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500万元起家纵身为亿万富翁(一)



做衣服的不一定亲手去织布,织布的不一定亲手去纺纱,上下游的生产企业都有他们的生产分工,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可是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田君,反其道而行之,毛皮成衣的出口生意本来做得好好的,赚的也够多, 2003年她却养起了貂,到底里面有什么诱惑力吸引她去与貂谋皮呢?

  2007年5月2日上午7点

 

  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宁镇大城子村

  每天早晨7点,这家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郊的水貂养殖场都会如此忙碌,上百名饲养员正抓紧时间给水貂喂食,养貂场总经理田君的一天也就这样开始了。

  田君:“我们做老板的也会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来,与工人一起喂养水貂,便于我们更好地与工人之间互相沟通,更了解怎么样去经营好、管理好这个养殖场。”

  今年40岁的田君生长于中俄边贸城市绥芬河市,20岁时跟随父母贩卖貂皮服装到俄罗斯,10年时间积攒了500万元;她30岁起开办貂皮服装厂,利用原来的销售渠道,将加工出来的貂皮服装全部出口到俄罗斯。从500万元起家纵身为亿万富翁。

  田君:“发展到今年,我们加工厂生产出来的衣服产值差不多要达到六七千万美金,大部分是从这个口岸出去的。”

  如果不做介绍的话,可能没人把如此身价的大老板和喂养水貂联系在一起。

 田君:500万元起家纵身为亿万富翁(一)

  具体说到田君为何要养殖水貂的事情,还得一笔订单讲起。

  田君:“2003年的7月份的时候,就有一个马家丹的客户来我们厂,跟我们订衣服来了,他一次性就个跟我们长短呀、大小呀,订了500件。”

  田君上网查询到对方的规模较大,按理说,与国际大公司签订订单、值得高兴,可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田君:“但是原材料从哪里来,我们的库存貂皮只够做100件衣服的库存。”

 绥芬河边贸发达,俄罗斯人往来频繁。那个商人要货急,给出三月之内交货、另加5万美元的条件,不能得倒赔5万美元。当时一件成人貂皮大衣的卖价是3千美元,纯利润2千美元,500件就是100万元美元,外加5万美元,总共折合人民币900多万元。田君签下订单。

  接下订单后,田君便和丈夫、还有小叔子兵分三路,分别前往河北、山东、辽宁收购水貂皮。可是当时并不是貂皮采购的黄金季节,加上当年的貂皮畅销,养殖户家中基本没有存货。田君他们跑了一个星期总共只收到了80多张水貂皮。

  田君:“到了哪里都找不到,找不到我们需要质量的和我们需要品种的皮张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犯难了。”

  后来田君把库存的所有貂皮都用上了,也只做了100件衣服。不仅外加的5万美元没有得到,还倒赔付对方违约金5万美元。这件事儿使田君萌发出了养殖水貂的念头。

  田君:“后来我们就想,不行的话,就是办一个自己像样的养殖场,最起码可以保证原来材料自给自足。”

  田君拿出1200万元,于2003年11月开办了这家水貂养殖场。可是,她的丈夫起初却觉得风险大,并不乐意。

  田君的丈夫 刘胜国:“你这个不要活得太累,你还搞什么养貂,你直接把这个毛皮加工厂管好就可以了。”

  田君:“这个养殖场咱们可以办,因为咱们有市场。咱们不象别人,我这个水貂抓回来,养好以后去培养一个市场,培养市场之后再去发展养殖场,我们现在不是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个成型的市场。”

  田君从市场的角度反复阐述养貂的好处,力求说服丈夫。

  田君:“我们有现成的客户,我们有现成的生产加工厂,我们有了原材料,我们就可以加工出来大衣,加工出来大衣了我们就有市场。”

  既然有市场做支撑,田君便不顾丈夫反对,第一次就花500万元从大连的一家种貂场引进7100只种貂,弄得丈夫很是恼火。

田君的丈夫:“养几百只,搞一下试验,最后她呢,一直坚持一下子弄回来7000多只,这样呢,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田君:“很简单,我把貂舍盖好,把种貂抓回来,投放进去,我天天给它吃好了喝好了,它自然而然它不就给我长出毛皮来了吗。”

  田君不听劝阻,腾出多半精力养殖水貂,她的丈夫一生气,赌气从加工厂储备的项目资金中拿走2000万元,做房地产生意去了。

  田君的丈夫:“这样行,你去养你的水貂吧,我去做别的生意。”

  田君:“你想搞什么生意,你去搞你的,我来搞我这个养殖场,我搞好以后呢,你看看我能不能搞好,我就不相信我有现成的市场,我还搞不好这个养殖场。”

  其实,投资大、风险就大,丈夫的担心不无道理;养殖水貂确实没有田君预想的那么简单,7000多只种貂一进场就给了田君一个下马威。

  养貂场副场长 王站国:“当时这里下雨,当时没卸下车来,没卸下车来,当时死了,一卸车就死了五六百只。”

  尔后的4个月时间里,由于气候不适应、饲养方法不当等多方面的原因又相继死亡了1700多只,直接损失就是100多万元。

  养貂场饲养员 李宝艳:“一天死十来个,二十多个,完了我们也是刚来那时候,刚建厂的时候,也不乐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是干着急。”

  以前有什么事儿,丈夫还帮忙出出注意,这次丈夫做房地产去了,根本就不理睬田君养水貂事儿,田君体会到孤立无助的滋味,看着空空的貂舍、盘算着那么大的损失,终于忍受不住女人的眼泪。

  养貂场副场长 王治国:“一看这种情况吧,非常非常地担心,就是躲到车里哇哇地哭。”

  田君:“委屈呀心酸呀,没有地方去哭诉去,没有人理解你,当时你要办的时候人家就不同意你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07066.html

更多阅读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三)

子承父业挑起货郎担 夏吉国出生在农村,家庭非常贫困。还在读高二时,父亲就得了癌症,母亲又长年卧病不起,身为老大的夏吉国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为了生存,夏吉国义不容辞地挑起家庭的重任。   “我父亲是个‘卖零货’的。”夏吉国告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二)

拿下进出口自营权 1993年,夏吉国认识了一位省商业局的朋友,通过这位朋友,夏吉国第一次与国外客户做上了生意,不过按照当时的政策,夏吉国申请到的只是外贸出口生产定点厂,还只能做出口供货商。不过即便如此,坚持品质为胜的鸿润定单仍是源源

夏吉国:3万元起家拼成羽绒被大王(一)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

平民商人张大中:500元到36亿的传奇(一)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升价几十亿的资本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仲崇凡:绝望中站起来的千万富翁(一)

猪的嗅觉极其灵敏,不是一个圈舍的猪,因为身上味道不同,相互之间就会咬生。仲崇凡猪舍里的怀孕母猪有800多头,放的猪多了容易出事。 仲崇凡:“都放出去管不过来,干仗。现在都是怀孕的猪大肚子,打着仗该流产了。” 这类母猪是仲崇凡猪场

声明:《田君:500万元起家纵身为亿万富翁(一)》为网友与你同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