张四林:“我大女婿最强烈反对我养蜂,可是他去年,他跟着我打蜜去了,摇3箱打50斤,3箱打50斤,他说这比砸银行还快呢。”

  一个花期下来,光蜂蜜就打了几千斤,而且蜂蜜在当地卖的非常好,一斤仅售十元的价格让一些外地人也会专程跑来购买,没过多久几万元就赚到了手。按说此时优良的蜜蜂繁殖成功了,钱也挣到了,张四林应该知足了,可是一件小事又让他发现了挣钱的新办法。

  一位叫刘增顺的养蜂人听说张四林有好蜂王后,就专程跑来一探究竟,果然这种蜜蜂不仅翅膀大,而且嘴上的吸针长,十分有利于采蜜。刘增顺请求张四林给了他两个蜂王,一年之后他用要来的蜂王将自己的蜂群全部进行了改良。

  刘增顺:“换过了以后到湖北去给油菜授粉,这油菜产量比别人都高,菜子的品种特别好了,沾了老张的大光了。”

  这件事后陆续有人找上门来要购买蜂王,去年一年张四林光靠卖蜂王就有万元进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7001.html

更多阅读

中小企业:品牌,不是你想的那样(一)

- 品牌寻根三步曲: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的过程 -前言:品牌不该是这样!一、品牌来不及做,先做品牌故事吧。品牌不是一个简单的拍脑袋过程。在服务企业以及与客户的接触过程中,很多客户都往往将品牌简单的理解成了一句广告语,或者一个广告片

南通报关员培训 报关十年,一个老报关员的自述(一)

我在贸易网站上看到的这篇文章,感动.也许是有他,更使我坚定了做报关的信念.---------------    报关十年(代序)    从1995年初到现在,我进入货运代理行业已经快十年了。十年间,从事空运代理及报关又占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十年的

花旗CFO:学会接受别人的拒绝(一)

“在学校里,我长着雀斑、穿背带裤和矫正鞋,还戴眼镜。我有一半犹太血统、一半盎格鲁撒克逊人血统,尝尽了被人排挤的滋味。在入选球队时即便我不是最后一个,也一定是倒数第二个。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令人心碎的回忆。一次,我终于踢到了球,

7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 70高龄的老人 一个不平凡的养蜂人(二)

张四林:“熟的300,不熟的400、500,那就灵活运用了。”   卖蜂王让张四林尝到了甜头,他想所有的养蜂人都可以出售蜂产品,但优质蜂王却是自己的特色。培育一只蜂王大约需要21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还可以不受季节花期限制,一年到头都能赚钱,从

声明:《高龄老人 70高龄的老人 一个不平凡的养蜂人(一)》为网友言不由衷她不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